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藍:中國發(fā)射成功,美國臨陣脫逃
上世紀90年代眾多NASA太空飛機計劃中唯一幸存的就是X-37。這項最早由NASA提出,后來美國空軍參與又退出,最后DARPA(國防先進項目研究局)接盤的計劃可以說是4個太空飛機計劃(X-33、X-34、X-37、X-38)中最不顯眼的一個。通過X-40縮比大氣試驗機、X-37A大氣試驗機多次投放著陸試驗后,2010年4月23日,X-37B首次發(fā)射成功,224天后成功著陸,成為美、蘇大型航天飛機后第三型成功在跑道著陸的軌道級航天飛機。
圖6:X-37B著陸后(圖源:NASA)
蘇聯(lián)解體后,航天發(fā)展受到重大打擊。繼承者俄羅斯不僅難以維持暴風雪號的后續(xù)研制,縮小規(guī)模、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的MAKS航天飛機項目也沒能啟動。直到新世紀初,俄羅斯經濟緩過氣來,俄羅斯才在新一代載人飛船中考慮采用升力體/帶翼航天器方案。這就是“快帆”。快帆的設計歷經多次修改和優(yōu)化,既有升力體,又有帶翼方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和冷戰(zhàn)后俄羅斯大多雄心勃勃的項目一樣,快帆最終還是腹死胎中,被常規(guī)飛船方案取代。多說一句,俄羅斯新一代載人飛船“鷹”(曾名“羅斯”、“聯(lián)邦”等)研制已近15年,但依然步履艱難,首發(fā)無期。
圖7:快帆地面模型(圖源:互聯(lián)網)
航天飛機的早期歷史看似一直沒中國什么事。其實不盡然。雖然中國沒有研制航天飛機,但我國很早就開始技術跟蹤和預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前期論證時期(863計劃),曾遴選出五個比較方案,其中三個半屬于航天飛機,分別是兩級全復用航天飛機(V-2)、帶主動力和不帶主動力小型航天飛機(長城一號、天驕一號),以及亞軌道空天飛機加小型航天飛機。最后一個方案是一次性飛船,如下圖所示。
圖8:中國載人飛船/航天飛機比較方案(圖源:Raumfahrt Concrete)
順便說,上圖是作者20年前為德國《太空飛行》(Raumfahrt Concrete)雜志撰寫的文章插圖,由其畫師按中國文獻重新繪制。有意思的是,這張外媒圖片現在竟然已成網上出現頻率最高、似乎是最權威的中國載人航天器比較方案圖片。
根據網絡上流出的圖片,當時的航天飛機方案不僅制作了縮比外觀模型,還有風洞試驗模型,表明我國當時已經達到相當的研究深度。其中有一個模型外形和X-20如出一轍。這不能不聯(lián)想到錢學森。不過,在1988年對兩個最后入圍方案的投票中,不帶主動力小型航天飛機以不到一分之差落敗于載人飛船。否則歷史就要重寫了。
圖9:中國早期航天飛機風洞模型(圖源:互聯(lián)網)
沉寂30多年后,2020年9月4日,中國宣布成功發(fā)射“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2天后,試驗飛行器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成為史上第四型成功在跑道著陸的軌道級航天飛機。這個新聞出人意料,可以說是莫大的驚喜。只因保密工作太完美,以至外界對中國航天飛機的進展一無所知。但同時又不算意外,因為隨著國力增強,研制航天飛機合乎邏輯。這是期待已久的必然結果。
那么,未來第五型能跑道著陸的軌道級航天飛機將花落誰家?答案應無懸念,那就是美國內華達山脈公司的追夢者小型無人航天飛機。明年第二季度,它將作為國際空間站第三款商業(yè)補給飛船,進行它的首次示范飛行。不過,它的運載工具是ULA(聯(lián)合發(fā)射聯(lián)盟)新型重型火箭“火神”(Vulcan)的第二發(fā)。火神首發(fā)已多次推遲。最新的時間表是明年一月。如果成功,追夢者將成為第一款私人公司開發(fā)的航天飛機。
圖10:追夢者貨運版(圖源:SNC)
你可能會發(fā)現,追夢者的外形和螺旋、BOR-4、HL-20、X-38是如此相似。沒錯,它就是螺旋的直系后裔。為促進和發(fā)展美國商業(yè)航天,NASA將HL-20的設計提供給了SpaceDev公司。后者于2008年被內華達山脈收購。它設計的追夢者航天飛機多次參與了NASA的國際空間站商業(yè)補給和商業(yè)乘員計劃,但只拿到了幾個前期標的,均無緣最終中標。直到2016年,追夢者才拿到NASA的合同,成為第三款空間站商業(yè)補給飛船。
追夢者漫長的歷史上有載人和貨運多種設計。有多款大氣試驗型號進行過投放著陸試驗。明年發(fā)射的型號是采用折疊翼并縮小尺寸的無人型號,以便納入火箭整流罩。未來載人型號將加大尺寸并采用無罩發(fā)射。但不管哪個型號,都帶有揮之不去的螺旋基因。如果蘇聯(lián)的設計師能活到今天,看到螺旋的后代升空,也許是一種安慰吧。不過,新火箭新航天器不確定因素很多。我們祝追夢者好運吧。
未來,肯定還有更多的太空小飛機進入軌道。歐洲和印度都已經發(fā)射了亞軌道升力體或帶翼再入試驗飛行器。商業(yè)航天公司維珍銀河的太空船一號和二號已經實現了亞軌道飛行跑道著陸。這些都是研制軌道型小型航天飛機的基礎。不過,大型航天飛機目前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小型航天飛機能避免相同命運嗎?它到底有多少實用價值?有沒有發(fā)展前景?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子怡 
-
全球最先進大洋鉆探船來了!
2023-12-18 11:46 科技前沿 -
英特爾推出第五代至強和酷睿Ultra,多個中國廠商到場支持
2023-12-18 08:5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我國成功發(fā)射雙曲線一號商業(yè)運載火箭
2023-12-17 15:24 航空航天 -
含氦煤層氣提取99.999%以上高純氦,我國突破了
2023-12-16 09:10 -
“七項可以改變世界的化工分離之一”,浙大團隊實現突破
2023-12-16 08:11 -
“南極天目”時域天文望遠鏡陣原型機研制成功
2023-12-16 08:00 -
我國成功發(fā)射遙感四十一號衛(wèi)星
2023-12-15 22:28 航空航天 -
國際首次!中國團隊繪制肝癌轉移多組學全景圖譜
2023-12-15 14:28 科技前沿 -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huán)流三號”面向全球開放
2023-12-15 09:11 科技前沿 -
我科研人員開發(fā)疫苗研制新技術:“納微復合”干粉吸入
2023-12-15 09:10 科技前沿 -
“新舟”60滅火機首次超低空滿載6噸投水試飛圓滿成功
2023-12-14 09:30 中國精造 -
極飛多款智慧農業(yè)產品發(fā)布,實現多項突破性創(chuàng)新
2023-12-13 14:48 -
我國科研人員發(fā)布古籍大語言模型:智能作詩、精確翻譯、自動標點…
2023-12-13 09:03 -
“雪龍2”號完成卸貨任務離開羅斯海新站
2023-12-13 09:03 南極探險 -
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辦法發(fā)布,嚴重失信將進“黑名單”
2023-12-12 15:15 -
比太陽亮1萬億倍!這一大國重器取得關鍵進展
2023-12-11 21:46 科技前沿 -
國內首次應用!效率提高三倍以上
2023-12-11 09:19 -
文昌發(fā)射場正建設規(guī)劃新一代載人登月火箭發(fā)射工位
2023-12-10 14:16 航空航天 -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00次飛行!遙感三十九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
2023-12-10 10:39 航空航天 -
長循環(huán)柔性金屬電池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2023-12-09 17:52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102“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78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8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3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5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