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當我在法國看到辱華漫畫
關鍵字: 查理周刊辱華漫畫寒流雜志法國槍擊案伊斯蘭巴黎雜志社新聞自由穆斯林文明沖突2015年1月31日,法國華人媒體新歐洲、旅法華人戰(zhàn)報與中法科技商貿(mào)協(xié)會聯(lián)袂舉行“言論自由文化和文明價值的沖突”論壇。這是《查理周刊》遇襲和《寒流》刊登針對華人的漫畫事件之后,首度由華人舉行的相關研討活動。以下為春秋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宋魯鄭在會上的發(fā)言(有刪改),并收錄了提問環(huán)節(jié)的幾個典型問題的問答,以饗讀者。
宋魯鄭老師在“言論自由文化和文明價值的沖突”論壇上發(fā)言
《查理周刊》的做法激化了仇恨
我是研究國際關系的,國際關系關注的核心以及衡量一切的標準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和價值觀。所以這一次《查理周刊》我也是從這個角度來解讀的。
我要問的是,這種新聞自由在法國和在世界上是緩和了還是激化了法國以及整個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是減少還是增加了雙方的對立與仇恨?是增強還是進一步破壞了法國的族群融合?是縮小還是擴大了極端伊斯蘭勢力的影響?是助長還是遏制了極右勢力?
答案顯然是負面的。《查理周刊》被襲擊半個月期間,法國發(fā)生襲擊穆斯林的事件高達123起,超過2014年全年的總和。《查理周刊》復刊后,更在全球引發(fā)伊斯蘭國家的抗議。所以站在法國和西方利益的立場,從實際效果的角度,《查理周刊》的做法不值得肯定。我個人推測,等社會平靜下來后,法國政府會想辦法限制這種自由的。這種做法不僅損害國家利益也損害中間左和右政黨的利益。根據(jù)最新的民調,2017年總統(tǒng)大選,無論左派和右派由誰來競選,都落后于極右的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女士。
當然站在中國國家利益的立場,我們應該支持《查理周刊》的做法。西方和伊斯蘭社會的矛盾尖銳化,自然給中國坐收漁利的機會。美國2009年開始針對中國實行亞太戰(zhàn)略轉移,結果屢屢被拖住。這包括烏克蘭危機、中東阿拉伯之春的亂局以及伊斯蘭國的崛起。
《查理周刊》被襲擊之后,法國《寒流》又出版了關于中國的漫畫。我看了一下,認為有兩點它是越過邊線了。一是封面上的“黃禍”兩字?!包S禍”是西方殖民時期對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歧視與敵視,是完全不應該再使用的詞語。當時西方對非洲也使用了一個歧視性的詞:“negro”,這個詞現(xiàn)在西方已經(jīng)不能再用了,成為了政治正確。但為什么針對中國就仍然可以用?二是封底漫畫中國人峰擁而至搶奪法國人口中的面包也越線了,因為它宣揚仇恨和恐怖。再一個,它敢把這些中國人換成黑人或者猶太人嗎?他們不敢。但為什么就敢針對中國人?
至于怎么解決,我不贊成打官司。當年溫和派穆斯林也曾起訴《查理周刊》,但最終敗訴。我們打官司,也一樣贏不了。我建議民間要抗議,以給對方形成一種壓力,讓他們知道并不是包裝成新聞自由就可以任意羞辱中國人。另外政府也要通過外交手段施加影響。當然經(jīng)濟手段也很好,巴黎最有名的、被視為多元文化代表的鳳凰書店不就是被中國買下了嗎?
總之,即使不涉及利益,單純就事論事,我個人仍然不贊同《查理周刊》的做法。很簡單,別說兩大有積怨的文明之間,就是我們普通人之間,能用《查理周刊》這種方式對話和交流嗎?
這是我解讀的第一個層次。
新聞自由的背后是文明沖突
第二,這次事件的核心真的是新聞自由嗎?這些人是為了反對新聞自由而行兇的嗎?《查理周刊》也僅僅是因為捍衛(wèi)新聞自由而刊登諷刺漫畫嗎?我認為不是,而是反映了法蘭西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深層尖銳的沖突。
早在1985年10月,《費加羅雜志》發(fā)表了這樣一篇文章:《30年后我們還是法國人嗎?》并配以共和國女神瑪麗安娜頭戴伊斯蘭圍巾的拼貼照片。2011年1月5日,《世界報》發(fā)表的一項民意測驗表明,40%的法國人將伊斯蘭視為一種威脅。這還是中左和中右立場的報刊,極右的如瑪麗·勒龐2010年12月曾將穆斯林在街頭祈禱比稱為納粹占領巴黎。
可以說正是這種對伊斯蘭文明的恐懼,才是這次事件的真正根源。所以《查理周刊》在2006年刊發(fā)關于穆罕默德的漫畫時,還發(fā)表了一個“大家一起來反對新極權主義”的聲明。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戰(zhàn)勝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斯大林主義之后,世界要面對一個新的極權主義的全球威脅——伊斯蘭主義”?!恫槔碇芸肥前岩了固m主義當作邪惡的極權主義來反對的理念下才發(fā)表的漫畫。
把伊斯蘭主義當作極權主義在法國不是孤案,2004年萊維在他的《危險的純潔》一書中說過這樣的話:“伊斯蘭主義只是一個機制的第三種形式,前兩種是共產(chǎn)主義與納粹主義”。
所以我的結論是新聞自由背后的利益博弈才是關鍵,法國要捍衛(wèi)自己文明的未來,伊斯蘭文明要重新立足乃至取代西方。
去年十一月份我去臺灣觀摩選舉,臺灣有學者很不解地問我,為什么西方總是要刺激伊斯蘭社會?一會是電影,一會是漫畫。我這樣對他們解釋,伊斯蘭社會正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以高人口出生率為武器,以民主制度下一人一票為手段,逐步取代西方文明。所以某些西方精英,特別是控制媒體的精英,便不斷的以這種方式來刺激,試圖打破對方的溫水戰(zhàn)略。至少從目前看,還是一定程度達到了這個目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1“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08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0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5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