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保持快速發(fā)展是中國駕馭變局的基礎,是當前最大的政治
【導讀】 5月18日,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邀請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北大國發(fā)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和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勇參加了《中國與西方:當前經濟、政策與應對》新書分享會。
林毅夫教授在會上發(fā)表了《中國經濟的新挑戰(zhàn)與應對》的主題演講。觀察者網根據演講速記整理并刊載。
【演講/林毅夫】
作為《中國與西方》這本新書的主編者之一,我特別高興今天晚上舉辦這一研討。
近幾年以來,我在各種場合內反反復復地談,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保持快速的發(fā)展是我國駕馭變局的基礎和關鍵,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大局,最大的政治。
同時,我也反反復復地說,中國到2035年以前還有每年8%的增長潛力;只要利用好國內的各種有利條件來克服面臨的困難,應該可以實現每年6%左右的增長。并且從2036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們每年應該還有6%的增長潛力;同樣,利用好我們有利的條件,不管外面有什么挑戰(zhàn),應該可以實現每年4%左右的增長。
到2049年,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國的人均GDP應該可以達到美國的50%,我們的經濟規(guī)模可以達到美國的兩倍。人均GDP是按照購買力平價去算的。到那個時候,世界可以出現一個新的穩(wěn)定的格局。
我很高興上述的看法在國內外都引起了不少關注,也得到了不少的肯定跟贊同。
上述看法談的是一個中長期的發(fā)展趨勢,今天晚上談的是當前的新挑戰(zhàn)以及怎么應對這個挑戰(zhàn)。
位于山東自貿試驗區(qū)青島片區(qū)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新華網發(fā) (張進剛 攝)
當前國內外面臨的經濟新挑戰(zhàn)
我同樣是從國外跟國內兩個方面談一談我的一些認識。
從國外來講,美國的新總統(tǒng)拜登在2021年上臺以后,基本上換湯不換藥,延續(xù)了特朗普對中國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而且在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之外,還試圖組成所謂的民主同盟,以政策體制、意識形態(tài)、文化等等劃界,試圖在經濟上和中國脫鉤,在政治上孤立中國。
最新的行動包括美日印澳組成一個聯盟,想打造“亞洲版北約”。最近北約還邀請了日本、韓國這些西太平洋的國家去參加他們的峰會。
這些行動的目標當然是針對中國。不久前,拜登還邀請東盟領導人到華盛頓舉行特別峰會。一方面討論跟東盟國家簽署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另外也想說服這些東盟國家把供應鏈搬離中國。這些行動基本上都是針對中國的。
除了美國的行動之外,俄烏戰(zhàn)爭從2月底爆發(fā)到現在80多天了,短期之內的影響是明顯的,因為它造成油價急劇上漲、糧食價格上漲,本來像美國、歐洲已經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俄烏戰(zhàn)爭就更加劇了通貨膨脹。
同時,我國也是石油的主要進口國,糧食也是有相當大的部分依靠進口。除了油價、糧價之外,有一些礦產資源價格也在上漲。因此,我國進口成本會增加,會影響到我國的增長。我想,這些短期是不可避免的。
從中長期來講,經過這次俄羅斯跟烏克蘭的戰(zhàn)爭,俄羅斯跟歐盟這些國家的緊張關系在相當長時間內是很難消除的。美國試圖渾水摸魚,把中國和俄國綁在一起,進一步挑撥中國跟歐洲的政治經濟關系,以安全為理由,使得歐洲跟我國在經濟、貿易上面脫鉤。這是在國外的新狀況。
國內的話,從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我國的經濟出現了比較大的下滑,這個下滑是由于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這三重壓力造成的。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延續(xù)到今年,還是處于一個下滑的周期當中。
進入3月份以后,可以講是雪上加霜。奧密克戎這個傳染率非常高的新冠病毒變種在深圳、廣州、上海出現。疫情爆發(fā)以后,上海從3月份以來基本上一直處于封控狀態(tài),并且全國也有不少地方都在加強對奧密克戎的傳播控制,北京的情況我想大家也看到了。
4月4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東一居民區(qū),市民在排隊進行核酸檢測采樣。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種封控的動態(tài)清零的舉措,必然影響到生產、投資、消費等各個方面,我們的經濟全面放緩。根據這種狀況,今年5.5%的增長目標能不能實現,就面臨新的挑戰(zhàn)。
我們怎么化解這些挑戰(zhàn),應對國內國外的挑戰(zhàn)?
發(fā)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從國外來講,美國希望各國跟中國脫鉤,讓中國變成一個面向封閉的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慢;增長速度慢了以后,趕上美國或者人均GDP達到美國50%的目標可能就不是2049、2050年能夠實現的了,可能要拖很長的時間,而且拖的時間越長,可能挑戰(zhàn)反而更多。這是美國的圖謀,打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小米凈利潤驟降53%,高管稱手機“站穩(wěn)高端”
2022-05-20 17:5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東吳證券:穩(wěn)地產!五年期LPR一次跨三步
2022-05-20 13:37 觀網財經-宏觀 -
林毅夫:建議向每個封控區(qū)家庭發(fā)放1000元人民幣
2022-05-20 12:34 觀網財經-宏觀 -
市監(jiān)總局:市場主體達1.5億戶,個體工商戶達到1億戶
2022-05-20 10:59 -
加拿大禁止華為中興參與5G建設,我使館:強烈不滿
2022-05-20 09:53 觀網財經-海外 -
5月LPR報價:1年期不變,5年期下調15個基點至4.45%
2022-05-20 09:41 觀網財經-宏觀 -
手機寒冬:安卓陣營頻傳砍單,蘋果要逆勢增產1000萬部?
2022-05-20 08:1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招商銀行:聘任王良為本行行長
2022-05-19 18:55 觀網財經-金融 -
商務部:中國吸收外資的諸多有利因素未變
2022-05-19 18:42 觀網財經-宏觀 -
谷歌俄羅斯分公司申請破產:賬戶被政府查封
2022-05-19 15:52 觀網財經-海外 -
浙江:擬將試管嬰兒費用納入醫(yī)保
2022-05-19 15:42 觀網財經-健康 -
美國證監(jiān)會主席:更多虛擬幣會崩盤
2022-05-19 15:18 觀網財經-海外 -
福建漳州:5月16日起公積金可直接用于購房首付
2022-05-19 14:48 觀網財經-房產 -
中國民航局:去年全行業(yè)虧損842.5億元,比上年減虧149.2億元
2022-05-19 14:10 -
把華為4G手機秒變5G,“5G通信殼”是炒作還是救星?
2022-05-19 12:5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美股創(chuàng)兩年來最大跌幅,耶倫呼吁取消部分對華關稅
2022-05-19 12:47 觀網財經-海外 -
沃爾瑪、塔吉特通脹壓力下暴雷,道指大跌1164點
2022-05-19 10:42 美國經濟 -
恒大回應“無限期推遲電動汽車預售”:量產時間調至9月
2022-05-19 09:46 觀網財經-汽車 -
一季度凈利下滑23%,騰訊怎么了?
2022-05-18 23:5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李克強:各地各部門要增強緊迫感,努力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
2022-05-18 21:10 觀網財經-宏觀
相關推薦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10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4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58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29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91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