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na K:香港小清新的“本土主義”
關鍵字: 香港香港反對派沖擊立法會新界東北小清新工業(yè)黨激進分子原居民本土主義近日,央視新聞罕有地播放了香港一些激進分子沖擊立法會的片段。這場發(fā)生在核心商業(yè)區(qū)的事件,和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東北荒地與農田之上的大規(guī)模運動直接相關。
“新界”即1898年英國迫使清廷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而租借到手的大片鄉(xiāng)郊土地。新界在百余年以來一直發(fā)展,但很多地方仍有傳統(tǒng)鄉(xiāng)村和菜田。數年前,鑒于香港的住房需求越來越緊迫,政府提出了新界東北的開發(fā)方案,并展開了公眾咨詢。
計劃涉及回收鄉(xiāng)民農地,然后,就像每一個發(fā)達城市一樣,小清新總是夾著環(huán)保、傳統(tǒng)、鄰舍關系、故地濃情等等理由來抗爭,在各種媒體上向政府開火。這本也不是問題,只要把道理說清楚,大家總有個斡旋和妥協(xié)的空間。
下面是一些爭論的理據,沒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跳過。
反對組織質疑新界東北計劃中只有6%是公共房屋用地,又指政府閑置土地達4,000公頃,有地不用卻去欺負新界鄉(xiāng)民。唯圖中右下角,有理性朋友指出只有1/3適合建房,能夠合理發(fā)展的更少。
又有朋友指出4,000公頃等于半個香港島,如果這樣大片的“閑置官地”全是平地可供發(fā)展,既不合邏輯也不符常識。
對“只有6%公共房屋土地”的指控,兩位區(qū)議員、前立法會議員潘佩璆、以及很多網友都在我臉書貼子上吐槽。
陸:住房地多就指責就業(yè)機會少、公共設施少;住房地少,又指責說沒幫助。
陳:按他們的邏輯,歷史上只有九龍寨城達標。
潘:全無邏輯可言,駁無可駁。
九龍寨城
所以這一仗,小清新明顯理據不足,敗下陣來。要知道,在社交網絡中親政府陣營是絕對弱勢,但從圖中可見“發(fā)展局”的貼子分享數(截至2014年6月19日)卻與上述反對者的不相伯仲,誠屬難得,反映出多數民意是支持計劃的,至少在理據上是站在政府立場的。
發(fā)展局給出實際數據的貼子
所謂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這是一場現代西方社會那種常見的“環(huán)保vs發(fā)展”博弈,小清新既已理虧,接下來就該進入媒體“眼淚攻勢”階段了。可以想象,一些原居民會被邀請出來痛陳家史,歌頌綠色田園、歸去來兮的清寂生活。
那么,這場運動中的“原居民”又是怎么回事?
一副素顏純天然面貌登場的“原居民代表”卓佳佳,自然被捧為女神。但近日已被媒體爆出根本不是原居民,一直在新市鎮(zhèn)將軍澳成長;而其“馬寶寶社區(qū)農場”在2010年成立,那時新界東北發(fā)展諮詢已經開始了兩年。
至于沖擊立法會的激進份子,也被證實并非原居民,而是以土地聯(lián)盟、左翼21、青年重奪未來、香港人優(yōu)先、古洞北發(fā)展、學聯(lián)這六個激進青年團體為主、在全城范圍內集結的力量。這些青年都有強烈“本土主義”傾向,其中“香港人優(yōu)先”更是明目張膽慶祝《南京條約》、感謝日本侵華、唱蝗蟲歌的那一伙。
本土派網上一份“沖擊指南”最后一段,注意“玻璃宜用腳踢……公安不是你的朋友,不用擔心在玻璃后的公安的安全”
由這一刻開始,誰都知道這不再是單純的“小清新vs工業(yè)黨”較量,不是“少數權利vs多數利益”的取舍,而是一場以環(huán)保為名、以反政府并給“占領中環(huán)”造勢為實的極端運動。如果真的是為了新界鄉(xiāng)民利益,他們就不會打破政治底線——瞧他們的旗幟吧:本土、反中、公投自決、奪回主權——當底線失守,一切也再沒有好談的,正如鄧小平所說“主權問題沒有討論余地”,結果對誰都沒有好處。
反對派抗議海報
反對者抗議人群
其實在一些激進群體臉書上,他們就坦言沖擊立法會“不是原居民又如何”,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新界東北是抵抗中國的屏障,是實現“香港獨立”的壁壘,如果失守,則香港等于“淪陷”。在其幻想中,他們的使命就是站在新界前線,守護香港“命運”,這是所有人的戰(zhàn)爭,而不獨為了原居民那一畝三分地。
無疑,這是與“620公投”和“占中”一氣呵成的運動。后者讀者們早就熟知,前者則是“占中”的鋪墊和引火線,給一些已屬違反《基本法》的2017行政長官選舉“公民提名”方案安排“公投”,迫使立法會表態(tài);一旦立法會否決則可以引發(fā)群眾上街。
香港大學學生會告香港市民書
“公投”選票
不過“占中”早就失去了一鼓作氣的時機,現在動員困難;原來的支持者中有一些也的確只是為了心目中的普選方案,并非故意違憲的,我們要明白香港人普遍沒有國家和憲法觀念——記得我小時候看到一個金融電視廣告,瑞士旗高高插在太平山頂,我看了一下子就不好了,可是從來沒聽說有誰當一回事——這樣的人,等到中央的態(tài)度越來越明確才知道危險所在,也就趨向理性探討。
這兩個原因,都使原來的溫和參加者流失。相反,2017選舉方案的議程勢必導致傳統(tǒng)愛國反共派和新興“本土派”對壘,而前者可以加強愛國論述,爭取參選,后者卻只能走街頭路線。故此我一年前就預計,激進“本土派”勢必騎劫“占中”。(Omena K:天涯共此時 香港無戰(zhàn)事)最近,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質疑“占中”發(fā)起人戴耀廷,指其沒有能力阻止它演變成暴力沖突,也是出于近似的觀察。
然則,這就純粹是一場“本土派”與境外勢力勾結的圖謀了?
臺獨份子支援香港本土派
事情或者不應該這樣輕率放過。說起“本土主義”,從蝗蟲歌到反自由行,一直有所活動,可是參加者卻寥寥無幾,為什么就這次以“土地”為名,掀起了這樣的風波,甚至能鼓動青年以身犯險,暴力挑戰(zhàn)法律?
也許新界東北事件的核心成員是一些政治黨派和小資的大學生組織,但如果沒有社會上一般青年的相當同情和鼓勵,是無法推動這種規(guī)模的有組織行動的。這種支持和鼓勵,之所以不多見于蝗蟲歌,卻見于新界東北事件,應該還是因為“土地”因素。街頭行動需要以“忿恨”作燃料,而反蝗蟲只有嫌惡,唯有“土地”能引發(fā)怨恨。
一般鼓勵或同情這次運動的青年,或許一開始無意參與“本土主義”,但卻必然對貼子上那血紅的“6%”觸目驚心,如果有人告訴他們,新界東北要成為大陸土豪的豪宅區(qū),那就不用說更加義憤填胸了。香港的“地產霸權”已是人所共知的絕癥,青年缺乏土地,產業(yè)缺乏土地,科研缺乏土地,此二字已經成為最敏感和脆弱的神經,很多青年如同古時的佃農,過著但得糟糠的麻木日子,一旦提起地租,無望的未來就如從天而降的高墻,擋去所有的陽光,堵死了一切出路。
而香港是尚待“去殖民化”的城市,也就是說,新一代還沒有普遍建立民族認同和國家觀念。所以他們的世界觀其實和清朝的辮子民差不多,誰給的好處多就把誰認主子?,F在既然有人告訴他們“土地被大陸人和北京養(yǎng)的地產商搶了”,他們自然就恨起中國來,支援這樣的“本土主義”旗號。
那么,我們怎樣揭穿這樣的謊言呢?人們常說,宣傳的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去占領,于是總想著怎樣搞社交網絡,建好多好多的群組。他們不知這句話的前提是,那時候我們首先掌握了群眾。而現在,所謂建制派連群眾都沒有掌握,一直在流失。現在主流建制派,誰能、誰敢把基層那種渴望公屋的焦躁心情道出來呢?注意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真切的情緒和故事,一看就共鳴的。
一個臉書專頁很帶勁的報導,這才是基層的心聲和情緒。可惜專頁本身一看就知欠缺專業(yè)管理,觀眾無幾
陸頌雄區(qū)議員一年前訪問“中轉屋”家庭,其中一家六口擠在8平米左右的小窩里??墒沁@樣的專題迄今未有人安排刊載。
陸:所有發(fā)展以“公義”之名被拖住,居住環(huán)境惡劣的人何時可以上樓?我們的下一代怎么辦?無論你們的“理想”多么崇高也好,放人一條路好嗎?
以下是一位網友托我轉達的一個寮屋家居情況照片。所謂寮屋就是土法搭建的石屋、鐵皮屋,多數都是幾十年前沒有地權偷偷蓋的。
該寮屋在“牛池灣鄉(xiāng)”,黃大仙的不遠處。按網友所言:30多年前建地鐵時,人們以為政府會拆遷付補償金,于是原住民都死活霸房屋;后來不回收了,原住民都搬家,上公共房屋,現在的住民都是后來遷進的。該寮屋是網友父親的窩。
老舊的鐵皮磚屋,地面嚴重不平
湊合著搭建的鐵皮天花板,下雨天嚴重漏水,臺風一來——香港臺風不少——差點就能給吹飛。
地板輕易的就被踩出一個破洞,樓下是另一戶人家,就這樣湊合著??梢钥闯鲞@樓板薄得驚人
當香港還有這樣的破房子,有這么多急需公共房屋的人,只要一喚起基層的聲音,那些存心搞事或不明事理的小資大學生只能抱頭鼠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所有“反占中”的建制論述幾乎都是中環(huán)多么的重要,每天要上班的人怎么辦,生意佬怎么辦,香港損失多少億。這些,跟基層有什么關系?當然有關系,但這種關系還是跟基層沒關系。
我一年前曾在《大公報》撰文,指“占中”既是要脅,也是指控,指控建制派是資本主義地產霸權的幫兇,因此才在其核心利益所在下手,才構成要脅。當人家在“守護香港”的時候,建制派卻在“守護中環(huán)”,恰好印證中了反對派的論述。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建制派的基層就是這樣流失的,我們的社交網絡群組建的再多,也說不出一個完整感人的故事,我們無法建構新一代基層的共鳴,他們也就很難信任我們的數字——這年頭,誰還花時間在網上爭論數字呢?都是看城頭大王旗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事件中的釘子戶農地才最多28公頃(這是發(fā)展局“受影響農地”數字,不都是釘子戶),梁振英特首說“不可能不拆不遷”誠是氣魄之語,但也把話說死了。我覺得還不如讓他們求仁得仁,繞過他們發(fā)展新區(qū),甚至安排一個長期的“環(huán)保示范營”之類的社區(qū)責任。這樣,那些想開天殺價的就知道押錯了學運的寶,明白到理性溝通的重要了。要知道新界還有很多發(fā)展空間的,這下釜底抽薪,以后“本土派”學運想利用農戶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0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01“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86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0“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5最新聞 Hot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果然,特朗普對中國船只動手了!
-
“有人覺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讓國人讀不怕鬼的故事”
-
日本多地發(fā)生無差別殺人事件,我使館提醒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脅他國別買中國貨
-
河北衡水中學再換校長,3年前啟動“破內卷”改革
-
全球最大礦企:全球經濟得靠中國
-
“美國把槍頂著各國腦門,誰還愿意跟它坐一條船?”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
怕談崩了,歐盟準備“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國又要領先了”
-
靠中國,加拿大發(fā)上“美國財”
-
美股再跌,特朗普: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
-
農文旅項目投資1700萬后被告知是禁養(yǎng)區(qū)?南京浦口通報
-
“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遲疑,英國成了熱門地”
-
為獲提拔,他送給中管干部張福生25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