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獎獲得者丁肇中:中國科學家有成績就升官 是誤入歧途
關鍵字: 丁肇中暗物質暗物質來源諾貝爾物理學獎山東大學宇宙線據(jù)中新網(wǎng)7日報道,暗物質來源將在2024年取得決定性結果。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7月7日在訪問山東大學時透露了AMS(阿爾法磁譜儀)項目最新研究預期。
6日,丁肇中在山東大學的演講中談到了自己經(jīng)歷的現(xiàn)代物理的重要實驗以及自己做自然科學研究的體會。演講中他提到,中國的科學家一有成績以后,就升官了;升官呢,用他的話說,就是“誤入歧途”了。
7月7日,丁肇中訪問山東大學新聞發(fā)布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qū)舉行。李欣 攝
AMS項目由丁肇中主持,是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科學計劃之一。作為第一個安置于太空,最強大、最靈敏的精密粒子探測裝置,AMS是目前唯一被永久安放在國際空間站的粒子物理試驗設備,主要用于探測宇宙中的奇異物質,包括暗物質和反物質。
圖為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AMS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李欣 攝
丁肇中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說,AMS是人類第一次使用精密大型磁譜儀測量宇宙線的分布情況。目前AMS已經(jīng)收集了約1200億個宇宙線數(shù)據(jù),主要研究結果被整理成數(shù)十篇學術文章刊發(fā),推翻了很多物理學已知理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線的認識。
因為暗物質碰撞產生的電子和質子被大量的宇宙線電子和質子覆蓋,所以在地球表面很難觀測。AMS通過在太空測量暗物質湮滅產生的多余的正電子、反質子來尋找暗物質。丁肇中認為,預計到2024年,人類將對反物質最終結果和暗物質來源得出決定性結果。
圖為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AMS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李欣 攝
針對外界一直希望了解AMS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的影響。丁肇中解釋說,上世紀30年代最尖端的原子物理、量子力學應用在今天的通信網(wǎng)絡,上世紀40年代的原子核物理為今天提供能源。這些都證明,實驗物理的結果需要20年到30年才能轉換為人類可利用的成果,“到能運用時就將改變人類整個生活”。AMS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探索到自然界中存在,人們無法想象,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
丁肇中在發(fā)布會上還特別感謝山東大學程林教授所率領的熱科學系統(tǒng)團隊為AMS項目做出的決定性貢獻,成功解決了AMS太空工作的溫度平衡問題。
出席當天發(fā)布會的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透露,山東大學將選派物理系學者和博士研究生參與AMS項目研究,與項目組各國專家學者共同探索暗物質。目前學校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已推薦了人選。
圖為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出席當天發(fā)布會,并透露山東大學將選派物理系學者和博士研究生參與AMS項目研究 李欣 攝
對于參與AMS項目人員選拔標準,丁肇中坦言,AMS是一個全新的項目,以往的經(jīng)驗不重要,重要的是腦筋聰明,具有獨立思考、研究能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要葆有好奇心、想象力和不怕他人批評的自信心。
翻頁查看丁肇中教授演講全文
丁肇中:我所經(jīng)歷的現(xiàn)代物理及我的體會
- 原標題:諾獎獲得者丁肇中:暗物質來源將在2024年有決定性結果
- 責任編輯:王慧
- 最后更新: 2018-07-08 14:16:11
-
美軍投資研制高超聲速試驗火箭
2018-07-05 10:44 航空航天 -
這臺俄羅斯太空望遠鏡將配備中國造接收設備
2018-07-05 10:18 航空航天 -
中國新一代中型固體火箭試車成功
2018-07-05 08:47 航空航天 -
河北將壓減退出鋼鐵產能4000萬噸
2018-07-05 08:20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中國核工業(yè)潛力驚人,日媒憂日本將“喪失技術”
2018-07-04 15:53 核電 -
中國可燃冰勘采科研基地選址南沙港區(qū),計劃2021年建成
2018-07-04 14:37 能源戰(zhàn)略 -
“每年花超1億美元買掃描電鏡,國產只占10%”
2018-07-03 07:42 科技前沿 -
“銀行電信電力等,不會考慮國產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
2018-07-02 09:26 科技前沿 -
中企獲全球首張石墨烯產品認證證書
2018-07-01 13:34 -
日15噸推力軍用航發(fā)原型機交付 自產四代機有望?
2018-07-01 08:50 日本 -
法國三代核電技術全球首堆在華并網(wǎng)發(fā)電
2018-06-29 20:37 中國精造 -
投資200億耗時21年,美國造出第一塊核廢料玻璃
2018-06-29 08:26 科技前沿 -
“現(xiàn)在狀況是,設備做再好,似乎也不如發(fā)表論文更實際”
2018-06-29 07:44 科技前沿 -
首個中國自主研發(fā)抗癌藥將上市 可治轉移性腸癌
2018-06-28 19:08 科技前沿 -
視頻:火箭殘骸墜落貴州發(fā)生爆炸
2018-06-28 17:00 航空航天 -
火箭發(fā)動機鋼材:外國的更好,但也一樣生銹
2018-06-28 07:36 科技前沿 -
歐洲宇航員為何學中文?想當神舟副駕駛
2018-06-27 19:39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新技術試驗雙星
2018-06-27 12:00 航空航天 -
“1家日企可年產碳纖維4萬噸,我國30多家只有7000噸”
2018-06-27 08:01 科技前沿 -
美媒:中國超算產量更高,還牢記“不能依靠美國”
2018-06-26 18:00 IT新浪潮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自然》調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
美軍飛行員怒了:這是要害死我們!
-
新協(xié)議更狠!“烏克蘭將變成美國的殖民地…”
-
哥大臨時校長將辭職
-
“他在華直播6小時,美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
回流美國?美車企集體沉默“裝死”: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
普京強硬表態(tài),點了英國
-
已致144死732傷,緬甸:請求國際支援
-
“曾被馬斯克嘲笑的中企,現(xiàn)在讓美國人高攀不起”
-
“李嘉誠賣港口交易,暫緩?”
-
“菜鳥防長”訪菲,大談威懾中國…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國對華下毒,只會毒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