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楚楚:強硬保守派上臺幾無懸念,伊核問題能否繼續(xù)談判?
最后更新: 2021-06-02 09:39:11【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楚楚】
5月25日,伊朗內政部宣布,共有7位報名參選者獲得候選人資格。伊朗新一輪總統(tǒng)選舉的步步逼近,牽動著世界的神經。特別是在維也納“伊核會談”進入最后沖刺的關鍵時刻,各方擔心,即將到來的伊朗選舉會給原本艱難的核問題談判再添變數。
毫無懸念的選舉?
如果用一個短語來概括時下德黑蘭公布的候選人名單,“萊西和他的陪跑團”或許不為過。
按照政治派系劃分,7人中,伊朗司法總監(jiān)易卜拉欣·萊西與賽義德·賈利利、穆赫辛·雷扎伊、阿米爾·侯賽因·加吉扎德·哈希米與阿里禮薩·扎卡尼同屬強硬保守派陣營,其中萊西作為最高領袖的親密心腹與人氣鼎盛的反腐健將,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
伊朗大選“7人名單”。圖片來源:京報網
其余兩位候選人中,前副總統(tǒng)穆赫辛·邁赫拉利扎德出身自由改革派陣營,但此人并非該陣營的熱門人選,在2005年的總統(tǒng)初選中,他曾以4.4%的支持率排在末位。而伊朗央行行長阿卜杜勒納賽爾·赫馬提并無明確的派系身份,可謂無依無靠,在選戰(zhàn)開場不久就遭遇打擊。5月30日,伊朗政府借口“參加競選活動影響本職工作”解除了赫馬提的央行行長職務。
由于伊朗選舉的候選人“準入”名單尚待最終敲定,未來數日,新人加入名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倘若當前版本的候選人名單成為定局,則意味著此次選舉將注定會懸念寥寥。目前看來,相較于選舉結果本身,本屆選舉的過程似乎看點更多。
誰擋了誰的路?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fā)以來,伊朗形成神權與共和政治混合的獨特制度。盡管伊朗也具有總統(tǒng)、議會和最高法院三權分立的架構和外形,而且總統(tǒng)和議會均為民選產生,但在三者之上,伊朗設立終身制的宗教領袖為最高領導人,由該國最高教法學家擔任。
同時,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組織之外,還有一套與之并行、由教法學家集團主導的權力機構,包括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國家利益委員會及司法總監(jiān)等實權部門,負責監(jiān)督與制約總統(tǒng)、議會和最高法院。其中,一半成員由最高領袖指定的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手握審查選舉候選人、解釋憲法與駁回伊斯蘭議會法案等關鍵權力。
在伊朗,能夠左右政局的主要是三股力量,按照其對待美國的立場、對待霍梅尼時代政治經濟路線的態(tài)度、以及同教法學家集團的親近程度,可以劃分為自由改革派、溫和保守派與強硬保守派。
其中,自由改革派對內主張修正霍梅尼路線,希望減少宗教對公共生活的影響,并試圖推動自由化改革,對外采用實用主義政策,主張淡化伊斯蘭主義的因素,試圖推動與西方國家和解。
保守派總體上對內主張堅守霍梅尼路線與教法學家治國,對外反對西方霸權,外交政策深受伊斯蘭主義的影響。按照態(tài)度的強硬程度與采取的政治手段,保守派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溫和保守派與強硬保守派。一些溫和保守派政客主張在自由改革派與強硬保守派之間尋找中間路線。
近三十余年來,各政治派別在伊朗的競選擂臺上激烈角逐,例如2005年的多強爭霸就是以戰(zhàn)況慘烈著稱。因此,即使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制度,但由于長期以來,該國的議會與總統(tǒng)選舉競爭性較強,不少學者甚至將伊朗列為“中東地區(qū)民主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
耐人尋味的是,今年的總統(tǒng)選戰(zhàn)中,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肆意動用手中大權,很大程度上導致最初多達592人的申請參選者僅剩7人。
更重要的是,委員會在資格審查中費盡心機,通過針對特定候選人“量身定做”篩選標準的方法,讓最有實力同萊西一較高下的勁敵在競斗開始之前就黯然退場。委員會聲明,只有年齡在40至75歲之間,未曾有違法犯罪記錄的申請者有資格參選。上述規(guī)定讓現年39歲的伊朗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賈赫羅米、有過牢獄之災的自由改革派熱門候選人塔扎德“自動出局”。
一同被迫下場的還有自由改革派代表人物、第一副總統(tǒng)賈漢吉里,以及溫和保守派代表人物、前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軍官與前議長拉里賈尼。經過一番操作,溫和保守派無人進入候選人名單,自由改革派僅一名“二梯隊選手”獲得參賽資格,而強硬保守派陣營此次有5人榜上有名,占據候選人的70%。
由此看來,此次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大有“力挺強硬保守派上臺”的架勢。無怪乎魯哈尼向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強勢呼吁,有必要恢復一些參選人的競選資格,否則選舉將失去合法性。
大選影響幾何?
事實上,在選前將熱門對手淘汰出局從而左右選情,是中東許多國家的慣用套路。值得關注的是,為何與過去相比,此次伊朗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格外任性?6月18日花落誰家究竟有多重要?此次大選的結果將會給伊朗的內政外交帶來何種影響?
近幾年,美國持續(xù)向伊朗“極限施壓”,加上此前國際油價長期走低,及近期新冠疫情的負效應逐漸凸顯,深受多重打擊的伊朗國民經濟凋敝不堪,不斷加劇的民生困境致使伊朗政權的誠信與合法性備受質疑。
最令掌權的伊朗教法學家集團擔心的是,最高領袖與神權政治的“神圣光環(huán)”日益暗淡。自魅力領袖霍梅尼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來,在很長的時間里,即便伊朗的治理績效不盡如人意,人們也多半會將抗議的矛頭指向某些政府官員,而非最高領導人或者神權政體。然而,新時期成長起來的伊朗年輕一代對伊斯蘭革命缺乏思想共鳴,對宗教領袖的敬畏之心也較為有限。
去年年初,在伊朗承認無意中擊落了一架烏克蘭客機后,許多大學生參與抗議活動,且高調喊話哈梅內伊引咎辭職。最近幾周,亦有伊朗民眾抵制選舉,并在推特上設置“不要伊斯蘭共和國”的主題標簽。
在此背景下,教法學家集團亟需通過改善經濟民生增強自身的執(zhí)政合法性。而伊朗提振經濟的關鍵,就在于達成核協(xié)議,讓美國徹底解除對伊制裁。
說到底,哈梅內伊才是伊朗的最高決策者,核談判的結果不大會因為總統(tǒng)換人而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不過,有望成功的伊朗核協(xié)議具體在什么時間點達成,則另有玄機。倘若在自由改革派領導人魯哈尼任上的最后時刻,伊朗核談判取得顯著突破,或將有助于自由改革派陣營擴大選民基礎。
哈梅內伊發(fā)表意見支持總統(tǒng)大選資格審查結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強硬保守派而言,倘若力保本派“種子選手”摘取總統(tǒng)桂冠,并放慢核談判腳步,確保談判在新總統(tǒng)執(zhí)政時期歷經一波三折而最終成功,將為該派及其背后的教法學家集團增色不少。這也是當前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竭力出手清除對手的重要原因。
總之,無論誰當選,維也納談判的遠期前景都不會有多少改變。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萊西成功勝選,則意味著未來強硬保守派及其背后的教法學家集團將在伊朗政壇一家獨大。
從近期中東各國對伊朗選情的報道來看,未來的選戰(zhàn)花落誰家并不引人關注,但選前的種種波瀾讓各國擔心,此次憲法監(jiān)督委員會不顧各方質疑的高調動作,似乎意在為現年82歲且身患癌癥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做權力交接、平穩(wěn)過渡的準備。因此,對于沙特、土耳其、以色列等中東大國而言,比選舉本身更具懸念的,似乎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后哈梅內伊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自日前伊朗總統(tǒng)候選人名單公布后,美國的政界集體沉默,凸顯出以“民主外交”著稱的拜登政府在中東事務上有心無力,也表明所謂的“人權”與“民主”更像是美國的政治工具,而非政策立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巴基斯坦正式發(fā)布本地灌裝中國康希諾新冠疫苗
2021-06-02 09:07 巴鐵 -
“日本為何還沒生產出新冠疫苗?”
2021-06-02 08: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瑞典首相:必須深究美國監(jiān)視事件
2021-06-02 07:02 -
美國新增確診19156例、死亡520例
2021-06-02 06:53 美國一夢 -
蒙古外長:地處中俄之間非常安全,沒必要加入集安組織
2021-06-01 23:16 中俄關系 -
美國應該發(fā)生“緬甸那樣的政變”?他否認了
2021-06-01 23:07 美國政治 -
一夜夷平“黑人華爾街”!這場種族屠殺,美國掩蓋了100年
2021-06-01 23:04 美國一夢 -
征兵廣告被批把美軍變“娘”?美防長懟:小心被中俄利用
2021-06-01 22:55 美國政治 -
科興疫苗也被列入世衛(wèi)“緊急使用清單”
2021-06-01 22: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聊人權可以啊,咱聊聊沖擊國會山吧”
2021-06-01 22:26 涼戰(zhàn) -
碰瓷營銷?韓劇稱堅持“觀眾至上”,隨即刪除所有中國廣告
2021-06-01 19:29 -
一天修訂11萬!秘魯成全球疫情死亡率最高國家
2021-06-01 18: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澳大利亞人民又"站起來了"?
2021-06-01 18:16 -
印度近3000名醫(yī)生罷工,要求感染新冠后可獲免費治療
2021-06-01 18:02 印度驚奇 -
美國扣押伊朗油輪賣掉船上200萬桶原油,獲利1.1億美元
2021-06-01 17:50 美國經濟 -
“世界各行各業(yè)依賴中國,這一改變影響巨大”
2021-06-01 17:33 -
首個批準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又宣布一件大事
2021-06-01 16: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舊金山一男子反抗亞裔女警執(zhí)法,曾揚言“殺死亞裔”
2021-06-01 16:03 -
匈牙利外長:凍結中歐投資協(xié)定進程不符合歐洲利益
2021-06-01 15:39 一帶一路 -
邁阿密3名槍手朝人群無差別射擊,致2死21傷
2021-06-01 15:38 美國槍擊案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