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王:高質量產品在哪銷售并不由中國企業(yè)決定
關鍵字: 為何高質量中國制造不在中國賣made in China中國產品質量中國制造內外有別【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魔王】
近日,國內某知名媒體憤怒發(fā)問“為何高質量中國制造不在中國賣”,這一問題引發(fā)國人熱議,其他媒體也跟風批評中國出口企業(yè),將它們指責為“媚外仇內、沒有良心的商人”。
其實,中國出口企業(yè)是被冤枉的——造成這一現象另有原因。筆者將在本文列出幾點,拋磚引玉,同各位讀者探討探討。
1.中國人均收入相比發(fā)達國家較低
美國不同州,最低時薪標準不同,但對于大部分美國人而言,100元人民幣的價值基本是1~2個小時的工資范疇,而對于中國不小比例的民眾,意味著要辛苦勞累一整天。假如同一件商品可以便宜100元人民幣,對于發(fā)達國家的消費者來說,相當于上班偷個懶的功夫,這還是對于收入最低的美國工薪階層的感覺;如果是中產,可能只是十來分鐘就可以賺到。因為收入存在差距,在中國,消費者更樂意向賣家討價還價,降價促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要比發(fā)達國家消費者大,即使只是便宜那么幾塊錢也是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
舉個例子。有人需要購買一把剪刀,市場上有兩種在售,一種質量好,價格50元,另一種質量差,但標價25元。假設質量好的剪刀使用壽命恰好是質量差的兩倍,其他相同,讓中國消費者選擇,相信大多會選擇后者。因為質量差的用壞了再買,不至于一下占用50元的采購資金,暫時省下的25元也可以去買其他更需要的油鹽醬醋。而對于發(fā)達國家消費者,選擇50元的人會多很多,因為他們認為剪刀壞的太頻繁,還得花時間精力去奔波購買,太累,不如一次買個耐用的圖個省心,至于“提前花掉的”25塊錢差價,并不會太影響日常生活。
這種消費心理的差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發(fā)達國家人均收入高,而中國較低。
2.制造業(yè)商品在中國是買方市場
在買方市場,尤其是中國這樣的消費能力不足而產能很強的國家,市場很容易形成價格戰(zhàn)或“薄利多銷”局面。這種市場環(huán)境下,銷售任何本國可以大量生產的產品,都會形成價格惡斗、互相壓價,即使中國商人走向海外,也難改這樣的習慣。
當在中國市場上形成價格戰(zhàn)時,商品的銷售量會暫時增加,這一般不會導致工廠供應不足而價格反彈,反倒逼工廠增加產能(如加班加生產線等),一座座新工廠拔地而起,這樣的做法同時可以增加就業(yè),頗受政策鼓勵。
當在發(fā)達國家市場上形成價格戰(zhàn)時商品的銷售量增加,對于廠商而言,增加生產線的投入是很高的,同時也認為增加產能會導致商品價格下降,最終的利潤可能并沒有因此增加。對于追求最高利潤發(fā)達國家企業(yè)來講,盲目追隨市場需求擴大產能并不是獲取最高利潤的最優(yōu)解,反而繼續(xù)保持原來的產能,還可以趁勢哄抬一下價格牟利。中國的廠商如果這么做,很快就會有別的廠商或替代產品擠占市場。原因無他,中國制造在大部分行業(yè)里都是買方市場。
3.品牌附加值
現實中商品性價比并不會如上例假設的那么一致,同樣的東西有的賣的貴,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品牌附加值高。消費者雖然大體知道一個產品的“價格究竟有多高”,但很難知道一個產品的“質量究竟有多高”?,F實中的市場是不完美的市場,消費者真正用于分辨產品質量的方式主要是“認牌子”。
品牌附加值的高低,可以是消費者口耳相傳建立的口碑,同時也需要賣家自己吆喝。廠商在投入巨資為自己產品打廣告的同時,相對于雜牌廠商,也肯定會為了這些投資而負起更多責任,更努力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把關。鋪天蓋地的廣告投入除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之外,也在向消費者側面展示公司的資金實力,這種實力其實也是產品質量的一種隱性保障。更注重產品質量的消費者會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他們希望擁有的高質量商品,即使需要他們來支付其中的廣告宣傳費用。這也是為何會有很多諸如“果粉”、“花粉”的品牌粉絲出現。
蘋果總裁蒂姆·庫克在介紹新產品
反過來,當一個品牌計劃要做大做響,公司就會對自己貼牌或經銷的產品質量有更高的標準。在過去大約10年前,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國外的形象還依然是“質量差、容易壞”,一來是因為當時中國工廠的制造技術還比較落后,更多依賴手工而不是電腦、機器手,二來更重要的原因是海外經銷商為了賺取暴利,優(yōu)先選擇從“價格最低”的中國工廠手中采購。
當大批低質量中國制造商品涌入海外尤其是發(fā)達國家時,低廉的價格雖然使其很快占領了市場,但緊跟著的是消費者的抱怨。這樣的抱怨如果是發(fā)生在“一元店”這樣的商店其實也并無大礙,但倘若發(fā)生在在當地長期做廣告,有大批固定消費者群,有很大品牌效應的連鎖或大型商店時,這將是給商店招牌嚴重抹黑的事情,因為消費者除了抱怨“中國制造很垃圾”外,同時也會說“這家連鎖店很垃圾”。
這種品牌方面的負面效應之大,會促使這些商店下次從中國進貨時,更注重一下質量。雖然進貨成本增加了,但由于本來利潤空間就很大,對純利潤的影響稍小,反而在企業(yè)形象上大幅減少了顧客的抱怨和負面印象,等同于省下了巨額的廣告費,長期下來純利潤可能比之前采購低質量產品時都要多。
4.消費者保護法的嚴格執(zhí)行使得經銷商更注重產品質量
以新西蘭市場為例,幾乎所有的非一次性的制造業(yè)產品在新西蘭銷售都至少要有1年的經銷商質保。中國也有類似的法律規(guī)定,但產品涵蓋的范圍沒那么大,發(fā)生質量問題時退換難度也較大,相比之下在新西蘭退換難度就小得多。
筆者曾買過一款庭院用的遮陽傘,是當時家具店里最便宜的一款(無論便宜款還是最貴款都是中國制造的)。在一年質??斓狡诘哪骋惶欤粋€支持傘骨的部件不知怎么的斷了,傘面全部軟塌下來徹底報廢。在從抽屜底部翻出字跡已開始褪色的收據并帶著壞傘來到家具店后,經理遠遠看了傘一眼就同意退換了。結果發(fā)現這款遮陽傘早已不再銷售,于是就直接給我退了款。
- 原標題:魔王:高質量產品在哪銷售并不由中國企業(yè)決定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8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72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1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4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