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真普選”就是“真民主”了嗎?
關鍵字: 民主香港民主化民主派香港政改香港立法會香港普選公民提名福山民主理論【隨著香港特區(qū)立法會審議及表決政改方案的日期漸漸臨近,香港政改即將步入“五部曲”中最關鍵的階段。香港立法會針對政改方案的辯論和表決將吸引香港社會乃至世界各地的高度關注。“民主”無疑是香港政治改革的目標之一,但香港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民主”?此前,上海春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與香港中央政策研究組聯合舉辦了“政治體制比較”研討會,探討香港政改問題。本文整理自作者在研討會上的發(fā)言?!?/strong>
香港目前就“民主” 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這是涉及民主討論時的普遍現象。因為大家對民主是什么,要什么樣的民主,看法很不同。中國共產黨也贊成民主,事實上內地最近宣揚的價值觀,民主也是其中之一。香港吵得火熱的普選行政長官,也是中央超乎《中英聯合聲明》的要求而作出的承諾。但很多人非但不認同中國的執(zhí)政黨是支持民主的,更認為他們是反民主的。究竟誰對誰錯?
西方對民主的定義
西方學者和政府認可的“民主”,一定要有幾個元素。沒有這幾個東西,你怎么搞他們也不認為是民主。我總結出西式選舉民主政治體制的基本元素,概括為有“周期性的、全開放的、普及的,以零和對抗性的競爭、多數票決來決定由誰操控公權力”的一個政治制度。
選舉的零和對抗性很重要。零和這個概念挺清楚,要么是你勝,要么是我勝,沒有同時勝選的。對抗性這點,就像希拉里一出來宣布參選,共和黨就鋪天蓋地作攻擊性的反宣傳。這些散布負面攻擊性訊息的競爭手法,可能并不文明及道德,但并不違法,更已成選舉活動中的常態(tài)。選民最后用投票和多數決來定奪誰勝誰敗。這樣的“民主”,雖然是西方的定義,雖然很多人并不完全知道這些基本要求,但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全世界,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普遍接受。認清楚這定義后,我們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
在香港的爭議
現在香港的民主派說,我們一定要有“政黨提名”、“公民提名”,才是“真普選”,才符合“國際標準”。但他們很快就放棄了“政黨提名”,因為私心太露骨,社會上也沒有支持。跟著“公民提名”也不大提了,變成“真普選”就是要有“真選擇”(觀察者網注:“真選擇”系部分反對派用以“闡釋”“真普選”的口號)。
但西式民主定義里沒有“真選擇”的這項。西方的民主理論學者,或是政府也沒有將“真選擇”作為一個標準。西方民主選舉被批評最多的,也就是沒有“真選擇”。共和黨對民主黨、工黨對保守黨,對你可能是“真選擇” ,但對我可能完全不是。這不可能是個客觀標準。
美國最近對香港問題發(fā)表的報告談到這個問題時,也沒有像民主派那樣說要有“真選擇”。它談到幾點:第一,希望普選可以落實;第二,要讓多些人參加,這里沒有說“真選擇”;第三,要有競爭。西方民主理論主要建立在競爭之上,他們認為有競爭,社會上就有討論,通過不同政見的辯駁,就可讓選民作出“有訊息(informed)”(沒有說一定是“明智”)的選擇。
“真選擇”并不是制度的基本要求,只能是個政治煽動口號。競爭既然是制度的基本元素,加上制度鼓勵各利益集團及族群自由集結,進而維護及爭取各自的權益,社會分歧就必然被擴大,分裂就是必然的后果。這可解釋香港自引入開放式選舉后出現的社會現象。
很明顯,西方認為民主只有他們的一套,這套必然要有他們指定方式的選舉,才是“真民主”。這是不是必然的呢?所以談到“民主”時,要搞清楚大家談的是什么民主。
香港“保普選反暴力大聯盟”5月9日起在多區(qū)設立街站,發(fā)起“保民主,撐政改”簽名行動
被視為香港泛民中最激進的本土派在5月30日發(fā)起游行,反對政改方案??梢姟懊裰鳌痹谙愀鄣臓幾h
福山對民主的反思
西方對以競爭性選舉為核心元素的政治制度,也承認有很多問題。有些人的態(tài)度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包括福山在內的很多西方學者都開始反思。
一個另類的政治體制出現了,也促進了這方面的討論。中國的表現直迫全球第一大國,挑戰(zhàn)“西式民主”的典范和老大哥的地位。這個中國模式或道路,是否是人類社會的政治制度的另一選擇,目前言之尚早。但中國的體制及其表現已引起一些外國人的注意是事實。越來越多人想搞清楚中國的政治體系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另外一個可能的選擇。起碼想知道,它有什么可以讓西方參考和學習。這制度的比較研究和探討值得我們關注和參與。
福山提出西式(這里主要是指美國)民主目前的問題,歸納為“否決政治”、“金錢政治”、和“治理司法化”,總結為政治衰敗的原因。我認為這些分析都是表面的,只是對一些現象的觀察,對一些狀態(tài)的復述,未能說出美國的政治為何淪落成現在的樣子。但亦有學者回應這些批評,認為這些所謂“問題”,原來就是這制度設計的基本元素和要求。
事實上,西式民主體制建立在自由、平等、人權這些基本價值觀上。以競爭、多數決、權力分立、相互制約、輪替執(zhí)政等等一套機制去達到其目的。西式民主體制目前面對的問題,并沒有離開這些元素,只是對一些元素的解讀不一樣(如選舉捐獻與言論自由的關系)。故此這個評語并無不對。問題是這“行之有效”的體制,為何發(fā)展到今日出現了這些問題。答案可不可能是:過去他們的政府施政有效,表現很好,主要是因為這政治體制中的很多基本元素,根本并沒有真正或全面落實。到真正全面落實這些原則時,這體制就不靈了。
以“平等”這基本元素為例,從歷史上看,美國從立國一直到五十多年前的這百多年,都沒有真正實行自己說的那一套。美國的《獨立宣言》說“人人生而平等”,這里說的“平等”,在涉及到行使基本政治權力時,就只限于有產的男性白人。到上世紀60年代才通過了普及選舉權的法律,后面還經過5年、10年的調整運作,“平等”這元素才真正得到落實。從有產到無產、男性到女性、白人到有色人種,走了一百五十多年。到它真正落實了理論上所說的自由民主體系時,整個制度就出現不少問題了。
為什么150多年來都可以,搞到最近30多年就不行了呢?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不“平等”的時候,“普及選舉”并不“普及”,在有限選民范圍內產生的政治代表,大家雖然有分歧,但在吵鬧完后關起門來,做個買賣妥協,就辦成了事,通過了法律。而過去30、40年逐步實現了真正“平等” 后,原先的政治妥協文化就散掉了。政客的所有行為都要面向更廣大的選民群體,而這更大群體內的問題,就變成了政治體制內的矛盾。舊的一套買賣/協商政治已行不通。出現了像美國目前的政治衰敗,是應該可以預見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31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40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21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914“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評論 176最新聞 Hot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議,不然…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