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柏: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如何打理中印關系?
關鍵字: 印度一帶一路地緣政治中印關系地緣經濟中巴關系友好外交與其它大的鄰國相比,印度是令中國在外交中比較糾結的一個國家。
印度不象俄國。俄國由于冷戰(zhàn)的歷史總被西方國家惦記著。無論俄國如何表示自己熱愛和平,西方國家似乎只有把北約擴展到俄國的所有鄰國才能真正放心。即使中國不去拉俄國,也總會有哪個西方國家時不常地去惹俄國。只要普京還在位,俄國與西方的關系就總會有點問題。前蘇聯(lián)垮臺后葉利欽曾經一廂情愿地想帶領俄國變成西方的一員,結果證明以俄國的體量想去實現(xiàn)這一目標實在有點難。這次烏克蘭危機使俄國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一時半會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印度也不象日本。日本自從20世紀初與英國結盟開始就認定只有傍定世界老大才能為日本帶來利益最大化。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曾經獨出心裁(實際也是認定正在崛起的納粹德國將成為世界老大),與德國和意大利結盟,結果在二戰(zhàn)中一敗涂地,還挨了兩個原子彈。二戰(zhàn)以后從吉田茂起就跟定美國。即使中國再想拉日本,一旦中美之間出現(xiàn)沖突日本選擇站在中國一邊的幾率是零。這不僅是因為歷史問題的糾纏,也因為日本的民族心理很難咽下被中國超過的這口氣。
印度在中國外部環(huán)境中的角色則更復雜。一方面,它具有種種令中國想與之接近的各種條件: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是極具潛力的大市場,是金磚國家的一員,今年又要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印度與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經常有很多政策立場的相似點,并且也經常合作。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又經常與中國發(fā)生各種齷齪:今天要拉上日本和越南干預南海問題,明天又鬧出點邊境糾紛或者干涉西藏問題。印度身上各種矛盾的共存經常令中國對它打也不是,拉也不是。
去年習近平訪問印度,到訪莫迪家鄉(xiāng)古吉拉特邦。
印度對中國的戰(zhàn)略“造勢”意義
中國應該如何處理與印度的關系?中國首先應該認清印度身上影響雙邊關系的負面因素有哪些是不會輕易改變的,然后再討論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不讓這些因素對兩國關系造成大的負面影響,至少把它管理在可控范圍。中國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受大國外交和友好外交思維的制約,手段單一,始終在處理與印度的關系上找不到有效的辦法。直到這次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才開始以對沖的手段處理與印度的關系。從長遠的角度看,這才是有效的辦法。
印度在對華關系中有以下幾個很難輕易改變的不利因素。第一,爭當大國的心態(tài)。中國人事事與美國比,連歐洲和日本都不太放在眼里。而印度人卻是事事與中國比,這一點連西方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在這種民族心態(tài)下,在國際關系中只要有能超過中國的機會和選項,中國不可能指望印度會放過。當然,印度的大國心態(tài)對中國也不全是不利。由于這種大國心態(tài),印度很難像日本那樣接受美國指揮。第二,1962年中印戰(zhàn)爭留下的陰影。對中國人來說,那場戰(zhàn)爭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對印度人來說則完全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1962年戰(zhàn)爭對印度人的心理影響,與日本侵華戰(zhàn)爭對中國人的心理影響有相似之處,盡管在中國人看來這兩場戰(zhàn)爭的性質完全不同。第三,尚未解決的邊界問題。只要邊界問題不解決,兩國關系永遠是脆弱的。每次小的糾紛都可能引起民族主義的強烈反彈,使雙邊關系大幅度倒退。第四,西方國家的拉攏。自從中國崛起之后,印度作為對沖中國的籌碼的價值大大增加。莫迪上任后各國爭相邀請,一時間風頭無兩。印度看到這點后,已經開始不再是被動地等待,而是主動地拉攏西方國家,謀求建立其對華關系中的優(yōu)勢。這個趨勢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恐怕會一直存在。
以上因素的長期存在決定了中國不能指望用傳統(tǒng)的友好外交和大國外交搞定印度。印度不會因為中國想友好,就不與中國爭當頭號發(fā)展中大國;印度也不會因為中國提供投資,就會忘記1962年的那場戰(zhàn)爭;印度更不會因為中國想和平,就放棄對有爭議的領土的立場。而以上這些傾向會隨著西方國家加大拉攏印度的力度使印度更容易以為自己有了與中國競爭的資本。中國為印度修高鐵也好,建設工業(yè)園區(qū)也好,都不僅不會使這些傾向發(fā)生本質的變化,甚至有可能間接地強化它們。
當然,中國對印度也有很多優(yōu)勢。首先,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必須靠中國來陪襯。與中國崛起本身成為國際上強烈關心的焦點不同,印度一直是作為金磚國家的一員引起國際上的注意的。拋開對沖中國的需要,印度對西方的意義將大打折扣。其次,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關系在地緣政治中對印度構成有力的牽制。再次,中國有印度經濟發(fā)展亟須的的資金與制造業(yè)。西方國家雖然想如何把印度扶植成制衡中國的先鋒,但是都面臨著財政困境,而私人企業(yè)不會完全聽政府的。沒有有利的投資條件,西方的私人企業(yè)根本不會去投資。印度人并不傻,不會相信那些口惠而實不至的忽悠。中國手里的資本就對印度有足夠的誘惑力。
中國對印度的另一大優(yōu)勢是在地緣經濟中的地位。在地緣經濟層面,中國對印度和印度周邊國家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印度對中國和印度周邊國家的意義。為什么這樣說?印度的地理條件有極大的局限性。其北邊是喜馬拉雅山,把印度與歐亞大陸隔斷。西邊是老冤家巴基斯坦。只要與巴基斯坦關系緊張,印度就無法指望從陸上往西去。就憑這兩條地理上的原因,印度就基本上無法在歐亞大陸上有很大的作為。中國既不指望從印度獲得去印度洋的出???,也不指望通過印度去任何其它國家。中國可以通過中巴鐵路為印度提供去中亞的陸上通道,以及向西去伊朗的陸上通道。印度卻沒有什么可以對中國提供的有價值的通道。印度對其它鄰國的意義也基本一樣。印度的鄰國們從地理上可以完全與中國直接相連,而不用經過印度。從地理條件上來看,印度唯一可以擴大影響的是東南亞。但是,東南亞國家一直側重海洋,用不著非要從陸路經印度去巴基斯坦和伊朗。
印度對中國在地緣上的主要意義是在海上。從商業(yè)的角度看,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域。因此,它在軍事上必然成為必爭之地。印度一直想把印度洋當成自己的后院,但這只是一廂情愿。對如此重要的海域,世界上各大國不可能允許印度在此一家稱王稱霸。雖然印度處于印度洋的中央地帶,貌似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如果中國與美國不發(fā)生直接的軍事沖突,印度自己在印度洋能對中國能做些什么?能做的可能有限。如果中國與美國發(fā)生直接的軍事沖突,印度是否參與已經意義不大,因為美國海軍自身就有足夠的力量打擊中國。
綜合分析上述條件,毋寧說印度對中國的戰(zhàn)略意義更多的是在國際政治經濟中造勢的需要,而不是實質性的。在這種條件下,中國到底應該如何與印度打交道呢?我們不妨從三種不同的視角,即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經濟的視角,來分別分析一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fā)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