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名男子失蹤記:被脅迫干苦力當“勞奴”有的長達六年
關鍵字:澎湃新聞1月19日消息,與家人失聯(lián)的5年時間里,90后孫海達是這樣度過的:每天干苦力至少12小時,甚至連干兩三個通宵;沒有一分錢工資,不能與外界聯(lián)系;不能喊累,更無法逃離。時刻為他準備的,是監(jiān)工的拳頭、木棍和鐵鉤。
今年28歲的孫海達是黑龍江省依安縣人。和他一樣遭遇的,還有另外51名男子。他們分別被四個犯罪團伙控制,先后被帶至黑龍江和內蒙古的建筑工地、林場、工廠從事體力勞動,直到2018年4月底被警方解救。
黑龍江省依安縣人孫海達曾被強迫勞動5年,獲救后在哥哥家居住。 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2019年1月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公布的系列刑事判決書顯示,四個團伙的13名犯罪分子因犯強迫勞動罪,被一審法院分別判刑1年至6年。這四起強迫勞動案的52名被害人中,不少人是智障、聾啞、文盲、流浪人員,他們在遭遇誘騙、拘禁、毆打之后,被犯罪分子控制,失去自由和尊嚴,不得不長年累月進行重體力勞動。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到黑龍江、遼寧等地采訪被害人,探尋事發(fā)工地,揭開這些“勞奴”的苦難一幕。
“勞奴”:每天干活至少12小時,有人累了歇息被打得吐血
遼寧省法庫縣人周剛曾被強迫勞動4年。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今年36歲的周剛是孫海達的工友,家住距沈陽約80公里的法庫縣內。2018年4月回家后,周剛一直呆在家里,偶爾跟父親到附近的工地干些零活。家人忘不了他失蹤4年后歸來的模樣:蓬頭垢面,胡子拉碴,看起來比他60多歲的父親還老。
“我現(xiàn)在哪里也不敢去了。”周剛心有余悸地說。
過去4年,他去過了很多地方。他和一些工友去了黑河市北安糧庫“扛麻袋”——卸貨、搬運糧食,去哈爾濱的多個建筑工地干苦力,去大興安嶺采金銀花,去內蒙古蓋牛棚、鋸木,還去了位于哈爾濱延壽縣和雙城區(qū)的化肥廠。
黑龍江強迫勞動案的一些被害人曾在化肥廠干苦力。他們得爬上十多米高的原料堆,將一袋袋化肥原料搬下來。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往返黑龍江和內蒙古的這段“旅程”,對周剛、孫海達他們而言,留下的是屈辱和苦難的記憶。
“天天干活,連過年那一天都沒有休息?!睂O海達說,他們白天除每頓吃飯的半小時,其他時間幾乎沒有歇息,經(jīng)常干到晚上十一二點鐘,有時甚至得通宵地干。
孫海達記得,在哈爾濱雙城區(qū)的化肥廠,他和工友連續(xù)干活的最長時間是兩天兩夜。周剛則記得,在北安糧庫扛麻袋時,他和一些工友曾連續(xù)干了三天三宿。
因為干得太累,孫海達有次在卸貨時,沒留意車上掉下的鐵塊,他后腦砸出了血,被送到醫(yī)院治了一個多月,至今后腦留有明顯的疤痕和凹溝。
超負荷的體力勞動,讓工人們苦不堪言。但大家都不敢反抗——他們懼怕工頭和監(jiān)工的拳頭,以及他們手上的木棍、鐵鍬。
裁判文書顯示,多名被害人證實,工頭李云剛手下的監(jiān)工竇義坤,曾用一種叫“爐鉤子”的鐵具毆打過工人楊某、沈某,導致兩人受傷出血;被劉振華等人控制的工人“老穆”,曾被“打得吐血”;從工地逃回敬老院的湯瑣(化名),牙齒曾被打掉三顆,頭部有五六道傷痕,兩只腳磨出了水泡。
在被強迫勞動的5年間,孫海達經(jīng)常挨打。他第一次挨打,是因為連續(xù)幾小時扛一百斤一袋的糧食,累得坐在地上歇息。工頭劉振華沖過來就踢了他幾腳,邊踢邊罵。孫海達說,幾乎在每個工地他都挨過打,被打的原因都是“不好好干活”。
周剛記得,他第一次被監(jiān)工張文輝毆打,是因為起床遲了幾分鐘。在他印象里,另一監(jiān)工王友打人“老狠”,有次把他打得鼻子出血,躺在地上抽搐。
周剛第一次抽搐,是在建筑工地砌磚時,他突然倒地,渾身發(fā)抖。后來,可能是體力透支以及精神上恐懼疲倦,他又發(fā)作了六次。每次工頭會讓他休息一兩天,但從不送他上醫(yī)院。
由于環(huán)境惡劣和超負荷勞動,不少勞工出現(xiàn)病癥,但沒有藥吃,只能硬挺。
在哈爾濱雙城的化肥廠干活期間,孫海達和十多名工友住在廠區(qū)附近的一間民房。孫海達說,2018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早上,寢室里一個20多歲的工友病死了,劉振華讓他和幾名工友將死者抬上一輛面包車,運走了。
周剛和孫海達都證實,在化肥廠干活的時候,有個“燒鍋爐”的工友,姓王,50多歲,曾送往醫(yī)院治療,一天后死亡。“是我背他上車的,不知道是生病還是煤煙中毒。”周剛說。
不過,澎湃新聞發(fā)現(xiàn),對于周剛、孫海達所稱兩名工友死亡之事,劉振華一案的刑事判決書里并未提及。
務工陷阱:包吃包住的“力工活”
當年離家外出找“力工活”時,周剛等人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勞奴”。
來自遼寧農(nóng)村的周剛生活壓力比較大。2008年他在一場車禍中受傷,住院昏睡42天才醒來?!皬哪且院?,他腦子反應有些遲鈍?!彼谋斫愀嬖V澎湃新聞,周剛妻子后來離家出走,撫養(yǎng)老人、孩子的重擔都落在他的肩上。他除了干農(nóng)活,還經(jīng)常在農(nóng)閑季節(jié)外出務工。
2014年4月16日,周剛去沈陽的長白勞務市場找“力工活”。此后四年,他沒有回家,也未跟家人聯(lián)系。他的父母發(fā)動親戚朋友到各地尋找,上電視臺播放尋人啟事??赡撬哪辏軇傁駨娜碎g蒸發(fā)一樣,音訊全無。
他是被一個“老板”帶走的。據(jù)周剛回憶,當年他在沈陽長白勞務市場呆了幾天,和其他“站大崗”的農(nóng)民工一樣,在路邊等候苦力差事。有一天,一個身材發(fā)胖的中年男子來到他們中間。后來他才知道這“老板”叫劉振華。
“他說工地上要人,包吃包住,每天140塊錢,按月結工資。”周剛當時提出每年要回家兩趟——他不放心家里的父母和7歲女兒,劉振華爽快答應了。于是,周剛和另外10名農(nóng)民工隨劉振華坐火車去了哈爾濱。他和4個工友被安排到市郊一處建筑工地。半個月后,他們被劉振華用面包車拉到了黑河市北安的一個糧庫。
哈爾濱市人才市場附近的撫順街,每天有上百名農(nóng)民工在這里等“力工活”。劉振華等人曾來這里“招募”了不少工人。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在糧庫的工地,周剛認識了已在這里干了大半年的孫海達。比周剛小8歲的孫海達,被騙來工地之前曾在農(nóng)場和榨油場打工兩年,都沒拿到工錢,只好出走另找工作。
孫海達當年為了找事做,在哈爾濱火車站呆了五天。他說,當時身上沒錢了,只能在車站一帶乞討。有一天,一個中年婦女跟他搭訕,還買盒飯給他吃,讓他去工地干活,“有吃有住還有工資”。孫海達便跟她走了。
沒多久,他被“轉”給一個中年男子,那人正是“老板”劉振華。孫海達被直接帶到黑河市北安糧庫,和其他工友一起“扛麻袋”。
后來,孫海達、周剛一起輾轉黑龍江、內蒙古多個工地,成為“難兄難弟”。和他們一起干活的,一般有一二十個工人,干的都是體力活。
這些一起干活的工友,大多和周剛、孫海達一樣,被犯罪團伙從勞務市場、火車站等地騙過來。
比如被打斷牙齒后逃跑的湯鎖,原本在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qū)的敬老院生活了二十多年。2016年3月29日,他向敬老院請假去親戚家,從此失去聯(lián)系。劉振華在庭審時交待,他是在加格達奇火車站將湯鎖騙走的。
裁判文書顯示,一共有52名受害人被劉振華等四個犯罪團伙控制和強迫勞動。
其實,當年被帶到工地沒多久,孫海達、周剛就發(fā)現(xiàn),所謂的“力工活”完全是場騙局——他們的工錢根本就沒有指望。
在幾十個工友中,周剛應該是拿到“報酬”最多的。他干活力氣大,還會開叉車,受到工頭劉振華的“器重”。四年里,他領到了第一個月的3千元工資,后來陸續(xù)領了2千元零用錢。其他工友,有的拿過30元、50元,有的拿過幾百元,更多的人從沒拿過錢。
“干了五年,一分錢都沒給過我?!睂O海達說,“老板”劉振華起初以各種借口不付工錢,后來則干脆不再解釋。
在該系列強迫勞動案中,52名受害勞工大部分來自東北三省,有的來自江蘇、天津等地,其中有些系智障、聾啞、文盲或流浪人員。比如劉振華一案的19名勞工中,就有3名聾啞人。這些勞工被強迫勞動的時間,長則五六年,短則兩三個月。周剛和孫海達都證實,與他們一起干活的黑龍江人田海江,在工地勞動的時間有六年。
周剛告訴澎湃新聞,在一起干活的19人當中,他和孫海達是“最健全清醒”的,盡管他曾因車禍導致二級殘疾,孫海達則幾乎是文盲——只讀過“三個一年級”。
逃跑和認命:失去自由和尊嚴的日子
周剛、孫海達和工友們拿不到工錢,而更令他們絕望的是,他們失去了自由。
在劉振華等人的控制下,工人們不能跟外界聯(lián)系,只能日復一日地勞動。許多勞工想逃離,但他們首先得擺脫工頭的監(jiān)視。
被騙來的工人到了工地后,劉振華會在附近租民房,讓十多個勞工擠在一個房間睡。他安排監(jiān)工張文輝或王友同住一個院子,院里的鐵門會上鎖,鑰匙均由他們掌管。
工人們干活的時候,劉振華和他手下的監(jiān)工會在旁邊監(jiān)督。廠區(qū)的鐵門一般也是上鎖的,工人想逃離現(xiàn)場十分困難。
有一年,工人們被安排到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采金銀花、挖山藥。周剛以為找到了逃跑機會。
那天,周剛和另一工友在山上挖野生藥材。趁監(jiān)工沒留意,他和那名工友往山下跑了40多里。周剛說,當時為了湊路費,他還扛著一袋藥材,估摸著可賣得三百塊錢??删驮谏较沦u藥時,他和工友被“舉報”。劉振華等人開車趕來,把他倆抓走。
被押回工地的周剛挨了一頓打。他記得,監(jiān)工張文輝用鐵鍬毆打,致使他腰部受傷,痛了很長時間。
大概半年后,在化肥廠干活的周剛又嘗試逃離。他從廠區(qū)悄悄出來,一路狂跑??梢恍r不到,他就被開車追來的監(jiān)工抓了回去。
性格相對懦弱的孫海達也逃過一次。那時他在雙城的化肥廠干活,因為“不好好干活”,他被劉振華用木棍毆打得受不了。幾天后,他瞅住機會,悄悄溜出化肥廠的廠區(qū)。他跑了大半天,來到哈爾濱市區(qū)。
那時天快黑了,又累又渴的孫海達坐在路邊休息,被開車追尋的劉振華發(fā)現(xiàn),抓了回去。
孫海達說,也有少數(shù)工友逃跑成功的,但他自己“運氣不好”。他記得,剛被騙到工地不久,劉振華等人就以“辦保險”為由收走了他和工友的身份證。大伙沒有身份證,沒有錢,只能聽從擺布,日復一日地重復三件事:干活、吃飯、睡覺。
劉振華會安排人手給工人們做飯,不過伙食很差。孫海達記得,米飯倒可以“管飽”,但菜不好,幾乎都是白菜、茄子類的蔬菜,難見肉腥,“跟喂豬差不多”。
“一個月吃一次肉,每人就吃一塊?!睂O海達的拇指和食指彎成一小圈,比劃了一下。他說,到了后期,一月一餐的豬肉沒有了,改成兩月一餐的烤鴨,“兩個月吃一次,兩個人吃一只”。
劉振華偶爾會給工人帶來一些破舊衣服和鞋子,但很少為他們買生活用品。孫海達說,那四五年劉振華只買過兩條毛巾,給19個工人共用。大伙沒有牙刷牙膏,“就是用水漱漱口”。
這群工人的勞作地點位于黑龍江或內蒙古境內,氣溫很低。可工人沒有熱水洗澡。在孫海達印象中,很多工友幾年都沒洗過澡。由于衛(wèi)生條件不好,工人身上“長虱子”是常見的事。
孫海達記得,大家身上癢得難受,有時會將衣服脫下來,拿到煤爐邊去烤,“一些虱子從衣服蹦到火爐里,燒得吱吱響”。
有一年,周剛實在“癢得受不了”,跑到工地附近一個水庫,脫光衣服跳進刺骨的冷水里。他說,那是他四年里唯一的一次洗澡。
勞工生意:輸送勞力到工地強迫勞動,有勞工變成監(jiān)工
周剛、孫海達們苦難經(jīng)歷的背后,是劉振華等四個團伙的“勞工生意”。
1976年出生的劉振華是黑龍江省克東縣人,曾因介紹賣淫和協(xié)助組織賣淫先后被判過兩次刑,2008年刑滿釋放。大概從2013年起,劉振華伙同他人干起了強迫工人勞動、賺取勞工血汗錢的“生意”。
裁判文書顯示,2013年至2018年4月,劉振華伙同他人在哈爾濱的勞務市場、火車站等地,以欺騙手段招募工人,并糾集王友、張文輝等人,通過扣押身份證、毆打、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周剛、田海江、孫海達等19名被害人到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勞動,拒不支付報酬,獲得贓款30余萬元。
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另一團伙的主犯李云剛將騙來的9名勞工交給從犯竇義坤管理,強迫他們到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地勞動,其中7人在案發(fā)前被馬德太安排到化肥廠勞動。此案李云剛等人非法獲利13萬多元。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被告人辛天武伙同金玉明、辛光強等人,強迫12名被害人勞動,獲得贓款30余萬元。
2014年至2018年5月,被告人王彥伙同郝廣杰、趙玉輝、麻晶,強迫12名勞工從事超負荷體力勞動,獲得贓款10余萬元。
上述四個團伙中,前三個團伙均曾安排勞工到哈爾濱市雙城區(qū)的化肥廠——那是周剛、孫海達等人被強迫勞動的最后一處工地,距哈爾濱市區(qū)約70公里。
沈陽市雙城區(qū)的化肥廠是周剛、孫海達等人被強迫勞動的最后一處工地。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2019年1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這家化肥廠——哈爾濱中哈高科農(nóng)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哈高科)。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這家私營企業(yè)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00萬元。該公司官網(wǎng)稱,這是一家集化肥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專業(yè)肥料企業(yè)。
澎湃新聞記者在廠區(qū)看到,一些工人爬上十多米高的原料堆,將一袋袋原料搬下來,由叉車運到車間加工。這正是以前周剛、孫海達他們干的活。
中哈高科負責人張立偉介紹,2017年12月,化肥廠將勞務承包給一個叫邢軍國的包工頭,“按市場價承包,我們一分錢都沒拖欠”。
事實上,邢軍國除了自己帶些工人來干活,還將一些勞務分別包給劉振華和馬德太?!肮ゅX都付給了他倆,半個月結一次。”邢軍國稱,他是案發(fā)后才知道,劉振華和馬德太非法控制工人且不付工資。
案卷資料顯示,犯罪團伙之間有時根據(jù)用工需要,以每人數(shù)百元或上千元的價格“買賣”勞工。
這些犯罪團伙在強迫工人勞動的過程中,限制人身自由是常用的手段。王彥、郝廣杰犯罪團伙曾將十余名勞工先后帶至賓縣和齊齊哈爾市的民房,鎖門不讓其外出,限制工人人身自由達30余日。
這一系列強迫勞動案的犯罪團伙,均被法院認定為“惡勢力”:在勞動用工行業(yè)形成惡勢力組織,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在勞務市場、火車站等地以欺騙手段招募工人,以暴力、威脅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其行為構成強迫勞動罪。
包括主犯劉振華、李云剛、辛天武、王彥在內的13名被告人,分別被判刑一年至六年并處罰金。其中,王彥、劉振華、李云剛分別被判刑六年、四年、三年六個月。
在這一系列案件中,9名從犯里有4人曾是被強迫勞動的工人,后來在工頭威逼利誘下變成監(jiān)工或打手。比如長春人麻晶,自己在勞動中曾被機器削掉小拇指,兩根手指骨折,導致十級傷殘。后來,他成為王彥雇傭的監(jiān)工,經(jīng)常毆打工友。
庭審時,公訴人指出麻晶等人成為主犯幫兇的“可悲”:“自己好了傷疤忘了疼?!?
回家:52名被害人脫離苦海,有人忘記自己是誰
黑龍江這四起強迫勞動案的犯罪團伙,是因為一名工人的出逃,才浮出水面。
2018年4月底的一天下午,正在干活的孫海達看到幾輛警車開進了化肥廠工地。有警察拿著喇叭喊,讓所有人停止生產(chǎn),配合調查。
孫海達、周剛等人被奴役的苦難日子,終于熬到了頭。
“救”大家的,是一位姓沈的工人。52歲的沈某是江蘇人,他和一些工友被工頭李云剛安排到中哈高科勞動。2018年3月27日,他從化肥廠工地逃出來,沿著鐵路沿線逃跑。幸運的是,他被哈爾濱鐵路公安局雙城堡派出所的民警發(fā)現(xiàn)。
同年4月24日,經(jīng)黑龍江省公安廳指定,哈爾濱鐵路公安局偵辦這一系列強迫勞動案,稱為“4·24強迫勞動案”。隨后,系列強迫勞動案四個團伙的13名成員歸案,他們分別來自黑龍江和吉林。同年12月上旬,四起強迫勞動案先后在哈爾濱鐵路運輸法院開庭審理。當月底,法院陸續(xù)作出一審判決。
2018年12月11日,被告人劉振華、王友、張文輝在哈爾濱鐵路運輸法院受審。庭審視頻截圖
奴役工人的犯罪分子得到懲處。另外,周剛、孫海達等人被強迫勞動的最后一處工地——中哈高科,事發(fā)后曾停產(chǎn)接受調查,目前已經(jīng)恢復生產(chǎn)。該公司投資人張立偉說:“我們現(xiàn)在汲取教訓,用的都是正規(guī)勞務公司的工人。”
然而,對于飽受苦難的勞工們來說,他們身體和心理的傷疤,短時間內都難以消弭。
52名勞工被警方解救后,其中一些智障者和聾啞人說不清姓名和住址,民警只好通過提取指紋、對比DNA等技術手段,確定其身份。此后,有的被害人被家人接回家,有的通過救助站送回原籍地。
2018年4月26日,失蹤4年的周剛回到沈陽法庫的家中。母親抱著他痛哭了一場,11歲的女兒則不認識他了。父母以為周剛已不在人世,那段時間正為他女兒申辦孤兒證。
周剛母親記得,當時回到家的周剛穿著破爛,身形削瘦,“胡子拉碴,亂蓬蓬,看起來比他爸還老”。
周剛父親告訴澎湃新聞,周剛回家后還發(fā)生過三次抽搐,“每次抽三四個小時,口吐白沫”。周剛父親介紹,醫(yī)生認為周剛大腦受過刺激,需要慢慢恢復。
2018年5月24日,孫海達被送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救助站,他的姨父把他接回了鄉(xiāng)下家中。孫海達被強迫勞動五年,加上此前外出務工的兩年,已經(jīng)七年沒回過家。
采訪中,孫海達和周剛的家人都表示,想請律師起訴劉振華等人,討回幾年來被侵吞的勞動工資。
“真是太遭罪了。他現(xiàn)在談到這事還常常流眼淚?!睂O海達的嫂子邵珠梅說,弟弟剛回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記不起他自己的名字,“我問他叫什么名字,他說他叫二十五”。
孫海達告訴澎湃新聞,“二十五”應該是他這些年在工地干活的工號。不過,據(jù)周剛介紹,他們并沒有工號,“老板說他不識字,傻傻的有點‘兩百五’,就叫他二十五,后來大家都這樣叫他”。
從2013年到2018年,與外界失聯(lián)的那五個年頭,孫海達幾乎沒聽過自己的名字。慢慢地,他只記住了“二十五”。
- 原標題:52名男子失蹤記:被脅迫干苦力當“勞奴”,有的長達六年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9-01-19 15:02:55
-
造謠誹謗楊利偉 載人航天官微譴責
2019-01-19 14:31 航空航天 -
“黃鱔門”案一審23人被判刑 涉事女主播被判1年9個月
2019-01-19 13:57 依法治國 -
海南擬任女廳官,是朝鮮咸慶北道人
2019-01-19 13:22 政壇觀察 -
中國極地固定翼飛機成功降落南極冰蓋之巔
2019-01-19 12:35 南極探險 -
全國4500多特警實戰(zhàn)匯報演練
2019-01-19 11:20 警察與槍 -
三鹿受害少年患腎病 花4.6萬服無限極產(chǎn)品后去世
2019-01-19 10:46 食品安全 -
大疆曬內部反腐 損失超10億涉百人
2019-01-19 10:06 大公司 -
《啥是佩奇》里的中國農(nóng)村,我們是不是都想錯了?
2019-01-19 09:10 -
習近平:這件事要做好“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
2019-01-19 09:0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網(wǎng)傳“長沙一保姆虐嬰拋扔孩子”當事人被行拘
2019-01-19 08:56 依法治國 -
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的另一個身份
2019-01-19 08:14 -
駐守雪崩之谷:探訪我國唯一積雪雪崩研究站
2019-01-19 07:54 -
合肥95后消防員救火中犧牲,曾參加滅火救援1500余次
2019-01-19 07:45 -
全國唯一一所海軍中學即將落戶青島西海岸
2019-01-19 07:15 中國海軍 -
習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開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座談會
2019-01-18 20:42 -
致敬!
2019-01-18 19:57 -
開賽前,他們高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2019-01-18 19:25 觀網(wǎng)看片 -
魁梧男表白女大學生遭拒 持械闖對方老家遭反殺
2019-01-18 16:24 依法治國 -
盜刷大學食堂餐費 官方通報來了
2019-01-18 15:35 -
習近平考察天津港:做好實業(yè),攀登世界高峰
2019-01-18 15:25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評論 220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評論 122最新聞 Hot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
“北約想從羅馬尼亞發(fā)動三戰(zhàn)”
-
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
德國政府:影響我們了,中美談談吧
-
駁了萬斯面子,格陵蘭島美軍基地指揮官遭解職
-
“美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證?
-
按市政府統(tǒng)一要求,醫(yī)院紅十字招牌被換成綠色?當?shù)鼗貞?/a>
-
美科技巨頭供應商們焦頭爛額:現(xiàn)在比疫情時還糟,仿佛“沒有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