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件特朗普最頭疼的事,美國漫畫家打起了長城的主意
關鍵字: 中國長城美國本文轉自微信公號“牛彈琴”(ID:bullpiano)
(一)
特朗普現(xiàn)在最頭疼的事情是什么?
毫無疑問,是修墻!沒有之一。
1月5日,他還在推特上置頂了一張宣傳畫,效仿《權力的游戲》的著名臺詞“凜冬將至”(The Winter is Coming),上面寫著“墻將至”(The Wall is Coming)。
請注意:置頂。特朗普置頂某條推特,真的很罕見的。
宣傳畫上,特朗普憂郁的眼神下,是帶尖刺的籬笆,也就是特朗普設計的美墨邊境墻。
甚至用他的話說,這是鋼鐵結構,不是墻,“他們(民主黨人)不喜歡混凝土,所以我們給他們鋼鐵”。
對特朗普來說,這不就是換個名稱的問題。好辦!
反正,看特朗普最近的推特,十條中七八條就是關于修墻。但他可能也沒想到,美國漫畫家得到了靈感,推出各種奇思妙想的漫畫,還打起了中國長城的主意。盡管特朗普,應該還沒去過長城吧。
特朗普現(xiàn)在很生氣的,還不是漫畫,而是他作為修墻總設計師,不管是修混凝土墻還是豎鋼鐵結構,都需要錢。但國會偏偏又不給。
反正,為了拿到修墻的50億美元,特朗普和國會最近一直在斗法,政府都關門兩個星期了。特朗普一氣之下,圣誕、新年也沒去海湖莊園度假,留在華盛頓,跟你們接著斗!
但其實,思路一換天地寬。按照一些美國朋友的話說,撇開政治因素,特朗普如果換一下觀念,找一下中國建筑工人,問題或許立馬就解決了。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最近看到,俄羅斯媒體在嘲諷特朗普:你各種場合吆喝邊境墻,到現(xiàn)在還是白紙一張;你看看俄羅斯,一年時間不到,克里米亞和烏克蘭之間墻都豎立起來了。
多少錢呢?300萬美元。
▲克里米亞與烏克蘭邊境的隔離墻(BBC)
不知道這個價格是不是真的,但按照俄羅斯媒體的報道,還真是300萬美元,而且,這道60公里長的墻,高大概2米,同時配有振動傳感器與夜視攝像頭等監(jiān)控設備。
“今日俄羅斯”在一篇題為《接招,特朗普!俄羅斯完成了克里米亞與烏克蘭邊境的隔離墻》的文章中調侃,俄羅斯人這么能干,特朗普卻一籌莫展,以至于有美國人已經建議,特朗普應該將合同交給俄羅斯。
俄羅斯媒體的意思,也是很明確的:
1,你瞧瞧,俄羅斯建墻效率多高。
2,你看看,特朗普你費用實在太高。
3,干脆,特朗普,把合同轉包給俄羅斯得了。
(二)
俄羅斯人在看笑話。但其實,如果真輪到建墻,很多美國人都感嘆,把這個墻交給中國人,可能不是300萬的問題,估計一個月就建成了。
道理很簡單:
1,論建設速度,在這個世界,有比中國人建設效率更高的嗎?
2,論建設成本,在這個世界,有比中國人建設成本競爭力更強的嗎?
3,論建設城墻,在這個世界,有比中國人更擅長干這個工作的嗎?
還是那句話,全球化的時代,需要各種要素全球化配置,美國人如果將工程轉包給中國建筑工人,結果肯定超出特朗普的預期,特朗普肯定會豎大拇指點贊。
看到幾幅美國人的漫畫,主題都是中國的長城。
第一幅,特朗普站在長城上感嘆:中國的長城真是有效,所以在中國沒有墨西哥移民。
美國漫畫家,你不帶這樣黑特朗普的,還牽連我們的長城。
第二幅,特朗普似乎對照著長城的圖樣,打電話給建筑商。
兩名看上去是墨西哥人,則在悄悄嘀咕:要降低成本,他只能將這個合同交給中國建筑商了……
當然,特朗普即使真有心轉包給中國人,中國人還不一定接呢?
第三幅,就只有中國長城,沒有特朗普了。
在漫畫中的長城上,則似乎是一個中國人在發(fā)出感嘆:
嘿,希望特朗普建的長城好運!
我們的長城,可建了有好幾個世紀。
但實際,也沒有多大用處……
這個美國漫畫家,你也太高級黑了吧,這樣拿我們的長城說事。
請注意,建墻不建墻,都是美國的內政,中國從來沒有干涉過。
當然,漫畫家的感悟,也未必都沒有道理。冷兵器時代,一道城墻都未必有用,更何況現(xiàn)在已經是人工智能、全球化的時代,一道冰冷的籬笆(還好意思說是長城!),又能怎么樣呢?
別忘了中國古人這樣的教導: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 原標題:這件特朗普最頭疼的事,美國漫畫家打起了中國長城的主意!
- 責任編輯:何書睿
- 最后更新: 2019-01-09 10:45:26
-
“建墻不是恨外面的人,是因為愛里面的人”
2019-01-09 10:21 美國政治 -
美降級歐盟外交級別 卻"忘"通知對方
2019-01-09 09:19 美國政治 -
中美貿易磋商第二天談到晚上,第三天“加時賽”
2019-01-09 09:06 中美關系 -
下降近40%!三星發(fā)布盈利預警,也怪中國?
2019-01-09 08:45 大公司 -
襲警自首后或遭罰 網友紛紛為他募捐
2019-01-08 22:39 黃背心 -
伊朗外長:歐盟棄用美元交易機制進展太慢,還是找中印俄
2019-01-08 19:46 伊朗局勢 -
美最年輕女議員呼吁開征70%富人稅
2019-01-08 18:39 美國一夢 -
有關金正恩訪華 外交部連答九問
2019-01-08 18:00 朝鮮現(xiàn)狀 -
死后變肥料?美參議員力推“遺體堆肥”法案
2019-01-08 17:23 -
英國被指欲借好萊塢對中俄兜售西方價值觀
2019-01-08 17:22 不列顛 -
干涉法國 意大利兩位副總理煽動“黃背心”:別慫
2019-01-08 17:16 歐洲亂局 -
外交部連續(xù)第14次提醒中國公民:在突尼斯注意安全
2019-01-08 17:09 海外華人 -
引渡孟晚舟期限將至 美加領導人通了個電話
2019-01-08 16:41 觀察者頭條 -
政府關門獄警白干,伺候囚犯吃完大餐還被嘲諷了
2019-01-08 16:32 美國一夢 -
盟友示好阿薩德 敘反對派慌了:不要拋棄我們!
2019-01-08 16:31 敘利亞內戰(zhàn) -
金球獎 這個服務員艷壓所有女星
2019-01-08 15:37 明星那點事兒 -
華爾街九巨頭擬“另起爐灶”挑戰(zhàn)紐交所、納斯達克
2019-01-08 15:23 華爾街 -
酒后吹牛 斯里蘭卡男子慘遭大象踩死
2019-01-08 15:10 -
我,酒井法子,打錢!
2019-01-08 14:49 明星那點事兒 -
印度科學大會:牛頓愛因斯坦都錯了 引力波應改名“莫迪波”
2019-01-08 14:49 印度驚奇
相關推薦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