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生:朝鮮問題眾說紛紜,到底該怎么看?
關鍵字: 朝鮮半島半島安全朝鮮局勢半島局勢【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王俊生】
在朝鮮半島研究界,觀點分裂與輿論分裂是眾所周知的現(xiàn)象之一。僅以2016年的半島為例,在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后,國內(nèi)觀點可以分為三派:支持對朝鮮進行有限武力打擊論、讓美朝韓三國去解決“撂挑子”論、對朝鮮全面施壓論;在韓國決定部署美國的“薩德”導彈防御系統(tǒng)后,國內(nèi)觀點也可以分為三派:堅決反對“薩德”入韓論、有限接受“薩德”入韓論(比如不含X波段雷達的“薩德”)、接受“薩德”入韓論。觀點與輿論的分裂、乃至撕裂,已經(jīng)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重視。要分析這一現(xiàn)象必須分析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分裂、進而再分析如何看待這種分裂。
朝鮮半島界的觀點與輿論分裂有著特定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其一,從宏觀上講,研究半島問題可以分為:國別研究視角、地區(qū)研究視角、國際戰(zhàn)略研究視角。和任何學科一樣,學者由于不同視角、不同的知識基礎與分析能力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jié)論。
其二,相比于其他問題,半島問題的更為復雜性,牽涉的因素較多,比如美國因素、朝鮮因素、韓國因素等等。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結(jié)論就可能不一樣。
其三,這也和朝鮮半島研究的敏感性有關。由于其敏感,各個部門有時甚至連掌握的材料都不能互相交流,客觀上導致“各自為政”。不同于國內(nèi)已經(jīng)建立的各種學會,迄今半島問題界仍然沒有一個“朝鮮半島學會”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其四,這同時也與我們學者日常交往對象的傾向有關。比如和美國學者交流較多的,可能就更多同情美國的觀點。和朝鮮學者接觸角度,有可能就更多認同朝鮮的觀點。同理,和韓國學者交流越多,就有可能受韓國觀點影響較多。而這幾個國家之間的關系不僅復雜,而且存在幾組敵我分明的關系,美朝、朝韓、朝日。
其五,這也和學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關。作為學術單位與學者不同于宣傳部門以及宣傳人員,學術研究是基于科學研究基礎上,因此學術發(fā)展不同于宣傳部門的一個口徑,就自然會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情況。
其六,這也和我國學術活躍與輿論活躍有關。改革開放、特別是冷戰(zhàn)結(jié)束以來,國際關系學科在我國蓬勃發(fā)展。國民又非常關注國際時政問題。兩者結(jié)合也催生了媒體對這一問題非常關注。這自然加大了不同觀點的出現(xiàn)與爭鳴。
輿論分裂與觀點分裂整體上對于我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并沒有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其一,由于我國政治體制的特點,不存在黨派之爭,政策的延續(xù)性較強。因此,政府的半島政策可以說一以貫之;其二,雖然輿論存在分裂,以及輿論對于外交政策的影響在加大,但是由于我國媒體與政府之間關系的特點,輿論影響外交政策呈現(xiàn)出“半自主性”。在核心政策上,輿論影響有限。
也應該看到,學術討論與政策建言不同,有的學術觀點不適用于政策,但是對于傳遞某些信號有積極意義。比如上述提到的在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后國內(nèi)出現(xiàn)的“有限支持美國武力打擊論”就可以給朝鮮的“誤判”與“莽撞”傳遞一個信號;同時,由于我國目前的外交是大外交,決策的復雜性與難度也需要廣納諫言,因此不同的觀點也能給政府決策提供營養(yǎng)。
盡管如此,筆者還是支持對于半島問題研究界的輿論分裂與觀點分裂給予一定的重視與必要的引導。
首先,它在啟迪民智的情況下,也造成了民眾對這一問題認識的混亂。有一次公開講座上,由于筆者堅決反對“薩德”入韓,一位上了歲數(shù)的聽眾很激動的指責筆者正在犯嚴重的錯誤。筆者在春節(jié)回老家時和朋友聊天,不少朋友認為一個“擁核”的朝鮮對中國有利。由于他們的觀點主要受學者影響,因此,學者的相關觀點不能不說為這些認識混亂承擔部分責任。更嚴重的是,一些大學的公共課老師也有可能接受這種觀點,從而在講臺上講給學生。這對于學生正確理解相關問題以及我國的相關政策不利。由于輿論影響外交政策的“自主性”在增強,以及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接受正確的觀點從長期來看對于我們的決策也十分重要。
薩德系統(tǒng)覆蓋范圍示意圖
其次,要看到有關國家希望借助中國的輿論實現(xiàn)自己的外交目的。比如某個國家和我國學術交流很多、研究較細,決策部門不會不知道中國哪些學者是我國半島問題研究界的所謂“主流學者”,不會不知道哪些學者對我國政府的半島政策影響較大。但是他們對于一些持傾向于該國、有利于該國觀點的“學者”進行熱捧,其真正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利用這些學者影響我國的輿論,進而影響政策。常用的手段就是邀請這些所謂“學者”到該國講學、開會等。其真實的目的就是鼓勵這些學者在我國輿論上多發(fā)聲,制造輿論混亂。
再者,我國半島問題研究界的觀點分裂與輿論分裂已經(jīng)不僅僅是學術層面的問題,已經(jīng)牽涉到國家在半島問題上的根本政策。比如縱觀美國目前的半島政策,也能分3-4派,但是在核心的原則方面不存在分歧。而且縱觀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跡象,盡管他是以否定奧巴馬政策的面目上臺的,但是在半島的基本政策上仍然延續(xù)了奧巴馬的政策。很少有我國的半島研究界這樣,甚至連基本共識都難以達成。比如,半島政策的核心原則“無核化”還受到一定的質(zhì)疑。再比如上面提及的,“薩德”入韓對我國造成如此顯而易見的安全與戰(zhàn)略威脅,理解甚至支持相關國家立場的聲音實在匪夷所思。
再者,半島問題研究和其他學術研究一樣,既然是學術研究,就應該盡量做到價值中立,那么在掌握的材料、研究方法、科學的研究路徑的基礎上,得出的基本結(jié)論應該不會差距太大。如果學術界不同的人研究的同一個問題,結(jié)果結(jié)論差距太大,那么問題肯定出在研究的過程中。
綜上可見,對于朝鮮半島研究界的觀點分裂與輿論分裂原則上應給予理解,對于學術爭鳴也應該給予繼續(xù)的鼓勵,但是與此同時也要認清其危害,要加以引導。
1、政府應該更多的鼓勵決策部門與朝鮮半島研究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筆者的感受是,我國不少半島問題學者語言很好,對對象國也很了解,但是對我們自己的政策反而最不了解。這一課要盡快補上;
2、要鼓勵學者多發(fā)言。由于半島問題研究的敏感性,真正對決策有較大影響的學者反而擔心說錯誤而不敢在公開媒體上多發(fā)言,總擔心說話出了問題。應該鼓勵他們多發(fā)言、多刊發(fā)研究成果;
3、這中間要特別提出學者的主動性問題。應該說,學者作為掌握信息較多的專業(yè)人士,一個重要的使命與責任就是“啟迪民眾”。越是一線學者、越是主流學者,越應該有這個責任感;
4、作為媒體,應該說我國的主流媒體已經(jīng)做的非常好。對于一些自媒體應該加強引導,甚至必要的管控。鼓勵嚴肅的學術爭鳴與思想碰撞,但是對于那種嘩眾取寵、以新穎觀點吸引眼球甚至別有目的的不應該刊發(fā);
5,在我國學術界成立一個類似的“朝鮮半島研究會”已經(jīng)勢在必行??紤]到半島問題研究的特點,這個研究會可以考慮半官方半民間的形式。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zhì)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diào)”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fā)文嚴厲質(zhì)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mào)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