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典:明知實際殺傷力不大,美國為何還要將騰訊、寧德時代列入黑名單?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劉典】
當?shù)貢r間1月6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把騰訊、寧德時代等百余家中國企業(yè)列入1260H清單(CMC清單),清單涵蓋了航空航天、半導體、人工智能、無人機、信息通信技術、建筑與交通運輸、能源與化工、生物科技等多個高技術領域企業(yè)。
作為首次被列入該清單的企業(yè),騰訊和寧德時代因其在數(shù)字經(jīng)濟和新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而備受關注。相關消息曝光后,騰訊、寧德時代的股價均受顯著影響。
1月7日晚間,騰訊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由于本公司并非中國軍工企業(yè),也不是中國國防工業(yè)的軍民融合企業(yè),因此本公司認為將其納入中國軍工企業(yè)名單是一個錯誤。與美國政府為實施制裁或出口管制措施而存置的其他名單不同,列入中國軍工企業(yè)名單僅與美國國防采購事宜相關,不會影響集團業(yè)務……本公司打算啟動復議程序以糾正此錯誤。在此過程中,本公司將與美國國防部進行討論以解決任何誤解,并在必要時采取訴訟,將本公司從中國軍工企業(yè)名單中刪除?!?
同日,寧德時代也回應稱,“這是一個錯誤,公司并未參與任何軍事相關活動。
實際上,美國將騰訊和寧德時代列入清單,表面理由是“國家安全”,實質是經(jīng)濟霸權和技術競爭的延續(xù)。被放入這個名單并不意味著實質制裁動作,僅僅是限制美國國防部采購(原本也沒有任何采購訂單存在)。那么,一個沒有多大實際殺傷力的動作,背后的政治意圖是什么呢?恐怕得從更高層面來看,得從中國企業(yè)的全球布局和競爭力來看。
一、美方將騰訊和寧德時代列入1260H清單的原因分析
1、美國“草臺班子式”決策,對中企肆意打擊
回顧過去,CMC清單向來是胡亂編造和拼湊而成。將企業(yè)列入清單時,美國國防部缺乏明確標準。也無法提供充足的理由或解釋,導致許多企業(yè)被無端指控。例如,中微半導體在去年年初被列入CMC清單后,美國國防部近半年后才給出理由,稱其因獲得中國工信部“制造業(yè)單項冠軍”獎項而被列入。這種“事后解釋”的做法顯然不符合法律程序和國際慣例,暴露了美國政府決策過程中的隨意性和不負責任。
此次美國國防部將騰訊、寧德時代等企業(yè)列入CMC清單,但它們的業(yè)務與軍事活動并無任何關聯(lián)。這再次凸顯了美方的為所欲為,堪稱其又一次典型的“草臺班子”行為。當前,騰訊的游戲、視頻、音樂和文學等數(shù)字內(nèi)容在全球范圍內(nèi)均彰顯出影響力——從《王者榮耀》到騰訊視頻的海外版WeTV,再到閱文旗下的起點文學,這些業(yè)務不僅推動了中國文化內(nèi)容的國際傳播,也為全球用戶提供了優(yōu)質數(shù)字產(chǎn)品和內(nèi)容。
寧德時代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更是不僅服務國內(nèi)汽車廠商,也為國際汽車巨頭如寶馬、特斯拉等提供一流產(chǎn)品和服務。它們明明與軍事工業(yè)不相關,美國政府卻將這些企業(yè)列入清單,不僅損害了企業(yè)的名譽,更會干擾阻礙了其正常運營。
在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的寧德時代展區(qū)拍攝的神行超充電池展品。 資料圖:新華社
2、拜登為繼任者設置障礙:美國國內(nèi)政治的“埋雷”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特朗普政府即將上任,推動這一系列制裁措施的實際上是即將離任的民主黨政府。拜登在任期結束前,采取了多項針對中國企業(yè)的舉措,意圖為繼任者設置障礙。這種做法在美國政治中并不罕見,常見于政權交替時的“埋雷”策略。通過這些行動,拜登政府不僅希望為中美關系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chǎn)”,還試圖增加未來政策制定的復雜性,為特朗普政府制造難題。
回顧歷史,TikTok事件就是拜登政府延續(xù)對華強硬政策的一個典型例子。2020年,時任總統(tǒng)特朗普曾威脅要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理由是該平臺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然而,最終是拜登政府接手了這一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手段繼續(xù)對TikTok施加壓力。這一事件的處理方式表明,拜登政府不僅繼承了特朗普時期的對華強硬立場,且在某些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企業(yè)的打壓力度。
如今,騰訊、寧德時代等知名企業(yè)也被卷入這場風波,而隨著特朗普上臺,中美科技競爭可能進一步加劇。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便強調過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經(jīng)貿(mào)和科技政策,尤其是在限制中國技術發(fā)展的路徑上,特別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競爭可能會更加尖銳。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將清單名錄作為談判籌碼,尋求獲得更多優(yōu)勢。
3、維護經(jīng)濟與科技霸權是美國核心動機
通過將騰訊、寧德時代等中國高技術企業(yè)列入1260H清單,雖然美國的做法是肆意污蔑和“亂扣帽子”,但背后卻反映了美國對中國技術崛起的深層次焦慮,特別是在新能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領域,中國企業(yè)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
美方聲稱“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威脅其國家安全”,并認為這些企業(yè)會通過直接或間接手段支持中國軍事建設。然而,這種指控更多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體現(xiàn)。當前,美國內(nèi)部對“中國威脅論”的持續(xù)渲染,為美國政府的“任性”提供了政治正當性,形成了一種內(nèi)外協(xié)同的遏制框架。這種行為不僅針對企業(yè)本身,也代表了美國對中國關鍵產(chǎn)業(yè)鏈和重點產(chǎn)業(yè)生態(tài)實施系統(tǒng)性遏制的信號。而這種邏輯不僅沒有依據(jù),反而會加深中美在經(jīng)貿(mào)和技術合作中的對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泰國警方:暫時不能接受探視或離泰
2025-01-08 15:24 -
法國記者感慨:中國簡直是一個新的星球,歐洲追不上…
2025-01-08 15:06 -
“德國催歐盟放松對敘制裁”
2025-01-08 15:03 德意志 -
古特雷斯、武契奇就定日縣地震向中國表示慰問
2025-01-08 14:58 地震 -
“印尼現(xiàn)在反西方情緒高漲,加入金磚好處太多了”
2025-01-08 14:20 金磚國家 -
特朗普放話:就職前還不放人,哈馬斯將“大難臨頭”
2025-01-08 13:58 巴以恩仇錄 -
謝鋒出席卡特追悼儀式
2025-01-08 13:18 中美關系 -
丹麥說軟話:不賣,但美國有興趣總好過中俄有
2025-01-08 11:5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魯多走后,加拿大會轉變對華態(tài)度?
2025-01-08 11:44 觀察者頭條 -
“美國正與阿塔討論換囚,有意釋放本·拉登助手”
2025-01-08 11:28 阿富汗 -
“沒見過這么討好特朗普的大公司”
2025-01-08 11:26 特朗普 -
立陶宛總理還嘴硬:對華言論,被誤讀
2025-01-08 11:19 -
石破茂向中方表示慰問
2025-01-08 11:13 -
黃仁勛:最大震撼來自中國技術
2025-01-08 10:47 -
“美國人,讓我再說一遍……”
2025-01-08 10:45 -
-
-
美國防部將多家中國企業(y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yè)清單”,商務部回應
2025-01-08 10:27 中美關系 -
“大學充當美國政府的幫手,參與迫害華裔教授”
2025-01-08 09:58 中美關系 -
美新一屆眾議院首項法案通過:驅逐輕罪無證移民
2025-01-08 09:40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