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個別地區(qū)還存在統(tǒng)計造假,必須露頭就打!
3月12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康義、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接受采訪。
在回答關于統(tǒng)計改革工作未來發(fā)展和重點工作的問題時,康義表示,統(tǒng)計工作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基礎性綜合性工作,要始終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一是要在思維轉變上下功夫,既要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和實踐,又要總結中國統(tǒng)計的實踐成果,不斷發(fā)出中國統(tǒng)計的聲音,在國際統(tǒng)計規(guī)則的制定方面增強中國話語權。
二是要改革統(tǒng)計制度,擴大統(tǒng)計調查范圍,拓展統(tǒng)計調查內容,建立新的統(tǒng)計調查制度。今年我們會建立中國式現(xiàn)代化統(tǒng)計監(jiān)測體系,實施碳排放的核算,對共同富裕的進程進行監(jiān)測,推動一些民生統(tǒng)計的改革。
三是要改變統(tǒng)計方式,順應數(shù)字化信息化潮流,運用好大數(shù)據(jù)、衛(wèi)星遙感、區(qū)塊鏈等技術。
四是要完善統(tǒng)計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加強國家統(tǒng)一領導,完善分級體制機制,形成合力。
“我還想說兩件事?!笨盗x說,個別地區(qū)還存在統(tǒng)計造假的現(xiàn)象,對此將做到“零容忍”,“露頭就打”。今年將開展統(tǒng)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確保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真實性。
第二件事是今年要組織開展全國第五次經濟普查,同步開展投入產出調查,把經濟總量、分布、結構弄清楚,把國民經濟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弄清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茅冠雋 洪俊杰 王閑樂 劉雪妍 胡幸陽 周程祎)
- 原標題: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個別地區(qū)還存在統(tǒng)計造假,必須露頭就打!
- 責任編輯: 夏雨 
-
體育總局局長:針對足球領域出現(xiàn)的嚴重問題,我們一直在深刻反思
2023-03-12 11:31 2023兩會 -
內地90后網(wǎng)紅單車在港失竊,港警:已拘捕一名本地男子
2023-03-12 11:26 -
直播:第三場“部長通道”
2023-03-12 11:00 2023兩會 -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集體進行憲法宣誓
2023-03-12 10:38 2023兩會 -
會議分別表決通過十四屆全國人大8個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2023-03-12 10:38 2023兩會 -
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任命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等
2023-03-12 10:20 2023兩會 -
大會決定國務院秘書長、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央行行長、審計長
2023-03-12 10:19 2023兩會 -
經表決,李尚福、王小洪、吳政隆、諶貽琴、秦剛為國務委員
2023-03-12 10:14 2023兩會 -
經表決,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為國務院副總理
2023-03-12 10:13 2023兩會 -
李強提名國務院秘書長、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央行行長、審計長人選
2023-03-12 09:13 2023兩會 -
李強提名李尚福、王小洪、吳政隆、諶貽琴、秦剛為國務委員人選
2023-03-12 09:08 2023兩會 -
李強提名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為國務院副總理人選
2023-03-12 09:07 2023兩會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
2023-03-12 09:00 2023兩會 -
圓明園管理處:攀爬遺址文物涉事人員,禁止入園游覽
2023-03-12 08:48 -
功大明:中國的市場很大,在這里工作讓我樂享其中
2023-03-12 08:45 老外講故事 -
杰安彼德·柏羅第:上海為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新動能
2023-03-12 08:39 老外講故事 -
山西代表團:僅靠本省財力難以滿足建設需求,希望中央增加債務限額
2023-03-12 07:59 2023兩會 -
-
今日兩會議程: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等人選
2023-03-12 07:25 2023兩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簡歷
2023-03-12 07:25 2023兩會
相關推薦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