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炳忠:臺灣統(tǒng)派在擔憂,越“臺獨”越有“統(tǒng)戰(zhàn)價值”?
編者按:12月,臺灣時政評論員王炳忠與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做客觀學院直播廳,共同探討兩岸問題的歷史、現狀與未來,以及美國大選后新的政治格局可能給臺海局勢帶來的變數。
節(jié)目中,身為臺灣“統(tǒng)派”代表人物的王炳忠講述了臺灣島內“統(tǒng)獨光譜”的構成,以及致力于統(tǒng)一的臺灣愛國力量的發(fā)展歷程,并表達了對于島內“臺獨”分子未來在統(tǒng)一進程中充當“兩面人”的擔憂。沈逸老師指出,兩岸在信息交流上存在很嚴重的屏障,這種屏障是被人為制造出來的。未來在統(tǒng)一進程中,我們應該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依法清算和懲治破壞和平、阻撓統(tǒng)一的態(tài)度頑固分子。
以下為對話節(jié)選整理。
觀察者網:王炳忠老師您好,歡迎您做客觀察者網。我們看到您在互聯(lián)網賬號上給自己的頭銜是“統(tǒng)派工作者”,借這個機會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臺灣地區(qū)的“統(tǒng)派”?
王炳忠:相對于“統(tǒng)派”,我更喜歡被稱為“兩岸統(tǒng)一工作者”,因為兩岸都是中國人,“統(tǒng)一”本不該稱為一“派”。
說到統(tǒng)派的歷史和現狀,就有必要厘清一下臺灣的“統(tǒng)獨光譜”。最早在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就有所謂的“祖國派”,他們是我們愛國愛臺的前輩。在對抗日本侵略者的過程中,他們懷抱著臺灣應該早日回歸祖國的愿望,他們的呼聲是要讓臺灣好,就必須先重建我們的祖國,“祖國好臺灣才能好”。很諷刺的是,臺灣光復以后,這批祖國派不僅沒有得到國民黨的重用,反而在國共內戰(zhàn)時期被扣上了所謂“親共”“左傾”的罪名,很多人在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被殺害了,造成了臺灣本省統(tǒng)派的香火幾乎斷絕?,F在臺灣僅存的只有統(tǒng)盟、勞動黨這樣的“統(tǒng)左派”。在“統(tǒng)獨光譜”中,他們屬于最左邊,最繼承社會主義統(tǒng)一思想的一派。
再往右一點是支持“一國兩制”的統(tǒng)一,他們對于社會主義未必有很強烈的認同,但基于各種考量,他們覺得“一國兩制”、和平統(tǒng)一、共同繁榮”是最好的選項。最近被賴清德點名要申請解散的統(tǒng)促黨,還有過去新黨的郁慕明主席,都屬于這一類。
再往右一點就是國民黨原本的主張。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李登輝為了解釋國民黨在90年代開始不再堅持和中國大陸競爭所謂中國的“正統(tǒng)”,不再堅持所謂把中國大陸視為是“叛亂組織”以后,國民黨到底怎么定位的問題,所以那時候開始有了所謂的“國統(tǒng)綱領”。
然后再往“臺獨”的方向走,就到了支持“維持現狀”的一批,這其中又分了所謂“我們現狀就已經獨立”,這是目前民進黨的論述;再到所謂的“現狀還沒有獨立,所以我們在爭取讓臺灣獨立”那種真正的最右邊的激進“臺獨”派。
這就是臺灣目前大概的“統(tǒng)獨光譜”,根據歷屆民調的結果,以“國統(tǒng)綱領”為界,“國統(tǒng)綱領”以左的所謂“泛統(tǒng)派”大概在臺灣只占12%到15%之間。但從“國統(tǒng)綱領”往“獨”的方向幾乎有八成的民意。
臺灣所謂的“統(tǒng)獨光譜”示意圖 受訪者提供
觀察者網:您覺得自己在這個光譜中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過去這些年您自己關于統(tǒng)一的思想有過什么樣的變化和發(fā)展?
王炳忠:對我來說,我心中最希望的是不要糾結“一國兩制”,因為到最后還是講不清楚,難道“一國兩制”就是永遠不能去改變臺灣的政治制度嗎?如果按照“一國兩制”的講法臺灣的政治經濟都不變,可是在我看來,如果變的方向是好的,是讓人民能真正過上更好的日子,為什么不能變?如果今天中國大陸真的走出了一條“中國道路”,我認為這個模式也應該讓臺灣同胞能夠享受到。我們不應該刻板地宣稱“統(tǒng)一后一切不變”,而應該說“統(tǒng)一后讓臺灣變得更好”。
我個人最早的色彩政治底色是比較偏向“國統(tǒng)綱領”的那種傳統(tǒng)的國民黨表述,在我年少時候所認知的所謂“中華民國就是中國”。當時我想的就是要讓中國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所以我們不要再分裂。我不否認這一點。后來我開始慢慢地從所謂的傳統(tǒng)“正藍”開始逐漸變“紅”,影響我的一個很大關鍵點是馬英九時期。
當時在所謂“民國百年”,也就是辛亥革命100年的時候,我發(fā)現馬英九當局雖然是國民黨執(zhí)政,但他們的論述已經完全沒有了中華民族的責任感,對于中國統(tǒng)一的抱負和民族認同都沒有了,變得媚俗、膚淺,一味迎合臺灣的所謂“永遠維持現狀”,所謂的“臺灣本土”。
我自己也是本省人,但是臺灣本土一定要放在中華民族這近一兩百年的滄桑歷史中,才能找到臺灣未來的定位。如果僅僅因為對選舉不利,就要刻意拒絕中國的圖騰符號,讓我覺得這個黨已經沒有了靈魂,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有了要為統(tǒng)一做點事的想法。
讓我發(fā)生改變的最高潮事件當然是2014年的“反服貿”,也就是所謂的“太陽花暴動”。這就更加證明了臺灣的命運其實是在美國控制之下,當美國開始要搞所謂重返亞太,要利用臺灣的時候,就把魔掌伸了進來,就連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很多人當時想走緩和、拖延路線,美國都不能接受。所以,我更加堅定只有明確主張統(tǒng)一才是我們的未來和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和臺灣島內這二三十年來走向歪路的“臺獨”抗衡。
在臺灣“反服貿”暴動中抗議者占領“立法院”
觀察者網:臺灣有一些公眾人物,他們不是頑固“臺獨”,嘴里說著“我是中國人,兩岸一家親”,但他們的底色是非?!胺垂病钡?,他們是不能夠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價值觀和由共產黨來主導統(tǒng)一的進程,沈逸老師您如何看待這一類人,他們未來會成為統(tǒng)一的阻力嗎?
沈逸:曾經大陸領導人和對岸當局聊到一些邊界和底線時說過一句很直白的話:“成王敗寇”嘛!客觀上而言,今天我們講的和平統(tǒng)一進程,實際上是兩岸力量消長、以及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力量消長所決定的。而島內很多人的固有看法和認知,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改革開放早期形成的——他們對大陸依然抱有一種過時的、陳舊的物質和心態(tài)上的巨大優(yōu)越感。
兩岸地理位置上并不特別遠,但信息傳播是有很大問題的。從兩蔣時期到李登輝、再到現在的民進黨時期,臺灣對大陸有一個單向的信息屏障,大陸的信息是傳不過去的,很多真實信息是被過濾掉的。這些真實的信息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大陸的發(fā)展現狀,第二就是大陸民眾對于兩岸問題、對于統(tǒng)一進程、對于臺灣的真實看法,這一點非常關鍵,但島內也是不知道的,只能通過大量中介渠道傳遞。
有些中介渠道可能會比較如實地傳遞,有些渠道則是選擇性的,他們在大陸說一套,在臺灣說一套,兩邊靈活調整;還有一些渠道完全是反著來的,讓大陸產生島內非常強勢的“臺獨”認知,然后在臺灣島內也是盡可能把大陸這邊的糟糕負面案例進行夸大,加速兩岸的疏離。
我認為現在臺灣島內的“臺獨”基本上是建立在一個非常錯位和扭曲的認知前提基礎之上的——他們認為臺灣可以幾乎不用承擔任何成本,就能很自如地在統(tǒng)獨議題上去做出所謂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認為自己有所謂的“主體性”,就像李敖曾經回答那個小姑娘關于臺灣統(tǒng)獨的選擇問題:“其實這事兒輪不到你覺得”。
這些是歷史上積累下來的東西,包括他們對“一個中國”的理解。有一點需要注意,實際上當統(tǒng)一進程啟動的時候,毫無疑問“一個中國”肯定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就是實力、歷史和客觀現實使然。
觀察者網:我們看到臺灣島內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利用某種信息差“兩頭吃”。在大陸,他們喊著“兩岸一家親”,這樣能比綠營的人獲得更多在大陸的實際利益和資源;但是回到臺灣又是另一副嘴臉,利用自己在大陸“混得好”“說得上話”提升自己的身價。結合你的所見所聞,有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例子?
王炳忠:這一套在過去馬英九執(zhí)政時期還玩得比較轉,自從民進黨上臺以后越來越玩不轉了。
過去曾經就碰到過在大陸官方辦的活動上,國民黨青年團的前團長——當時他是時任團長,因為帶有國民黨身份,還是國民黨“中常委”,所以座次比我們靠前,結果他故意不好好系領帶,領子隨便穿、衣服拉出來,還把這個造型的照片當場發(fā)到臉書上,自鳴得意地說自己故意用這樣邋遢的形象來羞辱大陸,這是來吃你們的宴席,“用肚皮反共”。我當時實在受不了,就把臉書拿給現場主辦單位的人看,主辦主任大驚道:“這什么人啊,怎么這樣寫?”;我說,這個人就坐在那里,主桌上你們正在敬酒的那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出爐
2024-12-26 15:04 中國經濟 -
穩(wěn)居世界第一!2024年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超40億噸
2024-12-26 14:57 -
“江浙滬第一天路”開通了!
2024-12-26 14:06 高鐵世紀 -
柯文哲涉貪案今日起訴,檢方求刑28年半
2024-12-26 11:54 -
副部級劉躍進被公訴,曾主辦“湄公河慘案”
2024-12-26 10:36 廉政風暴 -
征訂教輔就看哪本回扣多,教輔緣何變“教腐”?
2024-12-26 09:09 觀察者頭條 -
陸軍原副司令員尤海濤、南部戰(zhàn)區(qū)原副司令員李鵬程,嚴重違紀違法
2024-12-26 08:59 廉政風暴 -
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周年,重溫毛主席這些詩詞!
2024-12-26 07:16 紀念毛澤東 -
王毅:值此戰(zhàn)后80年的重要節(jié)點,日本又一次面臨歷史之問、道義之問
2024-12-26 07:14 中國外交 -
數據2024:見證中國從創(chuàng)新到開放,從崛起到跨越
2024-12-25 21:54 -
劉強東送8萬盒巧克力 京東員工年底三重驚喜
2024-12-25 20:43 大公司 -
尤海濤、李鵬程等8人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2024-12-25 20:03 -
習近平簽署第41、42、43、44號主席令
2024-12-25 19:06 -
關志鷗任自然資源部部長
2024-12-25 17:32 -
-
-
事關臺灣地區(qū)法院民事判決,最高法發(fā)布新規(guī)
2024-12-25 16:01 依法治國 -
效仿特斯拉,豐田欲在華獨資建廠?
2024-12-25 15:47 -
心理援助熱線“12356”,明年5月前開通
2024-12-25 15:32 -
學者稱大陸4年內不會制定統(tǒng)一臺灣時間表,國臺辦回應
2024-12-25 11:39 臺灣
相關推薦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43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816“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評論 156尹錫悅被罷免 評論 346馬克龍:別天真了!歐盟要暫停對美投資 評論 93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
石破茂:這是一場“國家危機”
-
“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
《經濟學人》繃不住了…
-
“和她見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國安官員”
-
尹錫悅被罷免
-
尹錫悅發(fā)聲
-
道指狂泄近1700點,美股創(chuàng)5年最大單日跌幅
-
巴西宣布采購2艘英國二手船塢登陸艦
-
王勛、宋思玉,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
美太空軍鼓吹“太空軍事化”,又拿中國做文章
-
“入境美國時要慎之又慎,那里已面目全非,充滿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