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陽:昂山素季的艱難選擇:女皇?太后?
關鍵字: 昂山素季緬甸大選昂山素季選總統(tǒng)英迪拉甘地索尼婭甘地“太后”的懷柔遠人
其實,相比英迪拉·甘地的剛猛有余,昂山素季與索尼婭·甘地的溫柔“政治女強人”形象呈現(xiàn)出更多的相似性。索尼婭·甘地生來便具有成為“太后”的一切必備要素。首先,身為甘地家族第一遺孀的她,悲情感染力爆表。印度流傳著一個笑話,如果一根電線桿子姓甘地,那就會有人來為這跟桿子投票,足見甘地家族在投票號召力上不可低估的能量。樹大好乘涼,索尼婭·甘地依憑祖上功績便可輕易出馬。再加上丈夫拉吉夫·甘地遇刺,悲情牌一亮,無疑是錦上添花。
其次,就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華麗登場和浴火重生的不俗戰(zhàn)績。丈夫死后,索尼婭·甘地一直隱忍不發(fā),拒絕國大黨元老的征召,順利營造出“是黨需要索尼婭·甘地,不是索尼婭·甘地需要黨”的政治氛圍,隨后火箭坐上國大黨主席寶座(要知道,索尼婭·甘地1997年才入黨,第二年便榮升黨主席)。人民黨顯然輕視了這個政治新手,結果索尼婭·甘地奇跡般地連續(xù)翻盤,率領國大黨贏得兩屆政府控制權。
最后,是被惡婆婆虐出的成熟穩(wěn)重、以退為進、精打細算的政治權謀。甘地家的惡婆婆名聲遠播早就成了政壇笑話。英迪拉·甘地內斂頑固、大權獨攬,對于這個外國媳婦,她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起初,英迪拉并未打算將大位傳給長子拉吉夫,但無奈欽定接班人——幼子桑賈伊英年早逝,她便立即緩和與拉吉夫的齟齬。在英迪拉·甘地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變臉中,索尼婭磨練出一套對付這種反復無常政客的手段。無怪乎,當國大黨勝選即將上臺,有人不顧索尼婭輔選之功而放出“國籍問題”卡位時,索尼婭應付得瀟灑自如。不僅保住了主席之位還卸了責:日后如果國大黨敗選,罪不在我,主要在于前臺的那個“總理”績效不佳。當然,原則問題上,索尼婭是絕不妥協(xié)的:我家的兒子必須接班!
索尼婭·甘地(資料圖)
原籍為意大利的索尼婭·甘地可以為兒子鋪路,但國籍問題卻卡住了昂山素季,她的英國兒子不可能作為自己的接班人。退一萬步講,即便昂山素季傾向當“太后”,但缺乏一個聽話和堪用的傀儡,從臺面上來看:自己親近的人不是外國人,就是年齡偏大者,且又無治國經驗;底下的年輕人又威信不足;軍方的人既不會很聽話也不可靠。這方面,索尼婭·甘地就可以幸運地選擇一個年紀老邁(絕對不可能和自己兒子爭位)同時有一定政府管制經驗的老人出來,而昂山素季手上卻暫時沒有這樣的合適人選。
話說回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昂山素季所謂民主抗爭的一面,卻忽視了她的另一重身份——將軍的女兒,正是這一點,才使得昂山素季擁有了堪與索尼婭·甘地匹敵的“柔性手腕”。從本質上來看,民盟包含有大量舊軍人成分,知名的有前副總參謀長昂季、前國防部部長丁吳等人,這些舊軍人本身就在軍人集團中有很多戰(zhàn)友故交。很大程度上,他們選擇出走,源于對軍人長期專權的不滿以及同當政者政治理念的不合。不可否認的是,1962年發(fā)動軍事政變的吳奈溫與昂山素季的父親本就是同事兼戰(zhàn)友。奈溫支持的蘇貌在1988年發(fā)動政變并鎮(zhèn)壓軍人集團出走人員組建的民盟時,很難對昂山將軍的女兒下狠手。不論是從政治現(xiàn)實還是從個人情感考慮,貿然殺死國父之女都是一個不明智的決定。
有學者曾經分析指出,從長期來看,昂山素季的女性特質和軍人背景,有利于她招徠軍人集團中意志不堅定者。果然,此前的吳瑞曼就被傳出欲與昂山素季暗通款曲,結果遭到軍方火速換馬。不過,此番媒體傳出昂山素季直接與軍方討價還價,似乎也更進一步驗證了部分學者的判斷:軍方中許多人事實上已經在精神上投降了,昂山素季與軍方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他們相信作為將軍女兒的昂山素季不會清算他們。何況,從穩(wěn)定政局和鎮(zhèn)壓反中央的地方實力派這一大局出發(fā),她也會欣然愿意接受軍方投誠——與吳瑞曼的交易就是明證。
綜上可知,昂山素季當“女皇”有很大困難:缺少體制機制保障,不合軍方部分人的心意,更不合法。當“太后”有先天缺陷:后繼無人,缺乏傀儡。盡管她可以繼續(xù)與軍方協(xié)調并給予更多的政治保證和利益補償,而法律問題可以利用“凍結條款”等辦法來掃清障礙,但軍方中的吳登盛、敏昂萊等人對于她釜底抽薪式的招降納叛手段恐怕還是存有戒心,更何況丹瑞畢竟還在世,這些軍方最上層人士既不舍得更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
昂山素季登上自己的政治頂峰,目前來看已經勢不可擋,但如何才能方便地操控政權又避免重蹈英迪拉·甘地的覆轍,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緬甸也同樣面臨復雜的民族問題。英迪拉·甘地就是死于自己錫克教衛(wèi)士之手,這樣一個政治女強人居然陰溝里翻船,對于昂山素季來說,在冥冥之中似乎也是某種不祥預兆或警示,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緬甸的軍事政變正是由民族問題這個導火索點燃的。
昂山素季的父親若在天有靈,看著自己女兒登上權力巔峰時,或許也會發(fā)出一聲不安的嘆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馮雪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132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66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82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4“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5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解放軍圍島演習,菲軍方亂插嘴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