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中國“千里眼”造最大“角膜”:相當于把北京五環(huán)內(nèi)地面平整到高低差小于1毫米
中國神話故事中的能人異士“一目千里”,17世紀伽利略發(fā)明第一臺光學望遠鏡探尋宇宙的奧秘……千百年來,人類一直有追逐視覺極限的夢想。
如果把光學望遠鏡比作人類的“千里眼”,那么光學望遠鏡中的主反射鏡就是“角膜”。主反射鏡口徑越大,光學望遠鏡的空間分辨率越高。
把一塊1米口徑的反射鏡安裝到空間相機中,可以在幾百公里的高空看到地面上汽車的輪廓。如果把反射鏡口徑加大到4米,則可以清晰地看到汽車的天窗、后視鏡等。反射鏡口徑為2.4米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可探測到134億光年外宇宙大爆炸時的宇宙信號。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光學望遠鏡的反射鏡中,采用碳化硅材質(zhì)、口徑最大的那一塊來自中國。
長期以來,各國都將米級及以上口徑反射鏡作為戰(zhàn)略物資?!百I不到又必須用,把我們逼上了自主創(chuàng)新這條路?!敝袊茖W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所長張學軍說,這一“逼”竟讓他們制造出了全球最大口徑高精度碳化硅光學反射鏡。
下決心做“全球最大”
“原來碳化硅的性能竟比玻璃好這么多?!?996年,時任長春光機所奧普光學材料事業(yè)部主任趙文興在俄羅斯瓦維洛夫國家光學研究院訪問,看到碳化硅反射鏡的那一刻異常振奮,感到“身體中每個細胞都被調(diào)動了起來”。
大口徑反射鏡通常采用玻璃、碳化硅、金屬鈹制作,究竟哪個才是最優(yōu)選擇?20世紀70年代,美國、法國等率先實現(xiàn)了碳化硅反射鏡光學應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國BOOSTEC公司,以制造的碳化硅反射鏡應用于蓋亞、赫歇爾、歐幾里德等望遠鏡而聞名。
長春光機所自建所以來一直研究玻璃反射鏡制造。趙文興此行所見的碳化硅反射鏡,其材料綜合性能遠優(yōu)于玻璃、金屬鈹?shù)?,顯然是更適合的材質(zhì)。然而,碳化硅本身為陶瓷材料,再加上硬度高,僅次于已知最硬的金剛石,用其制造反射鏡難度很大。從俄羅斯回來,他馬上向所領導匯報了相關情況。
由于空間對地觀測的敏感性,我國一度只能從國外購買口徑1米以下的“小鏡子”。科研人員希望早日實現(xiàn)大口徑反射鏡“中國制造”的愿望。
20世紀90年代,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急需大口徑離軸非球面反射鏡。當時國外斷言:“中國根本加工不出離軸非球面,即使加工出來也組裝不出離軸非球面光學系統(tǒng)?!绷魧W回國不久的張學軍與翁志成、余景池等老一輩科學家,頂住壓力開發(fā)了國內(nèi)首臺光學數(shù)控加工機床,并掌握了離軸非球面制造技術(shù),將其應用于反射鏡光學加工。
經(jīng)過十余年艱苦攻關,2008年,長春光機所團隊研制出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0.7米量級碳化硅反射鏡。當時,世界上應用于可見光望遠鏡的碳化硅反射鏡最大口徑為1.5米量級,由BOOSTEC公司制造?!拔覀冏畛醯乃悸肥亲龅矫准?,先解決有無的問題,并沒想做全球最大?!睆垖W軍說。
然而,國家的重大需求讓科研人員來不及多想。2009年9月,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啟動,張學軍和時任長春光機所光學中心主任高勁松、副主任鄭立功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宣布將研發(fā)4米碳化硅反射鏡。
“什么?4米!”所有人都明白,這是碳化硅反射鏡口徑的全球之最。
但現(xiàn)實問題是,在國內(nèi)外相關技術(shù)、裝備、經(jīng)驗基本為零的情況下,把4米碳化硅反射鏡做出來,不僅要突破鏡坯制備、光學加工與檢測、改性與鍍膜等關鍵技術(shù),還要自主設計研發(fā)全鏈路集成制造系統(tǒng),沒有人敢拍胸脯說“一定能成功”。
“我們要發(fā)揚老一輩科學家‘敢打敢拼,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干’的精神,啃下這塊國際上還沒人啃下的‘硬骨頭’。”最后,高勁松、鄭立功帶頭表態(tài),鼓勵大家大膽假設、充分論證,形成了4米碳化硅反射鏡全鏈路制造系統(tǒng)的技術(shù)方案。
- 原標題:給中國“千里眼”造最大“角膜”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上海建成運行
2024-06-19 08:15 -
“美國在核電技術(shù)上落后中國10-15年”
2024-06-18 16:42 -
黃建新被AI修復開國大典畫面驚到:完全變了
2024-06-18 09:05 直擊上影節(jié):電影之城 -
馬斯克:未來無需手機,腦機芯片將替代
2024-06-18 08:22 -
最新研究!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流感病毒關鍵受體
2024-06-15 09:05 -
我國首顆探日衛(wèi)星,又有新發(fā)現(xiàn)
2024-06-14 13:45 航空航天 -
“是時候準備好應對40℃極端高溫的世界了”
2024-06-13 09:08 極端天氣 -
本源SL1000國產(chǎn)稀釋制冷機成功下線
2024-06-12 15:07 科技前沿 -
嫦娥六號月球“取貨” “快遞”如何帶回地球?
2024-06-07 07:12 航空航天 -
SpaceX“星艦”第四次試飛取得成功
2024-06-06 21:3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號攜帶月背珍寶完成“太空接力”
2024-06-06 15:30 航空航天 -
愛神星留軌級首飛,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十日內(nèi)連創(chuàng)三捷
2024-06-06 13:50 航空航天 -
38萬公里之外遙控“挖掘機”,中國如何解決世界難題
2024-06-05 07:46 航空航天 -
中國團隊新研究顯示創(chuàng)新中藥可降低糖尿病發(fā)病風險
2024-06-05 07:26 醫(yī)學 -
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低功耗類腦芯片
2024-06-01 21:20 -
一箭五星發(fā)射成功!
2024-05-31 08:54 航空航天 -
這項技術(shù)全球只有三條路線,美國、日本和中國
2024-05-31 07:51 科技前沿 -
我國大推力氫氧火箭發(fā)動機垂直雙工位試車臺建成投用
2024-05-30 21:21 航空航天 -
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二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
2024-05-29 16:56 航空航天 -
我國首個大西洋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任務圓滿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龍?zhí)?/a>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否認“暫緩”,美股“過山車” 評論 75“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126“看看美國關稅大棒,再看看中國海南…” 評論 57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45“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2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否認“暫緩”,美股“過山車”
-
中方出手后,“美國六代機還有戲嗎?”
-
馬斯克勸說特朗普,“失敗了”
-
歐盟反制“大棒”來了,“試圖塑造強勢形象”
-
伊朗“打臉”特朗普
-
蘋果市值三天蒸發(fā)了一個阿根廷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
“特朗普早年不學好慣用敲詐勒索,展示實力才能對付他”
-
劉滿倉,被開除黨籍
-
“美國經(jīng)濟衰退倒計時”
-
特朗普對等關稅“留后門”,這些都在豁免之列
-
萬斯用詞“中國鄉(xiāng)巴佬”令人震驚,網(wǎng)友:粗魯且無知
-
特朗普考慮暫緩90天征關稅?白宮否認:假新聞
-
德國副總理:這是軟弱的表現(xiàn),馬斯克慫了
-
特朗普放話:歐洲必須從美國購買能源
-
澤連斯基首次承認烏軍在俄別爾哥羅德州作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