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的底層子弟: 一句“懂事”,難言愛怨?
關鍵字: 名校底層子弟家庭關系道德父母盡管在這類農家子弟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感往往是被壓抑的,在某些時刻,這些情感還是會急劇爆發(fā)出來。有受訪者談到:
“一次假期,我回到家,那次我媽過來幫我收拾行李。突然我媽媽就跟我說,你看現(xiàn)在媽媽老了,反正就是說著說著就哭了,反正就說也幫不了我什么了。然后當時我也哭了,當時真的是,那時候我就跟我媽媽抱了一下。這個太難得了。從我上初中以后,基本上就沒有了,然后抱完了之后就哭得更厲害了,我就覺得其實那種情感是一直在心里的,只是不能表達?!?
命運共同體的縫隙既在不斷生產,也在不斷彌合。因為懂事,農家子弟很早就認識到父母的辛勞,激發(fā)出自己學習的動力,取得高學業(yè)成就。但父母和子女都要為此付出代價。在求學的路途中,他們的懂事并不是真的洞穿了自己與家人關系的真相,而是求學的艱苦逼迫他們關上了與父母充分交流的窗戶,單方面從自己的角度做出了選擇。但在親密關系中,愛和恨都需要表達,不滿也需要表達,不表達的結果就是心生芥蒂的疏離。當他們最終意識到這種交流的障礙時,重新建立親密關系變得異常艱難,既難以恢復曾經親密的互動模式,也很難實踐典型的中產階層式的親子關系。
對“懂事”的超越
當一個孩子懂事,就意味著他/她不再是個單純的小孩。父母勞作的艱辛印刻在腦海,無憂無慮的兒童期就過去了。父母的憂慮也成了自己的憂慮,家庭的重擔已然共同肩負。俄國詩人葉賽寧曾有華麗卻充滿哀傷的詩句:
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一切將逝去......如蘋果花叢的薄霧。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再不是青春少年。(出自葉賽寧詩歌《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
葉賽寧在此描繪的是一個青春少年內心所發(fā)生著的波瀾壯闊的變化,無憂無慮的青春就此遠去,莫名的感傷,焦慮、壓力縈繞心間。對于這些農家子弟而言,他們從懂事的那一刻起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困窘和自己肩上的責任,再也不是天真的、無憂無慮的青春少年,而是耳濡目染于家庭經濟上的窘境,也在不斷地試圖改變自己和家庭的處境。在這個意義上,懂事與將學業(yè)看作是道德事務而非個人事務的“道德化思維”是相通的。對于這些有志于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農家子弟而言,承擔家庭責任的方式就是努力學習。
出生在臺灣偏遠鄉(xiāng)村的作家吳念真曾這樣回憶起自己父親獎勵自己一支鋼筆的故事。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爸爸今天買了一支俾斯麥的鋼筆給我,獎勵我考上初中。這支鋼筆很貴,爸爸可能要做好幾天的工。他的心意和這支筆我都要永遠珍惜......”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底層子女由此看到了一個道德世界,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當一個孩子懂事了,他就具有了一種共同體和利他的意識,整個世界也更有可能因這種懂事與他產生新的關聯(lián)。
說到底,這些農家子弟的“懂事”是與“不懂事”交織的。他們疼惜、體恤父母的辛勞,卻選擇了一條漫長的求學之路,這就意味著可能的回饋還在遙遠而不可知的未來?!疤巯А焙汀盎仞仭本瓦@樣成了一個矛盾體,編織著他們與家人的關系結構。如果農家子弟選擇及時回饋,那么他們就會放棄學業(yè),及早進入社會,自食其力,為父母分憂,成為“做事的料”、“做工的料”。唯有“疼惜”和“回饋”無法兩全,唯有“不懂事”,他們才能走上這樣一條通過教育向上流動的人生道路,成為“讀書的料”。
正因為這樣,身處精英大學的農家子弟和父母之間很容易形成愛怨交織的關系結構,渴望靠近卻又互相疏離,但這并不意味著新的關系模式就此失去了重建的空間和可能。一位農家子弟在訪談中說:
“不是說都報喜不報憂嘛,有的時候我還會選擇性地報一些憂,就是讓她憂慮你一些東西,這樣我感覺還更近了?!?
在“選擇性地報一些憂”之外,高學業(yè)成就的農家子弟也不會安于疏離,而是在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溝通方式,試圖重建親密關系。兩位受訪者談到:
“我和別人走在一起的時候,從來不習慣主動去拉別人的手。除非是已經相處了很久,特別親近的人。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都會說,女生之間也會說親愛的什么之類的。這在我之前的經驗里面沒有過的,我甚至覺得不知道怎么去開這個口,叫一聲親愛的對于我來說是特別特別難的,現(xiàn)在叫“親”還好一點。我覺得可能是之前的在我家庭里面是沒有的。那種愛的表達是很不一樣的。現(xiàn)在我回到家和我媽媽、我奶奶說話的時候,我會主動地去搭她們的肩或者拉他們的手,但要現(xiàn)在這樣牽手,還是覺得很別扭。我奶奶的話還好,我媽的話......因為就這樣搭一下嘛?!?
“聽師姐說,她不想回家。她每次都等到臘月二十九,也不想回家。她總說爸媽怎么樣怎么樣,我就總說她,你現(xiàn)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你用一種資產階級的那種情調去看待你的勞工家庭,我說你不能這么去做,你要理解他們。但是她就是......她現(xiàn)在工作了,還是不想回家。她就是特別、特別逃離那個家庭。......上了大學之后,我還是會有意識地改變家里面的那種方式。晚上大家一起吃完飯,我會跟我媽說:媽你先把手上的東西放下,一塊喝喝水、聊聊天什么的。然后我媽就把碗筷放那了,以至于養(yǎng)成了她每天不收拾碗筷,第二天早上收拾的習慣?!?
可見,家庭不光是關系場,也是一個道德場,更是一個充盈著情感的地方。當我們每一個人說到家的時候,都有那么多未抒發(fā)的情感,內心有那么多柔軟的地方,想哭或者很激烈的情感表達。作為一個親密關系共同體,如果家庭不是溫暖的,不是關愛的,我們會覺得羞恥,覺得羞愧,覺得無奈,覺得無能,覺得很恨。這些感受是我們每一個人難以啟齒卻又無可回避的。
記得在訪談結束之后的一次聊天中,有受訪者跟我說,自己對爸媽“從來都只是小小的抱怨,沒有恨”。看到整理后的錄音文字稿后,她說看到自己的故事變成文字有點奇怪,覺得自己的過去“好可憐”,但最后一次訪談分別時她又說“過去的我都不在意”。歷經時間沖刷,再多的怨,即使是恨,在今天都已消散于時間長河之中。布爾迪厄曾這樣說道:在我看來,怨恨是人類苦難的最深重普遍的形式;它是支配者強加在被支配者身上的最糟糕不過的東西(也許在任何社會世界中,支配者的主要特權就是在結構上免于陷入怨恨之中)。
(圖源:東方IC)
農家子弟對父母愛怨交織的復雜情感歸根到底與他們身處社會底層的地位有關,這也是權力結構在其身心印刻下的痕跡。但不管農家子弟對家的感情有多么復雜,愛多么難以表達,怨如何難以言明,家庭永遠是他們世界的支點。正如美國哲學家桑塔耶亞(George Santayana)所說的那樣,“誰忘記過去,誰就注定要再一次承受這一過去”。沒有家作為支撐,他們很容易感覺到背叛了自己的歷史,失去了過往,也就難以真正擁抱未來。詹妮特·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在《守望燈塔》中寫道: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應該說出來......生命是時間中的一個停頓。......不要等。不要在以后講這個故事。”
取得高學業(yè)成就的農家子弟和家庭的疏離也并非不可逾越,情感的障礙可能形成于一瞬,也可能消散于一瞬。
(轉載自“文化縱橫”微信公眾號)
- 原標題:名校的底層子弟: 一句“懂事”,難言愛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7-27 14:56:57
-
湯蘭蘭案駁回申訴:公平正義要經得起程序正義的“死磕”!
2018-07-27 14:45 疑案追蹤 -
中傳學生發(fā)文稱遭教師謝倫燦性騷擾 校方:一經核實絕不姑息
2018-07-27 13:58 -
“湯蘭蘭案”原審被告人申訴被駁回
2018-07-27 13:39 依法治國 -
安徽六安市碧桂園工地活動板房坍塌 已致6人死亡
2018-07-27 11:40 中國房市 -
武生所疫苗效價不合格原因終于公布
2018-07-27 11:35 -
湖北食藥監(jiān):武漢生物疫苗不合格因分裝設備短時間故障導致
2018-07-27 11:12 -
天津航空一客機遭雹擊致風擋破裂 無人員受傷
2018-07-27 11:11 航空航天 -
害國航返航的恐怖信息是假的!他干的…
2018-07-27 10:16 航空安全 -
短視頻行業(yè)集中整治:內涵福利社等3款應用關停,12款下架
2018-07-27 10:02 網絡監(jiān)督 -
北外教授疑遭章文電話恐嚇 已報警
2018-07-27 08:44 聽聽大V怎么說 -
B站被約談后啟動整改:擴編1倍以上審核人力
2018-07-27 08:32 -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做義工,只要給錢,總有一款適合你”
2018-07-27 08:28 -
兩歲嬰兒患艾滋:父母懷疑是在醫(yī)院感染 國家衛(wèi)健委介入調查
2018-07-27 07:35 -
20年后的中國,老百姓的錢要花在哪兒?
2018-07-27 07:07 -
農業(yè)部: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xiàn)
2018-07-27 06:40 -
B站在多個應用商店下架,曾被央視點名批評
2018-07-27 00:01 網絡監(jiān)督 -
原銀監(jiān)會主席助理楊家才被判16年
2018-07-26 23:00 依法治國 -
國航航班疑接恐怖信息后返航巴黎
2018-07-26 21:44 航空安全 -
美使館附近爆燃 肇事者為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
2018-07-26 21:12 -
北京網信辦、公安局約談脈脈 責令關閉匿名版塊
2018-07-26 18:53 網絡戰(zhàn)線
相關推薦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39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78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9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9最新聞 Hot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
解放軍圍島演習,菲軍方亂插嘴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魔幻!白宮發(fā)言人居然來了句:美國被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啦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