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上觀網(wǎng)|關于香港的繁簡字之爭,這幾位讀者有話說
關鍵字: 香港香港簡體字繁轉簡繁簡之爭【文/觀察者網(wǎng) 肖晟仕】觀察者網(wǎng)5月16日發(fā)布的香港某小學電腦課習題要求繁轉簡 再次引發(fā)繁簡之爭這篇新聞引發(fā)了讀者熱議,短短一天時間已經(jīng)得到了超過500條評論。就香港的繁簡字之爭這個問題,讀者朋友們各抒己見,留下了不少極具價值的評論。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點,漢字簡化并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事,相反,從古至今,漢字簡化一直都是歷史進程的一部分。
天平居士解讀先去了解下簡體字的來源和漢字演變歷史吧,其實民國早在1935年就推出過《搜采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建國后的《簡化字總表》第一表350個字、第二表132個字,共482個字。有人考據(jù)其中388個字的來源,漢代和以前出現(xiàn)的有111個字(占28.61%),三國到唐代出現(xiàn)的有55個字(占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計有166個字(占42.78%),宋代到清代出現(xiàn)的有175個字(占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計有341個字(占87.88%),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有46個字(占11.86%),民國和以前的合計有387個字(占99.74%),1949年建國以后出現(xiàn)的僅有1個字(占0.26%)。
別古清風解讀我是正統(tǒng)的中文科班出生,本人能從甲骨文到銘文到篆書到繁體的漢字能認讀寫。哪些以為繁體字高尚的人,根本就是一群裝逼的門外漢。懂文字的人極少會說繁體字比簡體字高級!因為漢字本來就是一個逐步簡化的過程,現(xiàn)行的很多簡體字其實本來就存在!康熙字典47000多漢字,其中很多是異體字!有些異體字極為生僻!站在當時的國情,為了快速普及識字率,漢字簡化是可行的!所謂漢字簡化斷了文字脈絡,更是可笑!如果你甲骨文、銘文、篆書都不認識,僅從繁體字很難看出字的演變!銘文出土,甲骨文出土尤其是清代考據(jù)學的發(fā)展,才是梳理漢字脈絡的重要依據(jù)。一些港臺人如果真的覺得繁體字高級,就應該搞清楚為什么繁體字要“這樣寫”!而一般搞清楚了為什么“這樣寫”,其實就自然清楚和理解了漢字為什么要“簡化”。當然,要說的是,漢字的簡化也不是無下限的簡化,第二批漢字簡化才是應該批判的!如果第二批漢字簡化真的實施了,那才是漢字的悲哀!而當前的簡化漢字是充分延續(xù)了漢字的演變脈絡(其實是人為加快了演變速度),是可行!而且站在書寫和教育角度,簡體字對中華文化是意義重大!至少漢字不簡化,中國識字率不可能短時間內極大提高!看看印度現(xiàn)在的識字率就知道了!
古代的文化人,使用簡體字也不少。
勤勞老韓解讀列舉一些清代簡體字使用的例子:
在清代書法家蘇廷玉的一幅行書四條屏中,出現(xiàn)了簡體字“亂”的身影。(一些無知者直接據(jù)此指為贗品。)
清康熙朝瓷器“奇玉堂寶鼎之珍”款中的“寶”(寶)。
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紅樓夢》手抄本中的簡體字俯首即是。
晚清官方文書、甚至權力機構也用簡體字“昭告天下”:清內務府令牌的“務”(務)字。
清鄭板橋用過的簡體字:問、覺、盡、夢、詩、來、綢、繆、濰、為、兩、現(xiàn)、畫、聞、壯、劍、紅、飯、賈、見、語、狀、膽、爾、閱、詞、緩、繼、應、給、證、寬、訊、說、請、違、麥、隨、時、課、該、調、結、約、對、詳、訴、賢、險、賦、蔣、學、勁。
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的一則小故事:
膳夫楊義,粗知文字,隨姚安公在滇時,忽夢二鬼持朱票來拘,標名曰楊義。義爭曰:“我名楊義,不名楊義,爾定誤拘?!倍斫栽唬骸皝V字上尚有一點,是省筆義字?!?
相比于繁體字,簡體字的優(yōu)點很多,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也很廣。
gxdxgfs解讀現(xiàn)今世界上最新的技術文獻和思想學說都是最先被譯作簡體中文版本才得以進入華人世界,作為一個華人,除非你的專業(yè)外語水平好到可以直接閱讀外文原文著作,否則想接觸和學習這些最先進的知識,首選都是閱讀大陸的簡體字版譯作。這一點在港臺很多專業(yè)人士圈子內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有不學無術的loser階層才把簡體字視作意識形態(tài)工具加以抵制。另外如今外國人學習的漢語和中文都已經(jīng)幾乎是以普通話和簡體字為主,如果哪天香港人碰到個老外,老外想向你展示他學習漢語的成果,結果你說根本你聽不懂他說的普通話,要和他說粵語,你說是誰尷尬。
陳忘川解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用簡體字。美國華?,F(xiàn)在基本上也都教簡體字(除了自認是“臺僑”而非“華僑”的社群……)。所以以后繁體字的適用范圍就只限于香港700萬+臺灣2300萬人了,占14億華人總人口的2%。然后這2%看不起剩下的98%使用簡體中文的人群,認為自己一定能勝利……
笑爺解讀世界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只會越來越廣泛,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逢中必反的部分港人不妨問問特朗普外孫女學的是中文簡體還是繁體。
友來有趣微博解讀即使不考慮14億vs幾千萬的使用人數(shù)比。單純從繁簡通用上來講,讓孩子學習簡體字也占據(jù)單邊的優(yōu)勢。
以前在美國時有臺灣過來的同事,我看他的繁體字書比他看我的簡體字書容易很多。我后來終于發(fā)現(xiàn)了原因。
因為“寫簡識繁”比“寫繁識簡”要容易得多。簡體字常常是對應繁體字的一個部分。而在頭腦中減去一個部分通常比加上一個部分容易。比如,只會寫簡體字的人看見“廣”就會猜不是黃就是廣,聯(lián)系上下文一般不會弄錯。而只會寫繁體字的人看見“廣”可就麻煩了,帶“廣”字偏旁的字太多了,要猜出是哪個字可不容易。
說了這么多,其實秦始皇早已看穿一切……
邾城散人解讀魯迅對這種港港現(xiàn)象,在就諷刺過:茴香豆的回字,五種寫法,正是遺老遺少們的專利,動不得?santawang解讀搬運一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guī)定可以使用繁體字的場合: (一)文物古跡;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其他。——————我能看懂繁體字就行。要我將“臺灣”兩個字都用繁體字書寫,我是萬萬不肯干的。這工夫都快夠打一盤斗地主了。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肖晟仕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33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27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90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46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chǎn)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