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米亞檢察長入選俄國家杜馬議員競選名單 或赴莫斯科就職
關鍵字: 克里米亞美女檢察長波克隆斯卡婭將赴莫斯科就職檢察長去莫斯科普京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選舉今年9月18日,克里米亞將首次參與到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競選中來,你們猜誰在名單中?
短發(fā)的檢察長也是美美的
據(jù)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wǎng)站7月7日報道,統(tǒng)一俄羅斯黨克里米亞分部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克里米亞檢察長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當選俄羅斯新一屆國家杜馬議員,她將會搬到莫斯科工作。而《消息報》昨天(7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波克隆斯卡婭赴莫斯科就職基本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總會找到方法讓她留在國家杜馬”。
俄媒報道標題簡單明了:檢察長要搬去莫斯科
據(jù)報道,雖然波克隆斯卡婭并沒有參加議員競選的初選,但黨主席梅德韋杰夫將波克隆斯卡婭納入到競選議員的名單中來,并于6月27日在黨代表大會上公布。
在接受采訪時,波克隆斯卡婭表示,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新的高度,“我將會用我在克里米亞檢察部門積累的經(jīng)驗去更好的為國家服務?!?
同時,波克隆斯卡婭還表示,她永遠都不會忘記克里米亞。
“我永遠不會丟下克里米亞!如果我的同鄉(xiāng)們信任我能處理好克里米亞半島的問題并投我一票,我將非常感激。是的,我將迎來新的挑戰(zhàn),但在我心中為俄羅斯為克里米亞服務一直是第一位的。”她說。
“我永遠都是克里米亞人,我的父母也都在克里米亞,當然,莫斯科也是很美的。”
對于即將到來的新挑戰(zhàn),她希望仍然效力檢察部門,從事反腐、安全或者處理與獨聯(lián)體國家的關系方面的工作。
俄羅斯國家杜馬大樓(資料圖)
其實,一年前,就有消息傳出,說檢察長大人有可能“高升”,以國家杜馬議員的身份赴莫斯科就職。
去年7月,俄羅斯《消息報》網(wǎng)站向國家杜馬詢問相關情況,知情人士就表示這是非常有可能的,“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高效運轉離不開新鮮血液,我們需要吸納有能力、有號召力的人加入我們,比如波克隆斯卡婭這種?!?
事實上,波克隆斯卡婭的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據(jù)俄羅斯社會經(jīng)濟政治研究中心此前統(tǒng)計,2015年,在100名俄羅斯政治家中,波克隆斯卡婭的影響力排名第十。
但是關于波克隆斯卡婭是否滿足參選國家杜馬議員的條件,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她資歷尚欠。但根據(jù)俄羅斯憲法第97條規(guī)定,凡年滿21周歲的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參加議員競選。而且,據(jù)俄媒報道,克里米亞人對于波克隆斯卡婭入選國家杜馬是非常高興的。
“其實在克里米亞,她早已經(jīng)不單單是檢察長了,她表現(xiàn)的就像是一個國家級別的官員。你們想想,她之前的那些活動,在不死軍團游行中她走在前邊,抱著尼古拉二世的畫像,在國家杜馬中有這樣一個人,對克里米亞來說是好事?!笨死锩讈喺賳T表示。
今年5·9勝利日“不死軍團游行”
據(jù)俄羅斯《報紙報》網(wǎng)站7日報道,目前在克里米亞議員競選名單中,波克隆斯卡婭排名第四,但無論最后選舉結果如何(其實很樂觀),知情人士表示,波克隆斯卡婭的國家杜馬議員位置都基本上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俄羅斯政治評論家Rostislav Turovsky表示,就算她最后沒有入選,也有很多方式委任她為杜馬議員。“她在最后時刻被加到名單里是有原因的,我一點都不為她擔心。當然也要看杜馬的選舉結果,但據(jù)我們現(xiàn)在的研究,她能夠通過?!?
而且梅德韋杰夫手下有一個議會名額,這在聯(lián)邦級別的名單中是唯一一個,我們不排除波克隆斯卡婭會是這個位置的得主。
俄羅斯國家杜馬內部知情人士也表示,“她沒有參加初選就進入候選人名單不是無緣無故的,我一點都不擔心她?!?
美女檢察長加入國家杜馬,高興的除了克里米亞人,可能還有這位:
不了解這個梗的請戳這里
(文/觀察者網(wǎng) 杜津)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杜津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142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23“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313“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評論 104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評論 173最新聞 Hot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
“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
“牢記二戰(zhàn)日軍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長又被噴了
-
上個任期自己簽的協(xié)議,特朗普可能也不認了
-
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
美防長秘密文件曝光,又沖中國來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