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澤瑋、鐘飛騰:印尼試圖加征關稅,是對中國的某種“背刺”嗎?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萬澤瑋、鐘飛騰】
“印尼此舉,并非針對中國等特定國家?!?
7月5日,針對6月底印尼貿易部長哈桑宣布對進口紡織品征收200%的保障性關稅消息,印尼對華合作牽頭人、海洋事務與投資統(tǒng)籌部長給出了最新解釋。盧胡特強調,中國仍然是印尼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重要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并稱:“在優(yōu)先考慮國家利益的同時,我們仍致力于與友好國家建立伙伴關系。”
中國民眾對印尼的觀感向來比較矛盾:一方面中印尼雙方近年來的合作成果斐然,“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雙方共建的基建項目成果有目共睹,特別是雅萬高鐵已成為兩國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同時印尼的巴厘島、美娜多在許多中國人眼中也是旅游勝地;但另一方面,過去印尼曾有過的對待華人華僑的歷史記憶,經網(wǎng)上輿論的某些添油加醋后,也成為不少人對印尼的成見來源。
印尼試圖加征關稅是對中國的某種“背刺”嗎?如果細究它出臺背后印尼國內政治經濟的背景,不難理解這一舉動的出臺并非空穴來風,但從大局著眼,此舉也不會影響中印尼關系健康發(fā)展的大方向。中方經濟部門針對印尼方面加稅產生的影響,同樣有可行的解決之策。
印尼加稅源于保護本國中小企業(yè)利益
此次加稅并非佐科總統(tǒng)(注:今年10月,新當選總統(tǒng)普拉博沃將接棒佐科就任印尼新一屆總統(tǒng)。)“拍腦袋”的突然之舉,而是早已有跡可循。為何會在此時加稅?我們可以從印尼國內政治的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出發(fā)來理解其原因。此次加稅決定公布后,印尼主流媒體《羅盤報》的一篇評論員文章認為,此舉是“保護主義行為”。
普拉博沃(左)與佐科(右)南洋商報
該文所言非虛,縱觀印尼獨立以來的歷史,該國在經濟問題上一直有較強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傳統(tǒng)。與此同時,印尼十分依賴于資源和能源的出口,但在制造業(yè)發(fā)展和出口方面不如東南亞的其他中小型經濟體,因而對貿易有著不太一樣的認識。
印尼獨立之初,為了確保國家的經濟安全,首任總統(tǒng)蘇加諾直接將所有西方企業(yè)收為國有。第二任總統(tǒng)蘇哈托通過軍事政變取代蘇加諾奪取權力后,為了改弦更張選擇靠近西方陣營,大量引進日本外資。日資對印尼本土的工商業(yè)造成了嚴重沖擊,引發(fā)民眾的強烈不滿,這種情緒最終在“馬拉里事件”(Peristiwa Malari)中集中爆發(fā)。
“馬拉里”是印尼語“一月十五日災難”(Malapetaka Limabelas Januari)的縮寫。1974年1月1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印尼并會見印尼總統(tǒng)蘇哈托,雅加達爆發(fā)大規(guī)模暴力抗議游行。游行隊伍以學生和小商人為主體,嚴厲譴責日本的投資是“新帝國主義行為”,要求控制日資、解散參與引進日資決策的總統(tǒng)特別顧問小組(ASPRI)。
田中角榮1974年訪問印尼DATATEMPO
此后印尼政府雖幾經變遷,類似的限制性法律條款卻一直存在,民眾對外國商品和投資的戒心久未消散。以銀行業(yè)為例,直到2015年,除非外資同時收購兩家銀行并將之合并,否則印尼仍不允許外國投資者占有印尼銀行40%以上的股權。近年來,佐科政府在醫(yī)療業(yè)和自然資源業(yè)試圖放開外國投資占股限制的舉措,也引發(fā)大量不滿和質疑。
這種情緒也對本次印尼政府的決策產生了一定影響。總結此次事件中印尼高官的表態(tài),“安全”“國家利益”是關鍵詞。
宣布加稅的貿易部長哈桑在其聲明中強調增加關稅是一種“安全”措施,旨在保護印尼的商品免受外國便宜商品的影響,保護國內的產業(yè)。他的上級、海洋事務與投資統(tǒng)籌部長盧胡特也指出,在國際層面貿易戰(zhàn)不斷加劇的背景下,印尼需要以增加關稅的形式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防止國內產業(yè)受到沖擊。
從這些發(fā)言中可以看出,即使佐科政府深知外國貿易和商品對于國家發(fā)展的意義,推出了不少便利貿易和投資的措施,但印尼政府依然難以擺脫國內的保護主義傳統(tǒng),在外來商品面前選擇采取保護政策,有一定的必然性。
從現(xiàn)實層面來看,印尼政府此舉確實有保護國內弱勢產業(yè)的合理性。最近一些年,印尼國內相關產業(yè)飽受沖擊。據(jù)印尼主流媒體《時代周報》報道,印尼國內多達36家紡織企業(yè)在國外便宜紡織產品的沖擊下已經倒閉,還有31家陶瓷廠和多家電子廠裁員、倒閉,造成多達15萬工人失業(yè)。印尼紡織企業(yè)大多是小作坊生產,產品價格很難與中國等國大工廠生產的產品相競爭。
不僅是印尼,整個東盟都面臨著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赤字日益加重的問題。根據(jù)東盟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2003年東盟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僅為62億美元,2022年這一數(shù)字已經是1400億美元,增長超過20倍。中國產品大量涌入東盟國家市場,對東盟各國的企業(yè)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其中當然包括印尼本土企業(yè)。企業(yè)需要印尼政府采取措施保護本國紡織業(yè)免受沖擊,穩(wěn)固業(yè)者信心,印尼政府采取這樣的措施,在邏輯上有其合理性。
標簽 東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我愛拜登,但你太老了”
2024-07-11 11:59 美國大選 -
“小心點,我當選總統(tǒng),你牢底坐穿”
2024-07-11 11:29 特朗普 -
在德中企,歐盟再下手!
2024-07-11 11:26 德意志 -
回旋鏢來了,特斯拉在歐洲提價
2024-07-11 11:26 -
菲律賓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fā)生7.0級地震
2024-07-11 10:50 地震 -
美高官動歪腦筋:對付中國,得來點創(chuàng)新
2024-07-11 10:39 中美關系 -
佩洛西:拜登啊,時間不多了
2024-07-11 10:16 美國大選 -
英國新首相對華最新表態(tài)
2024-07-11 09:56 不列顛 -
“日本選舉反正是個擺設,不如這樣做來表達主張”
2024-07-11 08:51 -
北約首次“直接警告”中國,中方表態(tài)
2024-07-11 08:43 觀察者頭條 -
批特朗普對華留下“大漏洞”,拜登拉墨西哥合伙堵上
2024-07-11 08:32 觀察者頭條 -
一中國公民在日本被海浪卷走,我使館發(fā)聲
2024-07-11 07:18 日本 -
哥倫比亞副總統(tǒng)車隊遇襲,無人傷亡
2024-07-11 06:43 -
“日本供應鏈對華依賴度太高了,遠超美國、德國”
2024-07-10 23:05 中日關系 -
土耳其被指與北約盟國立場不一致,土防長:胡說
2024-07-10 22:53 烏克蘭之殤 -
阿塞拜疆總統(tǒng)邀請伊朗當選總統(tǒng)訪問
2024-07-10 22:38 伊朗局勢 -
俄安全局:烏克蘭企圖襲擊俄航母
2024-07-10 22:24 俄羅斯之聲 -
馬克龍抗議:干涉選舉,不可接受
2024-07-10 21:22 法國見聞 -
為處理這樁危機,英國內閣“空降”了個修鞋老板
2024-07-10 20:42 不列顛 -
兩國領導人宣布:將中孟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4-07-10 20:30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173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66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2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7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52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