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混淆愛國主義和納粹主義”?!英媒《金融時報》竟公然洗白烏克蘭亞速營
最后更新: 2022-04-05 19:06:47【文/觀察者網(wǎng) 阮佳琪】
隨著近日烏克蘭亞速營殘忍虐待俄軍俘虜、傷害平民等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亞速營的納粹問題終于引發(fā)公眾關注,而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卻在這個當口發(fā)表了一篇為其辯護洗白的報道,令眾多西方網(wǎng)民都倍感震驚。
這篇發(fā)布于30日的報道,借一亞速營士兵之口呼吁人們“不要混淆愛國主義和納粹主義”,導語部分就給人當頭一棒,其竟然表示“亞速營的根源的確和新納粹主義存在聯(lián)系,但他們在抵抗俄羅斯‘入侵’這件事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時報》這篇報道最令人細思恐極的點在于,它一方面直白地承認了亞速營與新納粹主義存在關聯(lián),但另一方面又用所謂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做包裝,試圖以“愛國無罪”來掩蓋或正當化這些亞速營士兵所做出的的一系列納粹行徑。
文中介紹稱,亞速營軍團成立于2014年,最初由許多反穆斯林和反猶太主張的極右翼志愿者組成,他們被用以打擊烏東地區(qū)的“親俄分裂分子”。在亞速營被烏克蘭國民警衛(wèi)隊“收編”后,報道聲稱該組織吸引了更多樣化的人群,也變得符合主流觀念,成為了烏克蘭軍隊的有生力量,在基輔、哈爾科夫和馬里烏波爾等戰(zhàn)役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俄羅斯方面以“烏克蘭需要去納粹化”為由發(fā)起軍事行動,文中引用了一名參與馬里烏波爾戰(zhàn)斗的亞速營副指揮官的話反駁,其辯駁稱亞速營士兵拿起武器是因為遭到了俄方的攻擊,并呼吁人民“不要混淆愛國主義和納粹主義的概念”。
駐維也納的烏克蘭問題專家安東·謝霍夫佐夫更表示,追根溯源亞速營的確源自于一個新納粹組織,但如今他們已經(jīng)“去政治化”,因此他認為再討論亞速營與極右翼運動有關的歷史其實已經(jīng)無關緊要。
亞速營的武裝分子
報道還采訪了亞速營的創(chuàng)始者安德烈·比列茨基,其盛贊士兵們是“馬里烏波爾防御的脊梁”,同時堅稱士兵們是“愛國的”,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民族主義者,敬仰斯捷潘·班德拉。
但班德拉恰恰是一個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法西斯分子,他的追隨者基本是當年的黨衛(wèi)軍和德軍的當?shù)孛癖蓡T。他領導的組織甚至在二戰(zhàn)時期主動與德國納粹勾結,在烏克蘭西部大搞“種族凈化”,屠殺了許多猶太人。
左:班德拉 右:烏克蘭2021年紀念班德拉游行活動
更離譜的是,安德烈竟稱亞速營中有許多不同國籍的人,例如以色列人、阿塞拜疆人、格魯吉亞人,甚至還有俄羅斯人,他們的確會拍攝類似于炸毀俄軍坦克、把捆綁著的半裸俄軍士兵塞進卡車等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但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應對俄方“基于種族原因?qū)蹩颂m城市的破壞”負責。
張口就來的安德烈怕不是忘了,他自己公開支持“白人至上”主義,更在成立亞速營時宣稱烏克蘭的國家目的就是“清除這個國家的猶太人和其他低等種族”。
中間者為安德烈·比列茨基
標簽 烏克蘭-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CNN:成功試射高超音速導彈后,美國怕刺激俄羅斯沒公布
2022-04-05 18:08 -
習近平致電祝賀武契奇當選連任塞爾維亞總統(tǒng)
2022-04-05 17:47 -
拜登就“布查事件”指責普京 美媒:與澤連斯基有一處關鍵措辭不同
2022-04-05 16:56 美國一夢 -
美國與西班牙聯(lián)手,沒收俄“寡頭”一艘游艇
2022-04-05 15:27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簽署命令,要求組建安全保障談判代表團
2022-04-05 14:41 烏克蘭之殤 -
坦克世界開發(fā)商關閉白俄羅斯工作室,并轉(zhuǎn)讓俄、白業(yè)務
2022-04-05 13:14 俄羅斯之聲 -
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將要求聯(lián)大暫停俄羅斯人權理事會席位
2022-04-05 11:47 烏克蘭之殤 -
波蘭總理:德國是對俄制裁最大“絆腳石”
2022-04-05 11:03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對“不友好國家”實施簽證限令
2022-04-05 10:30 俄羅斯之聲 -
中方四個反問回擊歐盟反虛假信息機構涉華文章
2022-04-05 10:19 中國外交 -
立陶宛驅(qū)逐俄大使,俄方:將報復
2022-04-05 09:55 烏克蘭之殤 -
德國宣布“托管”俄天然氣公司德國子公司
2022-04-05 09:53 德意志 -
澤連斯基穿防彈衣視察布查,開戰(zhàn)以來首次在基輔外公開現(xiàn)身
2022-04-05 09:09 烏克蘭之殤 -
德國專家警告:暖氣、汽油和電力的價格今年都會翻倍
2022-04-05 08:59 烏克蘭之殤 -
俄方:兩次要求召開安理會會議未成功,將提交證據(jù)
2022-04-05 08:16 烏克蘭之殤 -
我駐英使館:一派胡言!
2022-04-05 07:43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確診26165例、死亡386例
2022-04-05 07:39 抗疫進行時 -
德法兩國分別宣布驅(qū)逐40名和35名俄外交人員
2022-04-05 07:30 烏克蘭之殤 -
“14年前反對烏克蘭進北約,我沒錯”
2022-04-04 22:46 烏克蘭之殤 -
王毅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話
2022-04-04 21:38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zhì)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