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峰:我同意建垃圾焚燒廠,但別建在我家附近 ,這個死結有解嗎?
在我們的調(diào)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離垃圾焚燒廠最近的是一所中學,這個中學由于生源太少早已關閉,學生們都集中到另外的地方去上學,校園也廢棄了。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人利用學校舊址建設了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酒店,叫布魯克。
大家想一想,離垃圾焚燒廠只有400~500米的距離,如果對垃圾焚燒廠的排放沒有信心的話,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地方建這么有特色的酒店呢?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投資者對于企業(yè)有信心,對于監(jiān)管有信心,才在這里選擇建立一個高標準的旅游服務設施。
在離垃圾焚燒廠400~500米的距離建的特色酒店。
Not in my backyard,用最通俗的中文來說,就是垃圾離我遠遠的。然而垃圾產(chǎn)生者又來自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在座的各位。
根據(jù)世界銀行剛剛公布的報告,全世界現(xiàn)在有74~75億人,2016年每個人平均產(chǎn)生0.74千克的垃圾,全世界每年產(chǎn)生垃圾近20億噸。北京有2200萬常住人口,由于生活水平在提高,我們的人均垃圾產(chǎn)生量已經(jīng)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大概0.83千克左右。
按照規(guī)律,隨著生活水平繼續(xù)提高,可能人均垃圾的產(chǎn)生量還會增多。每天現(xiàn)在大概有1.83萬噸的垃圾產(chǎn)生,如果用荷載2.5噸的卡車把這些垃圾都裝在車上的話,這些車排起來正好可以繞三環(huán)路一圈。
我們怎么解決這樣的問題?
建設更多的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其實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確實高效、減量,而且資源再生。因為垃圾焚燒發(fā)電以后,它留下的垃圾與填埋相比大概減少了90%的體積,減少了80%的重量。
但是它很貴,會花很多錢。有沒有更便利的條件,更可持續(xù)的方法?
首先要不產(chǎn)生垃圾。
比如我們今天活動所在的劇場,曾經(jīng)是一個印刷廠,按照過去的邏輯,工廠怎么能用做劇場?所以要把它推倒,用更多的鋼鐵、水泥、玻璃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劇場。而且推倒一個舊建筑、建設一個新建筑會產(chǎn)生更多的GDP。然而這里沒有,它只是把工廠內(nèi)部做了改裝和環(huán)境無害化的處理,做了適當?shù)男揎?,就具有了新的功能?
這樣一種新的功能定位,是我們未來新的發(fā)展觀的出發(fā)點。這樣就不產(chǎn)生建筑垃圾,也不用去耗費更多的鐵礦石,耗費更多的鋼鐵、玻璃、水泥和更多更多的電力。所以,不產(chǎn)生垃圾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佳的途徑。
第二,產(chǎn)生的垃圾怎么辦?要垃圾分類。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垃圾分類使資源能夠更高效地利用。我們還提倡讓一件物品有更長時間的使用壽命。比如中國人有句話經(jīng)常掛在嘴邊: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物品使用的長期化就是資源浪費的最小化。
我這里帶了一個小小的布包,這個布包是我的百寶囊,每天伴隨著我,里面有我的手機、車鑰匙、U盤,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這個包大概用了多久了?
23年,這個包是我從1995年開始用的。
賈峰老師用了23年的布包。
拿著這個包很安全,因為別人可能看不出一個布包能裝什么東西,而且使用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這一個包在過去二十三年的過程中代替了不知多少個一次性塑料制品。讓一個物品的壽命不斷地延伸是最大的環(huán)保。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里面確定了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三個優(yōu)先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節(jié)約為先。節(jié)約就是環(huán)保,節(jié)約就是少產(chǎn)生垃圾。
如果我們最終產(chǎn)生了垃圾怎么辦?要通過無害化的處理,讓垃圾不會給公眾健康帶來威脅,而且要減少垃圾在處理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二次污染物。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面對垃圾帶來的挑戰(zhàn),我們應該節(jié)約,以及不斷地提高效率帶來的減量化。而垃圾的焚燒是我們整個垃圾處理政策的一個補充。
解決“鄰避”的困境,第一,我們需要“德先生”,也就是民主。既然公眾對建設垃圾焚燒廠有這么多疑慮,那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開放式地決策,邀請更多的人參與到?jīng)Q策過程中,讓大家表達意見,完善我們的政策建議。
第二,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有科學的精神,需要“賽先生”。因為垃圾的處理和技術、工藝、科技,是有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通過“賽先生”的參與,讓我們可以理性地去處理未來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
第三,我們需要“勞先生”,也就是法治,我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應該依法有序地表達。處理環(huán)境這樣的公共問題,需要政府來主導,企業(yè)扮演主角,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應該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碧水護岸、魚翔淺底,以及田園風光這樣美麗的景色。而這些詞匯描述的內(nèi)容和小康社會是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的。
最后我感謝大家耐心聽我和大家的分享,謝謝各位。
- 原標題:賈峰:我同意建垃圾焚燒廠,但別建在我家附近 ,這個死結有解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
李強今天調(diào)研臨港新片區(qū)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看了哪些地方,提了哪些要求?
2020-01-07 23:12 上海觀察 -
短短1年,“上海產(chǎn)”特斯拉今天正式交付!李強會見馬斯克,應勇出席儀式
2020-01-07 23:10 上海觀察 -
綠營網(wǎng)軍首領“掉馬甲”后神隱 柯文哲:被滅口?
2020-01-07 22:24 臺灣雷人雷語 -
秦嶺南麓違建別墅拆除8個月后,時任副市長被指虛假整改
2020-01-07 22:08 廉政風暴 -
“勇武派”暴徒全面退場
2020-01-07 21:54 香港 -
江蘇脫貧率達到99.99%以上 僅剩17人未脫貧
2020-01-07 21:17 扶貧攻堅戰(zhàn) -
林鄭月娥:香港未出現(xiàn)同武漢相關的嚴重肺炎個案
2020-01-07 20:45 醫(yī)學 -
國務院金融穩(wěn)定發(fā)展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
2020-01-07 20:44 -
國際銳評丨“上海速度”折射中國引力
2020-01-07 20:38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習近平主持
2020-01-07 19:36 -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住得更暖心過得更舒心了
2020-01-07 19:35 -
收視率第一評分卻不及格,網(wǎng)友因《精英律師》吵起來了
2020-01-07 19:15 中國電視劇 -
讓員工1天出100張設計圖,這什么魔鬼老板…
2020-01-07 18:28 中國雷人秀 -
“一被起!”又有小學生寫出神作文
2020-01-07 17:00 中西教育 -
警鈴響起,消防員“連滾帶爬”奔向車庫
2020-01-07 16:16 暖心聞 -
教育部發(fā)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2020-01-07 16:04 高考 -
北京下雪了,民間藝術家們也出門了
2020-01-07 15:56 趣讀 -
人社部:無故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應被納入黑名單
2020-01-07 15:47 農(nóng)民工 -
【中國穩(wěn)健前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
2020-01-07 15:45
相關推薦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56“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36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38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6最新聞 Hot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特朗普在貿(mào)易上已經(jīng)徹底瘋了
-
特朗普“汽車關稅”也落地了,“日本GDP將萎縮0.3%”
-
“白宮已接近批準”,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關稅還念念不忘:我說的話,安倍秒懂
-
“沒有美國這么對朋友的!但…”
-
連企鵝都不放過!特朗普向無人島征稅10%
-
美媒感慨:面對特朗普威脅,中國毫不退縮
-
美對等關稅清單竟將臺灣列為“國家”
-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
遼吉蒙2024年常住人口總量繼續(xù)下降,出生人口略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