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棱鏡事件揭秘者斯諾登爆料稱美國政府長期入侵中國網絡
分享到:關鍵字: 斯諾登棱鏡斯諾登事件棱鏡事件入侵網絡秘密監(jiān)聽項目美國入侵中國網絡美國國家安全局頭條觀察者頭條美國“棱鏡事件”持續(xù)發(fā)酵,監(jiān)聽項目揭秘者斯諾登昨天爆料稱,美國政府入侵中國內地和香港網絡至少有四年。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日更是披露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已成功滲透中國網絡,長達15年,并獲得了有關中國國內所發(fā)生的“最好的、最可靠的情報”。這給正舉著互聯網安全大棒,準備給中國教訓的美國“難堪的一擊”。美國的形象從“黑客受害者”瞬間蛻變?yōu)閵W威爾名著《1984》中監(jiān)視一切、無孔不入的“老大哥”。已經因班加西事件、國稅局打擊異己、聯邦司法部干涉新聞自由等丑聞焦頭爛額的奧巴馬,甚至不得不為美國政府作道德辯護。
美國秘密監(jiān)聽項目“棱鏡”的揭秘者斯諾登此前暫避香港,但10日退房“失蹤”。就在外界猜測紛紛時,12日,斯諾登再度“現身”,接受香港《南華早報》一個小時的采訪,透露美國政府長期入侵中國網絡。
《南華早報》文章稱,斯諾登公布最新證據,表示美國政府入侵中國網絡至少有四年時間,美國政府黑客攻擊的目標達到上百個,其中還包括學校。不過,斯諾登所掌握的材料中,尚無證據顯示美國政府入侵過中國軍方的系統(tǒng)。
黑客的方式通常是透過入侵巨型的路由器,然后一舉入侵成千上萬的電腦,無需一一入侵個別電腦?!赌先A早報》表示看過斯諾登提供的最新證據,但不予置評。
定制入口組織入侵中國網絡15年
美國國家安全局并不只有“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斯諾登所稱的美國政府入侵中國網絡行為,很可能就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定制入口組織”(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又譯“獲取特定情報行動辦公室”)進行的,而且時間比斯諾登所知、所透露的更長,達到15年之久!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日披露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個被稱為“定制入口組織”的秘密機構。在過去15年時間里,“定制入口組織”已成功滲透進入中國計算機及電信系統(tǒng),獲得了有關中國國內所發(fā)生的“最好的、最可靠的情報”。
“定制入口組織”成立于1997年。雖然同國家安全局大多數機構一樣,位于馬里蘭州米德堡的總部內,但其辦公區(qū)域被單獨隔離開來。甚至很多國家安全局成員都不知道“定制入口組織”的存在。
“外交政策”網站說:“國家安全局幾乎沒有官員能完全獲得定制入口組織的信息,因為其從事的工作非常敏感,如果要進入工作區(qū)域,還需要接受特別的檢查。通往其現代化工作中心的大門由武裝警衛(wèi)守衛(wèi),如果要進入這扇鋼鐵大門,必須在鍵盤上輸入正確的六位數密碼,而且還有一臺視網膜掃描儀,確保只有那些經過特別檢查的人才能通過這道門。”
在過去十年,定制入口組織的名字僅在出版物中出現過幾次。少數幾個敢于探詢的記者都被高級官員禮貌而堅決地警告過:不要報道定制入口組織,以免影響它正在開展的業(yè)務。
國家安全局前官員稱,定制入口組織的任務非常簡單:偷偷潛入國外目標的計算機及電信系統(tǒng),破解密碼,解除保護目標計算機的電腦安全系統(tǒng),盜走存儲在計算機硬盤上的數據,然后復制所有的信息及數據后,通過電子郵件及短信發(fā)送系統(tǒng)進行傳輸,達到收集情報資料的目的。
定制入口組織還負責搜集情報,以便在總統(tǒng)下令發(fā)動攻擊時,美國有實力以網絡襲擊來破壞外國的計算機和通信系統(tǒng)。美國網絡司令部將負責發(fā)動此類網絡攻擊。
2009年奧巴馬任總統(tǒng)時,定制入口組織已是美國情報界的“后起之秀”。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官員稱:“這個機構已經自成一家,他們能到情報界別人去不了的地方,弄到別人弄不到的東西。”
“中國政府確實知道定制入口組織的活動”
美國“商業(yè)內幕”網站11日調侃稱,“這聽起來很熟悉吧,因為這同樣也是美國網絡公司Mandiant指責中國對美國進行網絡攻擊所采用的手法”。
有消息稱,定制入口組織已是美國國家安全局信息情報理事會最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超過1000名軍隊及民間的計算機黑客、情報分析家、目標定位專家、計算機硬件及軟件設計師、電氣工程師等,黑客們每周7日、每日24小時輪班。
“外交政策”稱,定制入口組織現在變得如此重要,實際上不可能再繼續(xù)隱藏。文章稱,中國政府確實知道定制入口組織的活動,還威脅公布證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黃澄清此前就曾表示,“如果想指責美國,我們有大量證據,但這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外交政策”據此推測,在“習奧會”上,奧巴馬不可能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向中國強烈施壓。“就如同玩牌高手那樣,當你的對手知道你手中的牌時,你能押注的僅僅是運氣。”
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繼續(xù)發(fā)酵,斯諾登舉證說美國政府長期入侵中國網絡
揭秘者斯諾登避難香港成中美難題?
美國炒作中國網絡攻擊話題已有多時,成為中美關系間新的陰影。斯諾登揭秘“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爆料美國政府入侵中國網絡等,不僅給美國政府“難堪的一擊”,他避難中國香港,也成為中美關系的新考驗。
中美之間早已香港特區(qū)政府新聞處表示,美國方面尚未提出任何引渡要求,該工作人員稱,“我們不會評論個別案件,所有個案均會按特區(qū)法例處理”。正在美國訪問的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被問到斯諾登事件時也說,不評論個別案件。至于如果需要引渡斯諾登回美國,特區(qū)政府會如何處理,他表示,現在已有相關的法律及程序。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美國監(jiān)控項目泄密者命運或取決于北京”。報道說,香港與美國存在引渡協議,該協議是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之前在北京的參與下談判達成的。在談判中,中國政府在協議中加入了一個條款,即如果引渡請求影響了中國國防、外交或核心的公共利益或政策,中國中央政府有權否決引渡請求。“美國之音”11日提出質疑:引渡協定保護政治犯,砸了美國的腳。
美國《洛杉磯時報》11日將斯諾登稱為“香港最知名難民”,報道說,除非美國政府先對斯諾登發(fā)出逮捕令,否則香港當局不太可能對其采取行動。報道還稱,中國知識分子圈中,有人希望北京給斯諾登難民庇護,“這種建議根植于對許多中國異見人士逃亡美國的憤怒”。
一些美國專家認為斯諾登可能向北京轉交可謂無價之寶的秘密情報。但11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認為“斯諾登不會成為中國的情報資產”。文章說,如果他已被外國招募,應長期在美國情報部門潛伏,而非這么快逃往香港。如今,斯諾登已是媒體聚焦的熱點人物,任何其他國家的情報部門與之接觸都將面臨某種程度的風險。
斯諾登:“我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
美國秘密監(jiān)聽項目“棱鏡”的揭秘者斯諾登除了向《南華早報》提供美國政府入侵中國網絡的證據外,還發(fā)布了最新告白。
斯諾登說,有人認為他來到香港是錯誤選擇,但他到香港“并非是要躲避司法懲罰”,而是要向民眾“揭露罪行”,要批露“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的更多細節(jié)。他還表示,自己有很多機會逃離香港,但他寧愿留下來,未來將在法庭上對抗美國政府試圖引渡自己的措施。
斯諾登還同時表達了對其家人和親友安全的擔心。斯諾登的女友米爾茲曾透露,生活處于一片混亂中。但她目前也和斯諾登一樣不知所蹤。有分析認為,揭秘者斯諾登突然離去是竭力維護其家人和女友的安全。
美國媒體報道,斯諾登10日在香港酒店退房幾個小時以后,聯邦調查局特工就造訪了他父親羅尼和繼母凱倫的家。凱倫表示不會透露任何有關兒子的信息。不過當地媒體報道,斯諾登的家人將于近日發(fā)布一份公開聲明。
該報還表示,斯諾登目前在香港一處“秘密地點”,他將繼續(xù)留在香港。“維基揭秘”網站創(chuàng)始人朱利安·阿桑奇10日表示,他經由熟悉斯諾登的人與斯諾登有“間接”聯絡,但“眼下不適宜提供更多細節(jié)”。
斯諾登說:“我永遠不會感到安全。從所有方面來看,對我來說事情都很艱難。揭露真相不可能沒有危險。但我很高興,全球公眾開始抨擊這些對隱私的系統(tǒng)侵犯。我能做的就是依賴我所受的訓練,并指望世界各國政府不受美國壓力,阻止政治避難。”
就俄羅斯打算向他提供政治避難一事,斯諾登表示:“我很高興有政府拒絕被超級大國恐嚇。”
斯諾登此前曾表示希望去冰島避難,但分析人士認為,去冰島難度很大,因為香港與冰島沒有直通航班,他很可能在轉機時被捕。如果斯諾登選擇商業(yè)航班,可以在10個與美國沒有引渡條約的國家中挑選,包括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
“棱鏡”繼續(xù)震動美國政界
在斯諾登揭秘美國“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后,全球媒體一片嘩然,美國政界、情報界怒不可遏。
美國政府正面臨多重壓力,首先是要讓不安的國會議員放下心來。為此,11日夜間,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白宮和國務院的高官聚集國會山,向眾議院做閉門情況通報。昨天,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商務部等部門高官還向參議院進行了通報。
其次,美國的一些盟友也需要安撫,特別是歐洲國家,因為它們的隱私保護法律比美國更為嚴格。歐洲議會11日討論“棱鏡”等秘密監(jiān)聽項目是否侵犯當地一些隱私保護法律。德國政府發(fā)言人賽貝特10日說,奧巴馬18日將首次作為美國總統(tǒng)造訪首都柏林,總理默克爾屆時將向他當面詢問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秘密監(jiān)聽項目。
第三,迅速開動國家機器,對斯諾登進行“犯罪”調查。美國參議員格雷厄姆稱:“我希望追至天涯海角,也要讓斯諾登得到‘正義’的審判。”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稱斯諾登的揭秘行為是“最惡劣的叛國”,要求審判斯諾登。前眾議員保羅則擔心,美國政府里有人會主張用巡航導彈或無人機殺死“棱鏡”揭秘者斯諾登。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則稱,早在斯諾登5月從夏威夷離開后,美國一個叫“Q小組”的安全機構就一直在追緝這個揭秘者。
美國網絡公司巨頭谷歌、微軟、臉書為了避免網絡使用者恐慌,進而影響名譽與生意,紛紛與美國政府的監(jiān)控計劃劃清界限。除表明斯諾登說法不實以外,谷歌還致函美國司法部,要求美國政府公開密令,并公布政府究竟從谷歌獲得了哪些資訊。
白宮發(fā)言人昨天被追問斯諾登事件,但予以回避。他回答稱:“我不打算討論最近正在調查中的議題。因此,這個人的行蹤和狀況,任何棱鏡事件的細節(jié),以及有關此事的疑問,我建議你詢問司法部或聯邦調查局。”對于牽涉棱鏡監(jiān)聽事件企業(yè)的表態(tài),白宮表示已看過相關信件,了解這些企業(yè)的關切,強調美國政府的做法合乎美國法律規(guī)定。
雖然絕大多數美國議員、政客仍力挺“棱鏡”秘密監(jiān)聽項目,但據美聯社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邁克爾·莫雷爾已經辭職。
(綜合環(huán)球網、參考消息、南華早報、鳳凰網等)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m.dosane.com/america/2013_06_13_150914.shtml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英協會警告企業(yè):學美國,會吃官司的
-
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
經濟學家們痛批:既蠢且壞!特朗普就是想讓全世界都俯首稱臣
-
“對美國非常失望,這算哪門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國”
-
“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
“美伊沖突是‘災難性’的,但俄無義務對伊提供軍事援助”
-
“特朗普美軍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團隊激辯…
-
“為何沒有集體反擊特朗普?各國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總理當面承諾“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暫停關稅
-
美媒打臉特朗普:錯,錯,錯
-
“美財長飛到佛州勸特朗普:你得改,否則市場還要跌”
-
特朗普“金主”們坐不住了:回頭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