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扇觀經:德國副總理炮轟沙特背后 沙特野心與德國戒心激烈碰撞
關鍵字: 沙特沙特的野心德國德國的戒心石油德國副總理瓦哈比瓦哈比主義伊斯蘭國ISIS極端主義薩勒曼國王“我們必須向沙特澄清的是,袖手旁觀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在12月5日接受《圖片報》采訪時,德國副總理西格瑪·加布里爾極其罕見地將炮火直接對準了沙特。
12月5日,德國《圖片報》對加布里爾進行了專訪
加布里爾在采訪中,更是將目標劍指沙特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瓦哈比主義:
“全世界的瓦哈比清真寺都是由沙特資助的。許多來到德國的伊斯蘭極端分子恰恰就受這些清真寺的影響?!?/span>
加布里爾這一表態(tài)極為不同尋常,這是因為他的身份不僅是德國政府內閣閣員(他同時兼任德國經濟部長——觀察者網注),他同時也是聯邦議會中第二大黨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黨魁。
德國社民黨系中左翼政黨,目前在德國聯邦議會占據193個席位,系第二大黨派
雖然比起政府的公開聲明,媒體專訪的場合固然顯得不是那么正式,可加布里爾的重磅身份擺在那里。隨著土耳其公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后,中東局勢愈發(fā)變得撲朔迷離。
正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歐洲與沙特皆為美國盟友,只是別忘了:盡管“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顛撲不破,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卻未必正確。在美國與沙特之間,老歐洲卻無奈地承受著難民問題與本土恐襲威脅的雙重壓力。
在其中,沙特的國家官方意識形態(tài)——瓦哈比主義便成了德國人,乃至歐洲人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心結。
不斷輸出的瓦哈比主義
沙特尊奉帶有強烈原教旨色彩的瓦哈比主義,并借由資助清真寺的修建來輸出這種思想——其實本不是什么秘密。只不過即便在難民問題日益嚴重困擾歐洲的今天,沙特仍然不斷見縫插針在歐洲擴大其宗教影響力。這些行為最終徹底惹惱了德國人。
沙特至今仍不愿意站出來收留敘利亞及北非難民(海灣國家均未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不過這并不妨礙其火上澆油的舉動。9月份,出于“人道主義考慮”,沙特竟然主動向德國提議,將為在德國建造200座清真寺提供資金支持,以便這些來到歐洲的穆斯林難民能夠在“靈魂”上有一個棲身之所。
沙特的這一舉動在德國乃至全歐洲都引發(fā)了軒然大波。德國執(zhí)政黨之一——基社盟黨首安德里亞·邵伊爾毫不留情地指出,沙特的這一行為顯得十分諷刺,這是因為沙特在也門地區(qū)打擊胡塞武裝的強勢軍事行動,恰恰就造成了眾多難民的流離失所。
基社盟主席邵伊爾
“不,事情實際上更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穆斯林的兄弟會。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又在哪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晽
-
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