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姆·福迪:西方走向新的衰退,卻期望中國崩潰
最后更新: 2022-06-12 09:31:44【導讀】 中國的有利形勢再次被一些新聞媒體不惜一切代價地尋找負面因素所低估,即使他們本國的情況趨于崩潰了。中國將從這種混亂中復蘇,但西方通過他們自己考慮錯誤的政策,將再次面臨衰退。
【文/湯姆·福迪 譯/李碧琪】
西方媒體癡迷于對中國經濟進行負面報道。原因既有政治上的,也有意識形態(tài)上的??吹街袊^去 40 年的經濟飛速崛起,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期待和預設這個國家最終“一定”會失敗。當代新聞文章喜歡談論“中國奇跡的終結”,這是一個更廣泛的主題。這些過度負面的報道夸大了中國面臨的每一個潛在挑戰(zhàn)的潛在影響,然后將其推向關于與美國的地緣政治斗爭的零和結果。
然而,這種現象遠遠早于這一點。根植于冷戰(zhàn)中的自由主義優(yōu)越論或“歷史終結論”,中國的衰落長期以來一直被標榜為不可避免,并且通過章家敦2001 年的著作《中國即將崩潰》得到了最好的描述,并且現在經常被模仿。但盡管他個人被證明是錯誤的,但對于那些出于政治偏見、經常對中國前景不屑一顧的報紙來說,它仍然是一個持久的主題。最近最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時報》,它最近幾周發(fā)表了大量的負面報道,無情地為中國在疫情之下的經濟困境喝彩。
當然,現實是中國在奧密克戎疫情暴發(fā)導致上海嚴格封鎖的情況下遭受了損失,但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情況被西方主流無情地渲染,以引發(fā)對整個經濟的悲觀情緒。在做出這種批評時,各種媒體故意將其與西方的政策對比——其中許多國家完全放棄了對新冠病毒的控制措施,盡管他們繼續(xù)發(fā)生大量死亡事件(美國超過1百萬),仍然認為西方的模式是優(yōu)越的,而且他們的經濟前景顯然比中國好。動態(tài)清零政策不好,讓病毒肆無忌憚地傳播則是絕妙的。
但這些論點一點都沒有過時,特別是因為它們是基于短視主義的(就像西方整體的做法一樣),到5月,西方國家已經出現了不好的征兆。隨著全球不確定性增加,多個國家正走向新的衰退,西方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的歡呼聲非常短暫。最近,美國GDP意外下降1.4%。然后,隨著美聯儲被迫收緊貨幣政策以遏制通脹,美國股市崩盤。在大西洋彼岸,一場類似的通脹危機迫使英格蘭銀行將利率提高至 13 年來的最高水平,并明確告訴公眾經濟衰退正在逼近。這恰逢烏克蘭沖突引發(fā)的能源價格飆升。貨幣供應正在緊縮。
盡管必須考慮戰(zhàn)爭加劇的不確定性,但這場迫在眉睫的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西方對新冠疫情災難性的短視主義處理,他們因為考慮到經濟發(fā)展問題,經常試圖避免清零策略。這卻反過來導致大規(guī)模暴發(fā),而且并不一貫地實施長期封鎖(非常不受歡迎且實施無效),然后試圖通過注入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支付和過度的貨幣政策來強行促進經濟。這是由于需求不足和商業(yè)環(huán)境惡化,而后造成了通貨膨脹的浪潮,給供應鏈帶來了負擔。
美國紐約抗議通脹下房租上漲的游行(來源:美聯社)
盡管這一戰(zhàn)略讓西方國家在 2021 年開始復蘇,但鑒于此前一些國家經歷了GDP的大幅下滑,這種復蘇的經濟優(yōu)勢被夸大了,而幾乎沒有考慮到這些國家很快就會“回歸現實”,面臨前所未有的額外挑戰(zhàn)。即使到 2022年5月,很明顯大多數國家的年度GDP增長預測都被夸大了。這一波通脹的規(guī)模和持續(xù)時間是前所未有的,而美國政府多次將其稱為“暫時性”,這一誤判被證明是一個錯誤,并迫使政府收緊了他們沒有預料到的財政緊縮,造成了意想不到的不利經濟后果。換句話說,復蘇甚至在完成之前就已經步履蹣跚。
但中國不在這條船上,盡管西方自信必勝。由于中國實行嚴格、長期和一貫的動態(tài)清零政策,旨在通過先發(fā)制人地阻止疫情暴發(fā)(從2020年到2022年)來維持經濟穩(wěn)定,因此能夠不依賴極端的刺激性利率或不得不降低的利率,而維持自然的增長。中國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增長2.2%和8.1%。在沒有中斷的情況下,它的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5.5%。盡管這些政策導致的消費增長相對疲軟,但這也抵消了通脹陷阱。因此來看中國的經濟前景,是不必制定產生極端風險的經濟政策,以犧牲長期增長選擇為代價尋求短期復蘇的。所以,即使奧密克戎是一個挑戰(zhàn),中國也不必采取極端政策來擺脫這種阻礙其未來增長的局面,而中國銀行似乎已經避免了這種情況。
因此,在中國經歷動蕩的同時,西方相對而言正在進入一場新的災難。事實證明,2022年是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慘淡的一年,但西方對中國自身經濟的悲觀情緒仍然持續(xù),因為被政治偏見和對中國“不可避免的失敗”的癡迷所蒙蔽,未能看到全局。如果中國能夠在2022年繼續(xù)增長,而西方國家采取不穩(wěn)定的、緊縮與刺激性交替的財政政策,在新的衰退邊緣搖搖欲墜,那么這顯然是對優(yōu)勢而非弱點的展現和證明。
中國的有利形勢再次被一些新聞媒體不惜一切代價地尋找負面因素所低估,即使他們本國的情況趨于崩潰了。中國將從這種混亂中復蘇,但西方通過他們自己考慮錯誤的政策,將再次面臨衰退。
(本文系作者賜稿,英文原文見下頁。)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諶海濱 
-
上合+RCEP,青島的新使命是什么?
2022-06-11 19:17 觀網財經-金融 -
如何理解美國通脹再創(chuàng)新高?
2022-06-11 16:53 觀網財經-海外 -
華為發(fā)布十大發(fā)明背后:世界知識產權制度為何需要變革?
2022-06-11 16:3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美國5月CPI同比上漲8.6%,創(chuàng)40年新高
2022-06-10 21:03 美國經濟 -
專家:當前情況不同以往,建議盡快向居民發(fā)放直接生活補貼
2022-06-10 16:22 觀網財經-宏觀 -
5月社融增量2.7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億元
2022-06-10 16:15 觀網財經-宏觀 -
劉國恩:警惕疫情帶來的不平等,高低學歷人群出現顯著分化
2022-06-10 16:12 觀網財經-宏觀 -
四部門發(fā)文制止“天價”月餅等現象,堅持月餅大眾食品屬性
2022-06-10 15:40 觀網財經-消費 -
去年新增城鎮(zhèn)人口創(chuàng)26年新低,鄉(xiāng)村人口70年來首次低于5億
2022-06-10 15:20 觀網財經-房產 -
寧德時代否認“期貨投資損失”傳聞
2022-06-10 12:52 觀網財經-汽車 -
中芯國際:美法院裁決,全部駁回對公司的民事訴訟
2022-06-10 11:1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英外相抗議赴烏參戰(zhàn)英國人被判死刑,被懟:你才是罪魁禍首
2022-06-10 11:14 烏克蘭之殤 -
5月CPI同比漲2.1%,PPI漲6.4%
2022-06-10 10:21 觀網財經-宏觀 -
重復質押,華南華東多個鋁錠倉單融資爆雷
2022-06-10 08:58 觀網財經-金融 -
陳睿:疫情對B站基本面沒有影響,將加速商業(yè)化
2022-06-09 22:3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螞蟻集團:目前沒有啟動IPO的計劃
2022-06-09 20:1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大疆入局,五菱汽車要“上天”?
2022-06-09 19:19 觀網財經-汽車 -
證監(jiān)會:沒有進行螞蟻集團重啟上市評估和研究工作
2022-06-09 18:57 觀網財經-金融 -
商家促銷自救、用戶謹慎下單,這屆618更理性
2022-06-09 17:3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阿里被曝滾動式裁員,“畢業(yè)”后的他們在脈脈里“抱團取暖”
2022-06-09 17:21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