-
陳鴻斌:他提出“小日本主義”,可惜日本軍國主義沒聽進去
最后更新: 2024-05-09 02:41:34【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陳鴻斌】
自安倍政府直到現(xiàn)在的岸田政府,日本軍國主義不斷抬頭,也給地區(qū)穩(wěn)定帶來新的危機。
鮮有人注意到的是,今年6月1日,日本國會舉行了一個超黨派研究會的成立大會,這就是“石橋湛山研究會。”
日本國會各種各樣的超黨派機構真可說是多如牛毛,不可勝數(shù)。這些機構大多是為了為了實現(xiàn)某一個政策目的或支持某一個行業(yè)而組建的,例如“大家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和“關于少子老齡化·共生社會調查會”等。為研究一位已故首相的思想而特意成立研究會,則是前所未有的。
石橋湛山雖然在上世紀50年代曾出任首相,但其任期卻極為短暫,只有兩個多月。而此前遭槍擊身亡的安倍晉三,兩次執(zhí)政任期長達8年多,其他諸如戰(zhàn)后以來最著名的吉田茂、田中角榮和中曾根康弘等已故首相,都根本無法引起國會議員的興趣,更別說成立研究會來探討其思想了。這樣問題就來了:何以已去世半個世紀的前首相,如今會使得眾多國會議員對其思想興趣盎然?
石橋湛山1884年出生于東京,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文學科,畢業(yè)后曾在《東洋經(jīng)濟新報》當過編輯。在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前,他就積極參加反戰(zhàn)活動,主張“和平發(fā)展”,反對日本干涉中國內(nèi)政。1921年夏季,他在其供職的刊物上連續(xù)三期發(fā)表《大日本主義的幻想》,猛烈抨擊日本在臺灣、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實施殖民主義統(tǒng)治,呼吁奉行“小日本主義”,并大聲疾呼日本與亞洲各鄰國友好相處。
戰(zhàn)后石橋湛山進入政界,曾加入吉田茂內(nèi)閣任職,1956年底出任首相。但由于健康原因,他任職僅65天就不得不提前交棒,成為日本現(xiàn)代史上任期第二短的首相。但即便如此,但在任期間的執(zhí)政思路與其他歷任首相迥然相異。
盡管石橋湛山并不反對與美國合作,但他卻在上任伊始便著手與中國恢復邦交。只是由于他在任時間太短了,這一設想尚未來得及付諸實施就已離任了,從而使中日邦交正?;滞七t了十幾年。
卸任后石橋對中國的感情一如既往,1959年他致函周恩來總理希望訪華,同年9月他應邀來到北京,這是戰(zhàn)后日本第一位前首相訪華,他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周恩來總理與其舉行了親切的交談,1963年他再度訪華。他還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一再強調恢復邦交正?;闹匾饬x。1973年石橋湛山逝世后,周恩來總理曾致電表示哀悼。
1963年,毛澤東主席會見日本前首相石橋湛山
石橋湛山的基本政治姿態(tài)就是“輕軍備、重視經(jīng)濟”,這與吉田茂路線是一脈相承的。石橋湛山將其政治主張歸納為“小日本主義”,這與當時在日本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大日本主義”是完全針鋒相對、背道而馳的。
石橋湛山是當時日本政壇屈指可數(shù)的親華政治家,因此田中角榮在訪華前還特意前往拜訪,聆聽他的意見。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刻,終于看到兩國恢復了邦交正?;瑢崿F(xiàn)了自己多年前的政治主張,這無疑使他深感欣慰。在諸如岸信介、佐藤榮作這些極右翼政客當?shù)赖哪甏瘶蛘可浇z毫不掩飾自己的親華政治立場,這是需要相當?shù)恼斡職獾?,也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具體而言,石橋湛山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1、獨立自尊;2、寬容;3、現(xiàn)實主義。所謂獨立自尊,在今天看來就是應該與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所有國家保持一定距離,制定和奉行符合本國國情的自主戰(zhàn)略。所謂寬容,就是要允許言論自由,對所有的思想保持寬容,讓大家暢所欲言。所謂現(xiàn)實主義,則是要對現(xiàn)狀有清晰的認知,絕不人云亦云隨大流,跟著感覺走;更不應墨守成規(guī),蕭規(guī)曹隨。
戰(zhàn)后以來,日本的對外政策完全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根本談不上任何自主性。如果說戰(zhàn)后初期那是無可奈何,因為當時日本處于美軍占領狀態(tài)下,日本沒有選擇。但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早就結束了,而日本的對外政策卻一如既往,如今則是與美國走得更近,主動配合美國實施對華遏制和抗衡戰(zhàn)略,甚至還完全舍棄多年來奉行的“專守防衛(wèi)”政策,謀求所謂“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歇斯底里炒作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使得日本尤其是西南諸島籠罩在戰(zhàn)爭陰云之下,這使許多日本的有識之士深感憂慮。在日本國會通過所謂“三份防衛(wèi)文件”之后沒幾個月,石橋湛山在日本國會就如此受到追捧,顯然與這一背景不無關系。
“石橋湛山研究會”由立憲民主黨眾議員篠原孝、自民黨眾議員巖谷毅和國民民主黨眾議員古川元久三人共同擔任代表。除上述三個黨派以外,公明黨、維新會等黨派的國會議員也都有人加入,啟動之際其人數(shù)已達50人,估計接下來還會不斷增加。
歷史是一面鏡子。只有以史為鑒,才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防止重蹈覆轍。如今重溫歷史,再來對照石橋湛山這位前首相的諸多教誨,就顯得格外珍貴。
早在1921年,當時正忙于與美國和英國談判《華盛頓條約》(規(guī)定三國海軍比例)的日本,國內(nèi)的軍國主義勢力在蠢蠢欲動,磨刀霍霍,侵華戰(zhàn)爭已是箭在弦上,勢在必發(fā)。而石橋湛山卻在這一風雨如磐的政治壓力下,提出了其“小日本主義”的政治主張。如果當時的日本政府不為狂熱的軍部勢力所綁架,對這一主張從善如流予以采納,則日本不僅可以在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之前懸崖勒馬,而且更不會利令智昏地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如果這樣的話,也就沒有戰(zhàn)敗后被美軍占領,如今困擾日本政府多年的沖繩問題、北方領土等問題就根本不存在了,日本國內(nèi)也不會有如此眾多的美軍基地,日本在內(nèi)外政策上的回旋余地就要大得多。
雖然歷史是沒有“假如”的,但歷史是螺旋式發(fā)展的,往往還會出現(xiàn)許多相似之處,這就需要認真回顧歷史,從歷史中獲得教益。當年日本軍國主義頭腦發(fā)熱,根本不可能聽得進任何逆耳忠言。但如今日本的對外政策顯然已使整個國家陷入深重危機之中,日本如何才能走出這一困境,許多有識之士當然在認真思考。而石橋湛山的深邃思想在此時受到政壇袞袞諸公的高度重視,顯然不是偶然的。
除了提出“小日本主義”和高度重視對華關系以外,石橋湛山的政治立場中還擁有非常珍貴的一點,即不反共,因此當年他高度重視與中國和蘇聯(lián)的對話,與所謂“防范共產(chǎn)主義”這一傳統(tǒng)政治理念毫無共同之處。而戰(zhàn)后日本政壇上,從岸信介到安倍晉三,都是徹頭徹尾的反共分子。正因為如此,以自民黨為主的日本政壇,才會與一貫奉行反共立場的“統(tǒng)一教會”一拍即合,彼此之間的關系可說是千絲萬縷,盤根錯節(jié),根本無法切割。安倍之死使得日本政壇與該教會的深層次關系得以曝光,深受此困的日本國會議員們此刻認識到石橋湛山思想的彌足珍貴,也是非常自然的。
岸田文雄招魂日本軍國主義
盡管從政之際,石橋湛山在日本政壇始終屬于少數(shù)派,即便被其所在政黨兩次除名,他也不改初衷,堅持自己的理念。是黃金總會發(fā)光的。戰(zhàn)后實現(xiàn)了“收入倍增”這一劃時代成就的已故首相池田勇人,就是石橋湛山的追隨者。他就是以石橋湛山的思想為指導,成立了“宏池會”,此后又經(jīng)歷了田中角榮等政治家,該會成為自民黨自由派的本流。
然而如今擔任該會會長的岸田文雄,卻完全背離了該會的政治傳統(tǒng),不惜一切擴充軍備,使得日本政治觀察家們都大掉眼鏡。由于從安倍以來日本在這條邪路上越走越遠,日本根本無法找到出路,一股濃重的閉塞感籠罩在日本上空,始終揮之不去。國會議員們?yōu)閷ふ页雎范肫鹆讼热说慕陶d,于是石橋湛山研究會就應運而生,這是非常自然的。
如前所述,石橋湛山思想的特色之一就是現(xiàn)實主義,既不會莫名其妙地產(chǎn)生樂觀主義情緒,也不會陷入悲觀主義的泥潭而無法自拔,關鍵在于能否真正認清現(xiàn)實。例如日本的“55年體制”就始于美蘇冷戰(zhàn)。但冷戰(zhàn)結束已經(jīng)30多年了,但日本的這一政治體制卻沒有任何變化,這導致今天的日本國難當頭。如何破局,這就需要適應新時代的新的政治體制,而以不變應萬變,這樣下去日本當然不會找到出路,盡管因此撞得頭破血流,鼻青眼腫。
打破現(xiàn)狀是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的,在這一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無法預料的艱難險阻。而一切按部就班,在既定的路線上繼續(xù)走下去,則要輕松愜意得多。當然長此以往,日本的國家地位將持續(xù)下滑,今年其第三大經(jīng)濟體地位也將被德國取代,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因此會遭受重大損失。但對眾多政客而言,他們的人生哲學卻是: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能保住我的地位就行了。
因此,只是緬懷石橋湛山,坐而論道,不付諸行動是無濟于事的。研究來研究去,卻提不出任何政策建議,也提不出任何大幅度改變現(xiàn)狀的法案提交國會審議,這樣的研究顯然不是石橋湛山所希望看到的。但要動真格的,首先需要壯士斷腕的堅定決心,不僅要做好應對諸多改革引起的陣痛的思想準備,還要不怕因此丟烏紗帽。石橋湛山研究會中有沒有這樣的好漢呢?這恐怕是令人置疑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fā)現(xiàn)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nèi)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zhàn)爭沉艦發(fā)現(xiàn)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fā)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這套“傳統(tǒng)手藝”,讓人想到魯迅的一句話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發(fā)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tǒng)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jié)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
“北約想從羅馬尼亞發(fā)動三戰(zhàn)”
-
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
德國政府:影響我們了,中美談談吧
-
駁了萬斯面子,格陵蘭島美軍基地指揮官遭解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