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雅克:這位武漢老人,讓我流淚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丁·雅克】
《中國抗疫志》是一部廣受關注的紀錄片,講述了中國應對和抗擊一場全球流行疾病的故事。在這部由一系列分集組成的紀錄片中,來自中國和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醫(yī)護人員、學者討論了與病毒相關的方方面面,包括病毒帶來的世界性影響、中國抗疫的斗爭,以及中國如何穩(wěn)定疫情防控局面并最終取得勝利。這是一個史詩般的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治理體系進行了近乎嚴苛的考驗,如今又讓美國和歐洲無計可施。
放在以前,遍布全球的疫情可能是恐怖電影題材,而非現實?,F如今,這是人們真實經歷的生活,在真實世界里真真切切發(fā)生了。人類正與一種試圖殺死它的未知病毒作斗爭,還有什么比這更能考驗人類生存的呢?
紀錄片中,最感人的情節(jié)之一是對一位年輕女醫(yī)生唐恬恬的采訪。作為呼吸系統(tǒng)專家的唐恬恬醫(yī)生,和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的151名醫(yī)護人員一起,自愿到武漢一線醫(yī)院工作,把年幼的孩子留在了廣州家中。她講述了一位65歲老人掙扎求生的故事。那位老人幾乎不能呼吸,不能說話,通過簡單的手勢表達了他對醫(yī)護人員搶救他的感激之情。這位老人的堅強和善良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電影沒有透露這位老人是否治愈了,不過,似乎他沒能活下來。我流淚了,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薩拉·普拉托是武漢一所大學的意大利籍教師。1月23日,她發(fā)現自己的小區(qū)封鎖了,并且她缺少食物。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她通過所在的微信群得到了幫助。她的中國鄰居為她準備好了食物并把食物送到她家門口,還附上了一張暖心的紙條:“薩拉加油,中國必勝!”紀錄片中滿是這種團結溫暖的畫面。再比如,來自中國各地的4萬多名醫(yī)務人員自愿支援武漢的醫(yī)院。這些醫(yī)院感染病毒的患者人數太多,原有的醫(yī)務人員負荷太重了。
紀錄片巧妙地將人類微觀故事和歷史宏大敘事結合在了一起。當重大歷史事件仍在發(fā)展過程之中,我們往往難以透過歷史的帷幕來看清它們:夸大它們的歷史意義是很難抗拒的誘惑,因為人們完全被當前的嚴峻局面震驚了。
近幾十年來,很難想象還有什么事件在影響力和重要性方面能與此次疫情相匹敵:這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目前人類尚不知治療方法;它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傳遍全球;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充滿恐懼和不安;它導致城市和國家被整體封鎖;它使一個又一個國家的經濟陷入停滯;它使一些國家間的關系日益惡化。
最近可與之類比的歷史事件是2008年西方的金融危機。二者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點: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中國扮演了一個次要的角色;然而,在此次疫情危機的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處于核心地位。
1月12日,中國科學家發(fā)現并向全球科學界提供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中國人不得不想辦法對付一個特征完全未知的侵略者。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方式堪稱典范:展現了速度的重要性、封城在預防病毒傳播方面的關鍵作用、大規(guī)模檢測的必要性、追蹤和隔離近距離接觸者的必要性。
問題是,除了東亞以外,西方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它們忙著譴責中國,認為中國掩蓋事實真相,想要挖掘中國的“秘密”,并認為中國政府把自己的地位置于人民生命之上。西方的回應缺乏同情心,充斥著傲慢。西方從未停下來思考過,這種病毒可能只是朝自己的方向發(fā)展,而中國與病毒沒有特定的聯(lián)系。西方需要從中國抗疫中吸取經驗,而不是一味譴責中國。這造成的惡果是,所有西方國家對新冠肺炎的到來完全手足無措,不過也許其中不包括德國。西方在指責中國中浪費了超過兩個月的寶貴時間,美國甚至更久。西方沒有向中國學習經驗,到應對時為時已晚。
此外,中國在疫情早期的應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對于中國來說,新型冠狀肺炎完全是未知的。在中國應對疫情的基礎上,其他后來出現疫情的西方國家如果愿意費心去學習了解的話,它們是有機會獲取更多關于新冠肺炎知識的。然而西方沒有,它們被自己的傲慢和自大蒙蔽了雙眼。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與新冠肺炎疫情還有一個更大的區(qū)別。金融危機的核心是國家層面和全球層面的雙重經濟治理問題。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核心問題則是不同國家間治理體系能力和效率的展現。西方很久以前就確信自己在制度方面遠比中國優(yōu)越。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在最初艱難面對病毒時,西方表現出自信與優(yōu)越感。可現在呢?情況完全反過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些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中國應對疫情進行譴責是近乎可笑的。西方錯了。疫情面前,西方在很大程度上處于劣勢,尤其是美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了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大轉變。2008年以前,中國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在全球的存在感并不強烈。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僅僅被視作是一種“經濟現象”。2008年之后,中國的崛起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這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但也越來越多地體現在政治方面——這既是地緣政治的轉變,也是對西方主導的全球秩序的重塑。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時刻。除了德國以外,西方國家在疫情應對上均告失敗,而美國的失敗更是災難性的。這帶來的后續(xù)影響將歷史深遠。
疫情暴發(fā)之初,中國的經濟崛起已為世界所知。即使在西方,多數人也相信中國終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這一觀點如今得到了更有力的證實,因為中國將成為首個擺脫疫情帶來經濟蕭條的國家。正如英國學者伊恩·戈爾丁教授在紀錄片《中國抗疫志》中所說的那樣,中國經濟將實現快速的復蘇。
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目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已進入暮年。換句話說,迄今為止,默認的世界規(guī)則不再只由西方人的想法決定,也與發(fā)展中國家息息相關。盡管發(fā)展中國家的聲音要比西方小得多,但現在二者正在迅速而深刻地發(fā)生變化。我們期待疫情之后,全球治理體系與之前會有很大的不同。
簡而言之,就未來而言,更少的國家和更少的人會把目光投向西方。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看起來更加孤立,也變得更加孤僻,與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其他地方的聯(lián)系越來越少。與此同時,自2008年以來經歷了比美國更為劇烈衰退的歐洲,在這一年里更加缺少對外界的了解,也更加分裂。
疫情面前,中國展現出更大的影響力。最令人感興趣的是,中國將擁有更好的聲譽和全世界對中國治理體系的尊重。以前,中國的聲譽和地位是含蓄的,而不是明確的,現在它將越來越明確。各國不會照搬中國的治理體系,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以中國為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全國多所高校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2020-05-08 07:23 中西教育 -
測量珠峰“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2020-05-08 06:50 -
我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被炸21周年,緬懷3名烈士
2020-05-08 06:40 -
一名援鄂護士致特朗普總統(tǒng)的公開信:祝福美國人民
2020-05-08 06:3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習近平同烏茲別克斯坦總統(tǒng)米爾濟約耶夫通電話
2020-05-08 00:48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同葡萄牙總統(tǒng)德索薩通電話
2020-05-08 00:28 中國外交 -
這個破壞云南政治生態(tài)的政治掮客,到底啥來頭?
2020-05-07 23:24 廉政風暴 -
毫不懈怠抓好各項工作 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2020-05-07 21: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這次會議,中央布置了兩件大事
2020-05-07 21: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眾志成城!14億人寫就的動人故事
2020-05-07 21:3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男子辱罵拉拽公交司機,致兩車相撞3人受傷
2020-05-07 20:39 -
不松勁不懈??!今天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下階段重點工作
2020-05-07 20:17 上海觀察 -
新車“云發(fā)布”今天在滬高光亮相!李強出席并會見阿里巴巴張勇,期待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云上會展新業(yè)態(tài)
2020-05-07 19:22 上海觀察 -
咸陽40余醫(yī)護被裁,處理結果來了
2020-05-07 19:02 -
79歲被“活埋”老人侄子:老人剛恢復就擔心兒子
2020-05-07 18:41 -
云南31個貧困縣將摘帽,但還有9個“硬骨頭”要啃
2020-05-07 18:26 扶貧攻堅戰(zhàn) -
十分鐘!華春瑩硬核回懟美政客
2020-05-07 18: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廣東虎門大橋通航水域恢復通航
2020-05-07 18:01 -
我國新冠肺炎復陽比例初步為5%到15%左右
2020-05-07 17: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華春瑩:可以起訴嗎?
2020-05-07 16:50 網絡謠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