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扶貧為什么失敗了
關鍵字: 澳大利亞 扶貧新西蘭 貧富差距新西蘭 澳大利亞 土著扶貧問題英國殖民 歷史其實只要國家有錢并使勁給貧困人口砸錢,貧困人口即使游手好閑不工作,醫(yī)療和教育的指標也可以逼近富裕人口,但他們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卻可能還是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生活,最終在就業(yè)、勞動產出和犯罪率上繼續(xù)與其他人群拉大差距,治標不治本。更何況不是所有國家都那么有錢。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近年來已經著手改革扶貧方案,嚴格審核扶助對象,對“坐在門口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的人,以“撤回福利”為由強制要求他們參加就業(yè)培訓。這在金錢上,確實起到了胡蘿卜大棒的作用,但嚴控福利可能依然不是強烈的社會刺激(stimulus),因為很多人會轉而用犯罪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物質需求(這也是土著犯罪率很高的重要原因),讓貧困人口進步很可能還需要更主觀的原動力。
雖然差距存在,但事實上當今新西蘭土著與非土著之間的差距要比1840年時小得多,這種差距的變小其實就是土著自己奮斗的結果。
1858年,為了抗議英國殖民者掠奪自己的土地,原始社會的土著在族群內首次建立了君主制度,推舉出了自己的國王,史稱“國王運動”;爾后又模仿西方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國會、司法體系和警察系統(tǒng),史稱 “團結運動”(Te Kotahitanga)。雖然最后土著人民與英國殖民政府和解了,但這樣的舉動說明土著居民在抗爭中主動學習和接受了更先進的文化,這為日后土著人民積極參與新西蘭政治、與英國殖民者文化交流和通婚鋪墊了基礎。
土著人口與非土著之間的差距正是在這個期間縮小的,這說明“意識到落后很痛苦”是比“落后”本身更強烈的主觀刺激。華爾特·羅斯托認為經濟發(fā)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傳統(tǒng)社會的外部,偶爾可能來自內部(5),但至少對于新西蘭土著來說,動力來自于內部,外部的兩次“扶貧”都以失敗告終。
1957年毛利國王Koroki托特使送給毛主席一張象征毛利人尊貴和榮耀的羽毛斗篷。特使說:“我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將此禮物送給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毛主席笑著回答道:“最小的國家和最大的國家一樣偉大”
很難想象福利機制完善、學費低廉的紐澳會存在窮到“上不起學”的人,其實更多的是認為“沒必要上學”的人。即使是勤勞的土著居民家庭,也存在“孩子沒必要上學”的錯誤思想。當孩子長到15、16歲的時候,他們便傾向于讓孩子出去工作而不是繼續(xù)深造,這很可能是農業(yè)社會傳統(tǒng)思想帶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上進”的土著仍然是少數精英,在“縮小差距”政策中,紐澳政府重金聘用土著民族精英回鄉(xiāng)教育自己的同胞,大量雇傭土著聯(lián)絡官,讓更多“感覺沒必要上學”的土著孩子成功回到了學校讀書,在表面數據上就學率很漂亮。
但無論是老師還是政府,都沒有對“感覺沒必要上學”這個思想進行批判和清算,政府拿到了安撫民意的漂亮數據,老師也得到了工作,沒必要去批判了,而且“保護土著文化習俗”也是政治正確,其中這種根本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錯誤思想也被披上了“傳統(tǒng)土著文化”的外衣,別人動它不得,批判這種思想很可能要被指為“種族歧視”。
紐澳政府不敢碰觸土著居民的“錯誤文化”,其實也是對土著居民缺乏關懷和尊重的表現(xiàn),就好像一個醫(yī)生戴著手套給貴婦把脈一樣,表面很尊重病人,其實是對病人不負責,架勢有了,其實卻沒有效果。
一個傳統(tǒng)社會融入現(xiàn)代化社會時,總要對過時文化習俗進行改革和剔除,否則就會阻礙其現(xiàn)代化進程,結果就是國家每年投入大量金錢,換來漂亮的表面數據和一群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就算是同族同鄉(xiāng)的人回來上課,不敢或無權挑戰(zhàn)這些舊傳統(tǒng)錯思想,沒有讓他們意識到“落后很痛苦”,最終也是白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魔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扶貧為什么失敗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21“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3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20全美數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8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