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培養(yǎng)了全球近半頂尖AI人才,美國僅有18%”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觀察者網(wǎng)訊)據(jù)《紐約時報》當?shù)貢r間3月22日報道,盡管美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領域率先取得突破,但在AI尖端人才培養(yǎng)這項“關鍵指標”的競賽上,中國已經(jīng)領先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全球AI頂尖人才中,從本科院校、碩士院校到博士院校的成長路徑 圖片來源:麥克羅波洛智庫 下同
報道稱,研究表明,從某些指標來看,中國已經(jīng)超越美國成為AI人才的最大出產(chǎn)國。根據(jù)美國保爾森基金會旗下的麥克羅波洛智庫(Macro Polo)的最新研究,從出身的本科院校來看,中國高校幾乎培養(yǎng)了全球一半的頂尖AI研究人員,相比之下,僅有約18%研究人員來自美國大學。
據(jù)悉,這項研究基于2022年神經(jīng)信息處理系統(tǒng)大會(NIPS)上發(fā)表論文的研究人員的背景。NIPS主要關注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面的進展,而神經(jīng)網(wǎng)絡是生成式AI最近發(fā)展的基礎。該智庫認為,這部分研究人員代表了AI領域人才的頂尖力量,即約前20%。
這表明中國培養(yǎng)的AI人才數(shù)量出現(xiàn)躍升,拉大了與美國的差距。在三年前,也就是2019年,本科畢業(yè)于中國高校的頂尖AI研究人員占全球的比例還只有29%,而美國院校的這一比例當時為20%。
報道分析,這一變化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在AI教育方面投入了巨資。麥克羅波洛智庫的主任馬旸說,自2018年以來,中國新增了2000多個AI相關本科專業(yè),其中300多個在最精英的大學。不過,他表示,“很多項目都是關于AI在工業(yè)和制造業(yè)中的應用,而不是目前主導美國AI產(chǎn)業(yè)的生成性AI”。
《紐約時報》補充指出,盡管美國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領域率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由在中國接受教育的研究人員完成的。根據(jù)麥克羅波洛智庫的最新研究結(jié)果,美國頂尖AI研究人員中,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占38%,美國人占37%。
“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出生的研究人員對美國的AI競爭力有多么重要?!笨▋?nèi)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中國人工智能的研究員馬特·希恩(Matt Sheehan)說。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AI和機器人初創(chuàng)企業(yè)Covariant創(chuàng)始人彼得·阿比爾(Pieter Abbeel)表示,在美國頂尖公司和大學內(nèi)部,與大量中國研究人員一起工作被視為理所當然,“這是很自然的情況”。
不過,這家美媒稱,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也令部分人才對留美望而卻步。“在201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受益于大量中國頂尖人才前往美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們當中大多數(shù)人留在美國。 但研究顯示,這一趨勢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
報道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人員選擇留在中國發(fā)展。前述研究顯示,目前,美國仍擁有全球約42%的頂尖人才,但顯著低于三年前的59%;同期,在中國工作的AI頂尖人才出現(xiàn)明顯增加,從在計算中不被單獨列出,增多至占全球12%。
“中國學者在AI領域幾乎處于領先地位?!眮喞D侵萘⒋髮WAI教授蘇巴拉奧·坎巴姆帕蒂(Subbarao Kambhampati)說,現(xiàn)今美國政策制定者試圖阻止中國AI頂尖人才在美國進行研究,將面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8年11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啟動“中國行動計劃”,以打擊經(jīng)濟間諜、保護知識產(chǎn)權為借口,對華人專家學者進行騷擾、迫害,以防止中國“從美國竊取信息”。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司法部等機構(gòu)亦以該計劃為由憑空捏造“中國學術間諜”,大興冤案。
例如2021年1月,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然而,此后一年多里,對陳剛的審查發(fā)現(xiàn),起訴書中的許多所謂“通中”的指控都站不住腳,美國司法部于2022年1月20日撤銷了對他的犯罪指控。
盡管該計劃后于2022年被拜登政府終止,但寒蟬效應仍在。香港《南華早報》去年7月一篇文章曾指出,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華裔科學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近四分之三(72%)的人“覺得自己作為學術研究人員不安全”,約70%的人“對美國政府調(diào)查華裔研究人員擔驚受怕(fearful)”。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人工智能- 責任編輯: 楊蓉 
-
現(xiàn)場視頻:菲律賓船對中國海警舉白旗
2024-03-23 19:52 南海局勢 -
RT主編稱死亡人數(shù)升至143人,“已超過莫斯科劇院人質(zhì)事件”
2024-03-23 19:46 俄羅斯之聲 -
恐襲嫌疑人被捕畫面公布,自稱有人出100萬盧布買兇
2024-03-23 19:09 俄羅斯之聲 -
俄方證實曾收到過美方警告“但沒有具體細節(jié)”
2024-03-23 18:33 俄羅斯之聲 -
哈馬斯:強烈譴責在莫斯科發(fā)生的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
2024-03-23 17:43 俄羅斯之聲 -
我海警對菲律賓向仁愛礁運補實施攔阻,外交部回應
2024-03-23 17:27 南海局勢 -
“種族主義武器化!”美國這州也要對中國人設限…
2024-03-23 17:20 -
中方回應:深感震驚,強烈譴責
2024-03-23 17:07 中國外交 -
莫斯科州音樂廳恐襲已致93人死亡
2024-03-23 16:31 俄羅斯之聲 -
俄音樂廳恐襲死亡人數(shù)升至115人,已有11人被捕
2024-03-23 16:30 俄羅斯之聲 -
中國代表“罕見”痛批背后:海地人,美國霸權交易品
2024-03-23 16:27 觀察者頭條 -
兩名莫斯科恐襲嫌疑人被捕,其余仍在逃
2024-03-23 16:00 -
俄別爾哥羅德州遭烏無人機襲擊,2死5傷
2024-03-23 15:50 烏克蘭之殤 -
美參議院通過1.2萬億美元撥款法案,避免政府部分“停擺”
2024-03-23 15:43 美國政府關門 -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否認恐襲嫌疑人為塔公民
2024-03-23 15:26 -
俄音樂廳恐襲事件中有3名兒童遇難
2024-03-23 15:06 -
圍剿Tiktok的推手,要提前辭任了?
2024-03-23 14:57 -
布林肯警告“進攻拉法,以色列將被世界孤立”,以總理卻說…
2024-03-23 13:57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就俄羅斯發(fā)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向普京致慰問電
2024-03-23 13:17 -
“伊斯蘭國”認領?俄媒微博質(zhì)疑
2024-03-23 12:49
相關推薦 -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41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33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46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nèi)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zhuǎn)頭買歐洲資產(chǎn)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