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當美國開始講“對等”時,就是要“不對等”了
最后更新: 2025-02-14 13:59:02【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周德宇】
2月13日,特朗普簽署了一份總統(tǒng)備忘錄,提議征收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聲稱要根據(jù)對等的原則來對世界各國的產(chǎn)品征收關稅,而不是一刀切地征收普遍關稅。
不過,“reciprocal”這個說法是有迷惑性的,因為很多時候這個詞會翻譯成“互惠”,會讓人以為這種關稅是可以談判達成互利雙贏的。但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對等關稅,無非是另一種威脅的手段,只是包裝了一下。
畢竟說到底,什么才算“對等”,那是美國自己說了算的,同時也是可以靈活定義的。從特朗普自己撕毀親手簽訂的美加墨協(xié)定就可以看出來,只要不達到目的或不讓自己贏得徹底,那就永遠可以視作是自己受了委屈,這是一種“不對等”。
至于這個“對等關稅”究竟會是個什么東西,我們可以從歷史上找到一些啟示,特別是從特朗普最推崇的美國19世紀末的總統(tǒng)麥金萊說起。
美國總統(tǒng)麥金萊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搞貿易戰(zhàn)和高關稅跟麥金萊有關,特朗普經(jīng)常自稱的“關稅俠”(Tariff Man)這個說法,就是來自于當年極力鼓吹高關稅的麥金萊。特朗普也一直把麥金萊在議員時期推動的1890年“麥金萊關稅法案”,視為自己關稅政策的模板。
而值得注意的是,1890年的“麥金萊關稅法案”,雖然其主旨是通過高關稅來保護國內相關產(chǎn)業(yè),但也是美國關稅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對等(reciprocal)”的概念。在法案中有一個“對等條款”,賦予了美國總統(tǒng)一定的權力,根據(jù)“對等”原則來和其他國家談判關稅。麥金萊在當時是反對這一條款的,但在時任總統(tǒng)哈里森和國務卿布萊恩的支持下,這一條款最終被加入到了法案里。
這個“對等條款”的初衷,一方面是提供一個降關稅的空間,是一種對民主黨低關稅訴求的妥協(xié),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談判來降低其他國家的關稅,從而為美國產(chǎn)品出口他國,特別是出口到拉美各國,提供有利條件。
然而這個對等條款,在實踐中仍然是貿易戰(zhàn)和保護主義的工具。“麥金萊關稅法案”并不是賦予總統(tǒng)降關稅的權力,而是加關稅的權力。這個對等的方式不是說兩國國家通過談判一起降關稅,而是通過加關稅的方式來逼迫對方國家來降關稅。
美國19世紀(1800?1899年)關稅稅率變化 伍山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以美國重商主義形態(tài)演變?yōu)榫€索
比如對于當時的拉美國家,美國就認為雙方的關稅并不對等,所以威脅拉美國家降低針對美國產(chǎn)品的關稅,否則就提高對拉美國家的產(chǎn)品關稅。但當時的美國和拉美國家都是對工業(yè)制成品征收高關稅的,在這一點上并沒有區(qū)別。但是為了保護本國制造業(yè)的票倉,哈里森政府威脅對來自拉美國家的原料加稅,來逼迫拉美國家降低對美國制成品的關稅。
在這一條款的幫助下,當時的哈里森政府很快就在不降關稅的情況下,逼迫一些國家降低了對美國的關稅,主要都是拉美國家。對于這些經(jīng)濟和軍事上沒有什么抵抗能力的軟柿子國家來說,簽訂不對等的條約,已經(jīng)是他們能爭取到的最“對等”的待遇了。
對于很多小國來說,美國關稅上的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是致命的。比如夏威夷王國在1876年和美國簽署了“對等”條約,降低美國產(chǎn)品的關稅來換取向美國以優(yōu)惠條件出口蔗糖,從此成為美國的經(jīng)濟附庸。而當1890年美國降低了來自所有國家的糖的關稅時,面對其它國家的競爭,大量出口蔗糖的夏威夷王國馬上就陷入到了經(jīng)濟衰退,并進而引發(fā)了政治混亂。夏威夷的美國人借此在1893年推翻了王室,并且在幾年后直接把夏威夷變成了美國的第五十個州……
考慮到特朗普現(xiàn)在天天盤算著靠關稅的經(jīng)濟威脅來吞并加拿大和格陵蘭,上面的歷史故事是不是看起來挺眼熟的?
為什么特朗普這么推崇麥金萊和高關稅,因為他從中得到的啟示是這樣的:19世紀末是美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一的時期,是美國工業(yè)和出口崛起的時期,也是美國對外擴張走向世界舞臺的時期。而美國為什么當年能夠實現(xiàn)這些成就?一定和麥金萊推動的高關稅有關。
不過,做因果分析,最忌諱的就是把相關性當成因果性,把時間先后當成前因后果。
不論特朗普實際上如何理解麥金萊關稅,這個關稅在歷史上的效果都比他所描述的要復雜很多。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從今天的視角看過去,往往都會有一點刻舟求劍的成分,因為歷史上的很多情境和今天大不一樣。
比如1888年的“關稅大辯論”時,麥金萊等政客們最關心的還不是什么產(chǎn)業(yè)問題,而是政府盈余問題。因為當年的美國政府規(guī)模非常小,而內戰(zhàn)后的高關稅帶來了太多政府花不掉的錢,所以兩黨都認為應該減少政府收入來減輕對民眾的稅收負擔。民主黨認為只要減少關稅就可以減少財政收入,而共和黨認為減少關稅會增加進口,從而增加整體財政收入,因而應該通過繼續(xù)加高關稅來解決問題……
在政府普遍赤字的21世紀,這樣的關稅討論是很難出現(xiàn)在當代國家的。不過沒過幾年,隨著1893年經(jīng)濟危機的到來,政府盈余就迅速萎縮,再也不是個問題了。而且19世紀末美國還在實行金本位,而且當時剛好還受制于黃金的短缺,正在遭受通貨緊縮。因此麥金萊關稅雖然確實增加了民眾的生活成本,但也并沒有帶來普遍的高通脹。
所以特朗普之所以會頻繁宣稱關稅可以替代所得稅,關稅不會帶來通脹,跟這段19世紀末的特殊歷史時期很有關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想給特朗普露一手,但臺企很焦慮:當初大陸說斷就斷了…
2025-02-14 13:5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馬斯克動手了,“美國國稅局危!”
2025-02-14 13:42 美國政治 -
對抗馬斯克調查!美國14州檢察長起訴DOGE
2025-02-14 13:35 -
國防部:澳方侵權挑釁,還惡人先告狀
2025-02-14 13:25 -
妥善管控分歧,實現(xiàn)合作共贏
2025-02-14 13:24 -
特朗普當面施壓:你收多少稅,我就收多少
2025-02-14 12:1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沒完沒了:想拉中俄,一起限制核武
2025-02-14 11:36 -
“在印尼乃至全球,沒了中國,西方企業(yè)活不下去”
2025-02-14 11:25 能源戰(zhàn)略 -
風擋玻璃突發(fā)故障,魯比奧專機被迫返航
2025-02-14 11:19 航空航天 -
墨西哥威脅谷歌:不改就起訴
2025-02-14 10:57 -
“對特朗普內閣,臺灣押錯了寶”
2025-02-14 10:17 臺灣 -
時隔近一月,蘋果、谷歌重新上架TikTok
2025-02-14 09:56 -
他又來:我美國那么牛的公司,芯片生意全被臺灣搶了
2025-02-14 09:4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可以賣印度F-35
2025-02-14 08:54 -
特朗普:蘋果在中國造,這次不給豁免了
2025-02-14 08:2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涉TikTok,特朗普又“畫大餅”
2025-02-14 08:19 -
特朗普揚言:金磚敢“?;ɑ睢保?00%關稅
2025-02-14 08:04 -
黎巴嫩拒絕!“美方應確保以軍按期撤離”
2025-02-14 07:48 -
王毅會見英外相:深入闡述港臺問題立場
2025-02-14 07:41 中國外交 -
特朗普:希望俄羅斯重返G7
2025-02-14 07:27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51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評論 180“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173“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
特朗普發(fā)聲:勒龐這事很大
-
“波音飛船性能出色,下次還會乘坐”
-
哈佛,也遭“清算”
-
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開展聯(lián)合演訓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
勒龐被定罪,不能競選法國總統(tǒng)了
-
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
日本再發(fā)警告:若發(fā)生,或致近30萬人遇難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jīng)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