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多所貧困地區(qū)高中,因這一幕88人考上清華北大
關(guān)鍵字: 直播升學率農(nóng)村城市5
祿勸一中主教學樓的大廳里有排玻璃櫥窗,今年張貼的是:全縣中考前257名學生報考昆明學校就讀,生源嚴重流失情況下,我校1230名學生,二本上線634人,一本上線147人。
他們甚至特意加粗了一行字,“低進高出,我們從不放棄?!?
這里面有暗自較勁——和昆明比,也在和成都比。
網(wǎng)校會定期招募遠端學生去七中借讀一周。祿勸一中的幾位學生去“留學”時,被同學們安排了任務(wù)——觀察“天才”們的生活。
此前他們聽說,成都的孩子是“天才”,平時不熬夜,下課能逛街。
兩天后,小視頻傳回,是七中學生中午留在班里自習。回來后,祿勸一中的學生感慨:“天才”們不僅是天才,也很刻苦。他們有規(guī)劃,會自己琢磨報哪些輔導班。
如何追趕“天才”?只能比他們更刻苦了。
在祿勸一中,直播班的大部分孩子會在3年里,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一位班主任站在“為理想和尊嚴而戰(zhàn)”的鮮紅標語下嘆著氣告訴我,他的一項工作是凌晨來教室,把那些還在學習的學生抓回寢室。
不過回寢室也不意味著休息。王藝涵每天0點30分熄燈,但很難睡好,心很不安,因為其他舍友上了床,也全都開著小臺燈,趴在折疊桌板上繼續(xù)學。她總覺得被落下了。
這所學校不乏苦學的故事:有年級第一得了闌尾炎,動完手術(shù)第三天就要來考試;還有同學為省時間,不吃飯,最后快得厭食癥了。
在四川甘孜州的直播班,老師批評學生晚睡,有學生回答,“我得守住陣地。爸爸因為你在家長會上表揚了我,病減輕了不少。我要讓他徹底好起來?!?
你可以說這樣苦讀很不科學。但在這兒,一個窮地方,改變就這樣發(fā)生。祿勸一中高三的前兩名學生告訴我,只看卷面成績,他們已和成都七中的“天才”們相差不大。
3年的漫長競賽,他們一步步追了上來:高一勉強及格,高二漸漸從100分,上升到110、120……直到現(xiàn)在,滿分150分,能拿到140分。
王紅接觀察了16年,最后得出結(jié)論:不要覺得偏遠地區(qū)的孩子基礎(chǔ)差,“他們潛力無限”。
通常情況是,學生用一兩個月適應成都七中的節(jié)奏,高二開始進步,高三復習時,把前兩年學的知識鞏固住,成績會突飛猛進。
這出乎我的意料。我曾經(jīng)認為,9年義務(wù)教育外加環(huán)境的巨大差距,很難在3年內(nèi)彌補。但祿勸的老師篤定地說,他們高一的單科平均分,和七中平行班差50分;到高三,最好時僅差6分了——可塑性和希望都存在。
我能感受到的是習慣的改變。高三兩位學生說,經(jīng)過3年,他們早已知道預習復習。有時自己取舍作業(yè),提高效率;也在課間有針對性地做偏科的習題。
他們屏幕里的七中老師總說,“預習是掌握主動權(quán),是為了和老師平等地交流?!?
一位遠端老師發(fā)覺,學生跟隨七中上課后,愈發(fā)愛提問題,午飯時教師辦公室總擠滿了人。有的老師買了飯,卻進不了教室,只能在走廊里站著吃。
“高一還偷玩手機,翻墻逃課。到了高三,主動提問,自己找題做?!眲⒄抡f,直播班的師生們在校園里忙碌,其他班也被影響。如今普通班也都靜心學習。
直播班真有那么大的作用?我把這個問題拋給祿勸縣教育局局長。他想了想,覺得它激發(fā)了本有的潛能,“是催化劑”。
6
兩邊的孩子差距到底有多大,老師一開始也沒底。
祿勸的老師說,聽直播課時,成都那邊的老師有時會突然關(guān)掉麥克風,嘴里卻飛快念叨。他開始以為是在藏掖知識點,后來才知道,那是在用四川話罵人,罵學生調(diào)皮、不扎實、不做作業(yè)。
他一下釋然了,“原來七中也罵人?!?
我和成都七中被直播班的幾位學生聊了聊,發(fā)現(xiàn)他們不乏同齡學生的普遍煩惱。一位男生說,入學頭一個月,答題時想到上萬人在看直播,他緊張得手心冒汗。
和大部分男生一樣,他喜歡游戲,但上了高中再沒痛快玩過。晚上9點半放學,回家做點擴展題,有時也要深夜1點睡下。他們周末要上各類補習班,最喜歡美術(shù)、體育這類“休息腦子”的課。
有七中學生在班級交流區(qū)里寫道,“我希望有三只手,一手抓高考,一手忙競賽,一手握生活?!?
但遠端學生對七中的“天才”們,更多還是遙遠的崇拜感。七中學生經(jīng)常會收到遠端學生添加QQ好友的申請,微博上甚至有他們的“表白墻”。里面都是溢美之詞,他們覺得自己并沒那么優(yōu)秀,因此頗為不安。
在祿勸這邊,幾乎每位學生都能叫出幾位“崇拜”的七中學生的名字。
祿勸一位班主任好幾次看到學生給七中的孩子寫信,但從未阻止。他覺得自己的學生享受不到優(yōu)渥的條件,但和他們接觸,至少能多分動力。
七中任課老師有時特意將遠端優(yōu)秀的作業(yè)拿到本班展示,直播給上萬名學生看。一位老師記得,她曾在班上直播了云南山區(qū)一位女生的作業(yè)。后來聽說,那個班所有學生當場激動到哭,接下來一個月全在拼命學。
有七中老師感慨,“遠端學生的質(zhì)樸、感恩,是城市少有的。”有人回憶,他去遠端學校做分享,學生們從校門口夾道歡迎,一個個含著淚,擠過來擁抱。
七中老師間流傳著幾個故事:比如有人去九寨溝旅游,找了個兼職的年輕導游。對方見面一愣,高興得滿臉通紅,驚呼“老師”,無論如何不肯收錢,合張影就行。后來問清了,這是每天看自己直播的學生。
去成都交流后,祿勸幾位“留學生”也感慨良多,回來后在班會上講了4個多小時。
最主要的內(nèi)容是,七中的學生更有目的性,知道為何而學。人家早就有了感興趣的專業(yè),甚至對人生有了規(guī)劃,“早就開始學托福,高考只是一步路?!?
一些祿勸的老師得到啟發(fā),高一就給學生發(fā)志愿填報手冊,教他們向前看。
我不確定這些東西會在3年里帶來哪些改變。高一的王藝涵還很喪氣,她覺得七中的學生太優(yōu)秀了,自己永遠看不到,“就算我變優(yōu)秀,人家不知道跑哪邊了。”
但在高三的兩位學生那里,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一位堅定地說,要比七中的同學更強。
另一位男生說,自己沒想和成都的“天才”們比。自己明白和他們的差距,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確實比以前更努力,也進步了。努力是為了活得開心。
青海一所學校正在上直播課
- 原標題:這塊屏幕可能會改變命運
- 責任編輯:尹哲
- 最后更新: 2018-12-13 20:02:10
-
內(nèi)蒙最終表彰49家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鴻茅未過公示
2018-12-13 18:24 -
接任“肥缺”1天,蔡英文表姐閃辭
2018-12-13 17:41 臺灣 -
31歲男子堅持三年穿高中校服 原因讓人淚目……
2018-12-13 17:04 暖心聞 -
最看不懂的爆款...
2018-12-13 17:02 趣讀 -
關(guān)鍵抉擇,必由之路——獻給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12-13 17:0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今天,我們還要紀念“拉貝們”
2018-12-13 17:00 國家公祭日 -
香港高院:駁回推翻"一地兩檢"申請
2018-12-13 17:00 香港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明年經(jīng)濟工作
2018-12-13 16:5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上海殺妻藏尸案二審 朱曉東:我不是預謀殺人
2018-12-13 16:47 -
重大突破!塔里木油田發(fā)現(xiàn)1000億方級凝析氣
2018-12-13 15:39 能源戰(zhàn)略 -
習近平的改革之“功”
2018-12-13 14:51 -
臺北市長選舉沒翻盤!差距還拉大了
2018-12-13 14:31 臺灣 -
共享單車被貼假二維碼 有人被騙錢
2018-12-13 13:40 -
臺灣名嘴黃智賢來啦!不來互動一下?
2018-12-13 11:52 臺灣 -
送走“最貴實習生”,迎來年薪400萬新臺幣表姐
2018-12-13 11:49 臺灣 -
暗訪“福利姬”交易:未成年賣裸露照,有人年入30萬
2018-12-13 11:19 -
南京新規(guī)今起施行,“精日”麻煩了
2018-12-13 11:07 國家公祭日 -
大屠殺幸存者:一直講到日本承認為止
2018-12-13 10:45 國家公祭日 -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習近平這些話震撼人心
2018-12-13 10:40 國家公祭日 -
我夢想,我奮斗,我奔向……跟著劉燁穿越40年
2018-12-13 10:23 改開40周年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chǎn)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guān)稅
-
石破茂:這是一場“國家危機”
-
“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
《經(jīng)濟學人》繃不住了…
-
“和她見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國安官員”
-
尹錫悅被罷免
-
尹錫悅發(fā)聲
-
道指狂泄近1700點,美股創(chuàng)5年最大單日跌幅
-
巴西宣布采購2艘英國二手船塢登陸艦
-
王勛、宋思玉,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
美太空軍鼓吹“太空軍事化”,又拿中國做文章
-
“入境美國時要慎之又慎,那里已面目全非,充滿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