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鼎新:中國大一統(tǒng)的歷史根源
關鍵字: 趙鼎新大一統(tǒng)中國大一統(tǒng)的歷史根源中國儒家文化中國統(tǒng)一基礎羅馬帝國分裂中國的大一統(tǒng)局面是怎么得以維持的?
秦朝在始皇帝統(tǒng)一中國15年后就走向崩潰。但是,秦朝所建立的大一統(tǒng)帝國模式卻成了今后兩千多年中國社會的主流歷史形態(tài),即使是南北朝時代的長期分裂和儒學式微也未能徹底打破這一狀態(tài)。中國的大一統(tǒng)局面是怎么得以維持和發(fā)展的呢?這兒我想就這一問題作出回答。
我的分析將從古代帝國所面臨的一個共同困境入手——有限的運輸能力和交通手段一直是古代帝國所需面對的一個重大約束條件。面對這一問題,古代帝國采取過以下對策:
第一,通過軍事威懾和外交手段迫使周邊的部落領袖向中央政權效忠,雖然效忠后當?shù)氐恼稳匀挥傻胤讲柯漕I袖自治管理。
第二,通過強制周邊部落的領袖把他們的兒子送往中央作為人質(zhì),以加強對周邊的控制。以上兩種方法有著共同的弊病,那就是一旦中央政權走向衰落,周邊的貴族馬上就會"樹倒猢猻散",甚至是轉(zhuǎn)而效忠于敵國,從而加速帝國的垮臺。當年周武王克商,牧野之戰(zhàn)商朝一日而亡,其背后就是這一原因。
古代帝國的第三個常用控制手段就是向周邊地區(qū)派出特使或官員,對其進行直接控制。這一方法當然比起前兩種方法有效。但是,在通訊和控制極其不便的情況下,我們不能保證派出人員不與地方勢力勾結(jié),甚至經(jīng)營獨立王國,造成尾大不掉。
因此,為了提高對帝國遼闊國土的管理能力和減低控制代價,古代帝國的下一步發(fā)展就是形成統(tǒng)一的精英文化,甚至是精英的認同感。以文化的同質(zhì)性來彌補直接控制能力的不足。羅馬帝國的發(fā)展就達到了這一境界。在羅馬帝國的成熟期,羅馬各省的貴族都在露天劇場中看奴隸角斗,在羅馬浴池洗澡,享受著相似的世俗生活,有著一定的認同感。
羅馬斗獸場(圖/視覺中國)
一般來說,一個帝國會同時運用以上四種方法對周邊地區(qū)實行控制,但是成熟的帝國主要會運用第三、第四種方法,而較為原始的帝國依賴的主要是第一和第二種方法。
中華帝國的政治控制手段也不外乎于以上四種。但是,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這些控制手段的發(fā)展卻也展示出了自己的特殊性并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西周建立之初,其統(tǒng)治者面臨來自宗室成員和商朝舊勢力的嚴重威脅。對此,周初的統(tǒng)治者采取了兩個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的創(chuàng)舉性對策。
第一,為了與商朝遺民達成和解,周的統(tǒng)治者聲稱他們推翻商朝的舉動具有正義性:商王因其暴虐的統(tǒng)治而喪失了天命,周則是天命的合法繼承者。"天命觀"在其出現(xiàn)時有著強烈的宣傳性質(zh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中國政治思想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被后世所標稱為儒家的學者將天命思想加以系統(tǒng)化,此后,該思想體系逐漸被神圣化并最終成為中國帝制時代王朝合法性的基礎論述。但是,"天命觀"的背后卻暗含著"造反有理"的思想,即人民有權推翻不稱職的統(tǒng)治者。中國歷史上難以計數(shù)的農(nóng)民起義無一例外都帶有這一觀念的胎記。
第二,接受了商王朝一日而亡的教訓,西周的統(tǒng)治者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型的帝國形態(tài);他們不再在占領土地上樹立自己的傀儡,而是派遣王室成員到各戰(zhàn)略要地建立邦國,并建立了一套復雜的禮儀系統(tǒng)對各邦國諸侯進行控制。西周統(tǒng)治者的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手法不但加強了其對周邊地區(qū)的有效控制,更為重要的是它還深化了血緣關系在中國政治中持續(xù)的重要性,為儒學的產(chǎn)生提供了基礎。
西漢時,經(jīng)漢武帝的推崇,由董仲舒等多人改造而成的"官方儒學"上升為政治顯學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此后兩千多年中國的政治形態(tài)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儒法國家",即一個奉儒家學說為合法性基礎,同時采用工具主義的法家作為御民之術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國家。
漢武帝影視資料圖
在這一政治體制中,皇帝被神圣化為"天子",而"天命"的解釋權則掌握在從知識精英中選任的儒士型科層官僚手中。這一政治體制在國家政權與儒家精英之間建立了一個相互依賴的共存關系,為國家的統(tǒng)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礎,為臣民的生活提供了道德準則,在社會精英層面上維持了一個同質(zhì)性的文化,為社會下層群體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從政入仕的機會。
我在以下的分析中想要指出的是,官方儒學的產(chǎn)生給予了帝國的精英統(tǒng)一的文化和認同感,彌補了帝國控制能力的不足,這就是大一統(tǒng)局面在兩千多年中能得以維持的關鍵。
- 原標題:趙鼎新:中國大一統(tǒng)的歷史根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5-17 16:05:48
-
商王朝不能只用“奴隸社會”來概括
2018-05-16 07:37 考古 -
一本日記,給你看反清復明的秘聞
2018-05-12 09:04 -
明朝閉關鎖國,是一種進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讀 -
美國轟炸我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19周年,我們不會忘記!
2018-05-08 12:09 中美關系 -
這幾個可能是被人誤解最多的成語
2018-05-08 07:52 趣讀 -
中國歷史,至少有三千年與運河有關
2018-05-05 08:39 -
情侶裝最早起源于宋代?為啥古代穿衣講究多?
2018-05-04 07:26 趣讀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到今天很多國家都不懂
2018-05-02 07:39 -
中國將用法律告慰2000萬英烈在天之靈
2018-04-27 15:23 捍衛(wèi)英雄 -
奠基:共和國前30年與改革開放40年
2018-04-26 08:52 改開40周年 -
元代就有水力紡紗機,卻曇花一現(xiàn)
2018-04-25 10:00 大國工匠 -
一分鐘帶你回顧改革開放前的故事
2018-04-24 10:00 觀天下講壇 -
張獻忠寶藏考古發(fā)掘結(jié)束:蜀王金寶國內(nèi)首次現(xiàn)身
2018-04-20 16:48 考古 -
英國攝影師拍的清朝美女!150年來首次公布
2018-04-18 15:54 趣圖集錦 -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人家還會跳墻呢
2018-04-17 09:10 趣讀 -
這檔節(jié)目怕是失了智,竟說“侵華日軍對故宮秋毫無犯”
2018-04-16 15:23 -
在明朝,麒麟不止是祥瑞,還是外交媒介
2018-04-12 15:30 趣讀 -
英拍賣行拒撤拍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 文物局強烈譴責
2018-04-10 13:20 考古 -
《新聞聯(lián)播》用了6分多鐘來緬懷他
2018-04-06 09:44 -
為什么中國會成為這樣的中國?
2018-04-03 10:00 憲法與政治
相關推薦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93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64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3最新聞 Hot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白宮已接近批準”,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關稅還念念不忘:我說的話,安倍秒懂
-
“沒有美國這么對朋友的!但…”
-
連企鵝都不放過!特朗普向無人島征稅10%
-
美媒感慨:面對特朗普威脅,中國毫不退縮
-
美對等關稅清單竟將臺灣列為“國家”
-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
遼吉蒙2024年常住人口總量繼續(xù)下降,出生人口略回升
-
比歐盟少一半,英國樂了
-
這個時候,澳企緊急喊話:必須對華合作,這是當務之急
-
四川省委原常委崔保華,被逮捕
-
特朗普私下放風?白宮、馬斯克雙雙否認
-
新疆68歲退休廳官被查,曾是百萬大V
-
“這是印度的一個重大轉(zhuǎn)變”
-
以色列突擊取消所有對美關稅,仍然領了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