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駿軒:印度一直想控制海上命脈,但印度洋不是印度的
關鍵字: 印度印度洋中印邊界美國中國中印關系【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溫駿軒】
最近幾年,無論是在國內(nèi)的網(wǎng)絡上,還是在國際范圍內(nèi),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比較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這個話題也被形象地稱為“龍與象的較量”。當然,目前在經(jīng)濟上明顯落后的印度,會更熱衷于和中國比較,而中國希望對比的目標則是唯一處在自己身前的國家—美國。
不過,中印雙方的確有許多可供比較的地方:都是文明古國,人口都有十幾億,又都在19世紀被西方入侵過,現(xiàn)在都在復興階段……總之,比較下來無非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印度的前景好,另一種則認為中國的后勁足。印度人認為他們前景好,最大的底氣在于海洋優(yōu)勢。倒三角形的印度不僅兩面靠洋,而且是印度洋地區(qū)唯一的大國。今天,印度洋的地緣地位因石油貿(mào)易而不斷攀升,因此任何能控制印度洋的國家都不會被其他大國所輕視。
美國在印度洋的存在
盡管美國希望在所有的海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并且美國海軍的實力也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但前面我們也說了,距離與實力投送是呈反比的,美國也并不是在所有海域都占優(yōu)。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有沒有可靠的基地。
由于已經(jīng)與大西洋對岸的歐洲結(jié)成了緊密聯(lián)盟,美國在大西洋上的控制權處于完全沒有挑戰(zhàn)者的地位。至于太平洋方向,我們在東亞部分也分析過了,即使中國破除了第一島鏈的阻攔,也會發(fā)現(xiàn)太平洋上那些可供停留的島嶼已經(jīng)被美國和其盟友瓜分殆盡了。
位置得天獨厚的美國,甚至通過歪打正著地收購阿拉斯加(1),獲得了分配北冰洋利益的權利。然而,如此完美的“三洋之國”也不是沒有薄弱環(huán)節(jié),印度洋就是美國本土勢力所難以直接到達的地方。
英國租借給美國的迪戈加西亞島是美國在印度洋中唯一能穩(wěn)定擁有的海軍基地。除此之外,在整個印度洋周邊,也就是遠在東南角的澳大利亞與美國在地緣利益上一致,屬于能夠長期結(jié)盟的對象。當然,美國還能夠通過租賃其他印度洋國家的軍事基地來延伸其在印度洋上的影響力。可是,這些軍事基地的存在會隨時遭遇所在國民族主義者的質(zhì)疑,使得美國無法把寶押在它們身上。
單從位置來看,迪戈加西亞島倒真算得上是印度洋的中心。然而這樣完美的位置也意味著:駐扎于此的美軍將兵力投送到哪個方向都不會太近。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印度才對主導印度洋這件事有想法。
盡管印度洋被貼上了印度的標簽,但以印度為主的南亞次大陸并不是印度洋唯一的地緣力量,非洲、東南亞、澳大利亞分列它的周邊。不過在其他幾個大洋中,主要的地緣力量都分布在兩側(cè)。而南亞次大陸在印度洋上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倒三角的地形直插印度洋的核心,甚至可以據(jù)此將印度洋分為東西兩部分。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從南亞次大陸一直往南,直至南極大陸都屬于印度洋的范圍。但如此寬廣的海域,并非都是利益集中的地區(qū)。
若以南緯15度線切割印度洋,在這條分界線的北部是航線最為集中的區(qū)域,周邊也是目前最有價值的地區(qū)。包括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亞丁灣、波斯灣、馬六甲、大巽他群島……這些都是我們經(jīng)常能夠在國際新聞中看到的事件多發(fā)地區(qū),是各大國爭相展示海上實力的地區(qū)。
鑒于這個舞臺地緣位置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將這部分印度洋稱為“北印度洋”或“印度洋核心地區(qū)”。在本書中如無特別說明,在提到印度洋時,主要指的也就是這一地區(qū)。
取代馬六甲的安全陸上通道
在當下的國際環(huán)境中,巴基斯坦和緬甸對于中國的現(xiàn)實意義逐漸體現(xiàn)了出來。這不僅體現(xiàn)在中國尋找到這兩個支撐點之后,可能在印度洋兩側(cè)的波斯灣以及孟加拉灣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國可以減少對印度洋航線的依賴度。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中,能源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有數(shù)據(jù)顯示,每天往來于印度洋—馬六甲—南海航線的140多艘船只中,近60%是中國船只,且大部分是油輪。距離越長,風險就越大。即使印尼的那幾個海峽能夠作為備選方案,卻增大了航行成本。對于中國來說,最為現(xiàn)實的是找到可行的方案,來降低海運當中的風險。
順著這個思路,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是在中國的西南鄰國尋找一個印度洋上的港口,然后將中國所需進口的資源運至該港,再通過陸地運輸線(鐵路或公路)運抵中國。這類方案在歷史上并非沒有先例可循。日本在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時,曾通過占據(jù)中國東南沿海的主要港口來切斷中國的外援通道,在那時,通過緬甸將國際物資輸入中國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不同點在于,“二戰(zhàn)”中的印度是援華物資的轉(zhuǎn)運基地,而現(xiàn)在則是需要考慮的不穩(wěn)定因素之一。
將物流的安全交由巴基斯坦或緬甸負責,也并非一個完美的方案。一方面,這需要上述兩國在陸地上提供相應的安全保證,另一方面,無法完全避開印度的戰(zhàn)略威脅。不過,這兩條海陸戰(zhàn)略通道最起碼可以降低中國對馬六甲的依賴度。畢竟馬六甲海峽泰國細長,即使是在和平時期,仍然存在著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更何況中國和南海國家還存在著現(xiàn)實的利益之爭,如果不能在南海外尋找一條替代路線,亦無法讓中國的戰(zhàn)略家感到安心。
如果這兩條戰(zhàn)略通道最終能夠通行,那么可以提供的選擇將會是雙向的,即中國的進出口貿(mào)易都將獲益,并且對于中國西北、西南兩塊缺乏出??诘牡貐^(qū)意義尤為重大。另外,巴基斯坦和緬甸也可以從中獲益,這將使得它們和中國的關系更加緊密。并非所有地理接近的國家都一定會有良好的關系,但能夠互惠互利的國家之間,找到共同語言的機會總是要多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1“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81“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88事關中國!特朗普親自阻止馬斯克,還飆臟話? 評論 188最新聞 Hot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jīng)搞砸了”
-
關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mào)易將圍繞中美運轉(zhuǎn),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xiàn)廣場協(xié)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xiàn)身美日關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
美債風暴前一個月,海外債主增持2900億美元,中國增持235億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原局長李光林已落馬,被跨省起訴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