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王:為什么“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比美國快100多倍”
關鍵字: 特斯拉 馬斯克特斯拉 中國馬斯克 中國美國基建落后特朗普 美國基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9小時建成火車站特斯拉CEO馬斯克在自己的推特賬號上轉發(fā)了一則有關中國鐵路建設的新聞——“中國工人9小時內建成火車站”,并評論稱“中國先進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比美國快100多倍”。
之后他又發(fā)推談道,美國更高的安全標準、環(huán)境要求和勞動力成本只是導致中美基建效率差異的小部分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在于美國的官僚作風,以及私營的代理企業(yè)根據(jù)百分比拿傭金,因而總是將成本最大化。
這個抱怨其實似曾相識,美版知乎Quora上曾有印度企業(yè)主總結印度生產成本高于中國的原因,其中就包括了“官僚作風”、“沒有大企業(yè)”等問題。
看來無論西方媒體和中國網友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美國、印度的一線生產者對自己國家深層的生產阻力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許多人一直以為中國制造的高效高量大多歸功于廉價的工人薪水,并且在此理論基礎上推斷,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國制造和經濟崛起的神話將不可持續(xù),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等等。
按照“常識”來說,中國工人人均收入要遠遠高于印度,印度制造的生產成本理應低于中國,在印度工業(yè)化崛起的當下,定然對中國工業(yè)和出口造成強力競爭,全世界商場里的商品都應該變成印度制造,可是西方媒體吶喊了多年的印度崛起,西方商店貨架至今依然還是中國制造的天下。
再按照“常識”來說,中國工業(yè)是以國企和大型私企為主,產能集中,并且相比西方體制,政府經常“干預市場”,西方體制下的企業(yè)理應感受到香甜的“市場自由”空氣,而不是“官僚作風”。然而比中國“市場更自由”的印度、美國,企業(yè)家異口同聲地抱怨本國“官僚主義作風”比中國的強烈,拖了他們后腿,實在令人詫異。
看來這么多年被不明媒體灌輸?shù)摹俺WR”并不準確,中國一定有秘密的法寶,讓中國基建做到如此高效。
1、國有制
馬斯克抱怨代理企業(yè)賺回扣導致成本被故意做大。讓代理企業(yè)按百分比收取傭金,原本是為了鼓勵代理企業(yè)多勞多得,但當銷售數(shù)量較難提升時,為了保證收入,代理企業(yè)就要在項目單價上動歪腦子了(很像醫(yī)藥代表)。代理商利益最大化,對消費者來說就不是利益最大化的了。若是可有可無的商品,消費者大可忍耐少買;若是剛需的民生物資,甚至會引起民怨。對代理企業(yè)而言,馬斯克就是消費者,工程費用昂貴讓馬斯克被迫“少買”,效率因此變得低下。
在中國,由于有民國買辦誤國的前車之鑒,戰(zhàn)略產業(yè)包括重工業(yè)都被國有化,即使在改革開放之后也沒有改變。國有化的基建企業(yè)對于消費者(政府)來說不需要推銷,從而免了代理商渠道,屬于“直銷”性質。而政府的最高利益是盡多盡快地讓民眾使用基礎設施,滿足民眾實際需求,基建企業(yè)便也遵循這一目標,而不是提高單價、減少出貨,囤貨居奇謀取最大化利潤。除了基建企業(yè),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中國的軍工企業(yè)看到。
由此可見,中國基建的渠道成本要比美國、印度的低,這是國有制的制度優(yōu)勢發(fā)揮的結果。
- 原標題:魔王:為什么“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比美國快100多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新聞 Hot
-
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
“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
“對美國非常失望,這算哪門子朋友?”
-
“美伊沖突是‘災難性’的,但俄無義務對伊提供軍事援助”
-
“特朗普美軍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團隊激辯…
-
“為何沒有集體反擊特朗普?各國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總理當面承諾“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暫停關稅
-
美媒打臉特朗普:錯,錯,錯
-
“美財長飛到佛州勸特朗普:你得改,否則市場還要跌”
-
特朗普“金主”們坐不住了:回頭是岸!
-
出租房暗藏非法代孕活動?杭州市衛(wèi)健委通報
-
開始了!“停止向美國發(fā)貨”
-
中方:聽到這位副總統(tǒng)說出這話,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