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鵬鯤:400篇論文涉嫌抄襲 ,為何大部分來自中國?
最后更新: 2021-08-24 08:16:40【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余鵬鯤】
今年4月,法國圖盧茲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Guillaume Cabanac等人發(fā)現(xiàn),一些論文中作者有意回避已有的學術用語,而使用生造的同義詞進行替換。對30個計算機短語的非學術同義詞進行搜索后,他們發(fā)現(xiàn)有860多篇文章存在這樣的問題,其中竟然有500多篇文章來自英文期刊《微處理器和微系統(tǒng)》。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論文如此反常的背后,大部分都可能存在學術不端。
畢竟,把“大數(shù)據(jù)”改為“龐大的數(shù)據(jù)”,不太可能是研究者不知情,更大的可能是混淆文本,避免查重。
Guillaume Cabanac等人7月12日將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這些文章學術不端的證據(jù),發(fā)表在預印本網(wǎng)站arxiv上,希望引起學術界更多的討論。這一風波發(fā)酵到8月,已成為學術界較有影響的輿論事件。近期《自然》新聞(Nature News),作為學術界頭部媒體,完整地將Guillaume Cabanac等人的看法和證據(jù)進行了轉發(fā),進一步將此事推向高潮。
Guillaume Cabanac等人在arxiv上公布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證據(jù)
針對這些情況,雜志的出版商愛思唯爾列出了在該期刊發(fā)表的400多篇可疑論文,并表示要對這些文章逐一進行“重新獨立評估”。國內媒體也進行了跟蹤報道,其中問題論文“大部分來自于中國”成了這些媒體標題中最刺眼的部分。中國的學術造假真的有這么嚴重嗎?這次丑聞又會對中國科學家的學術聲譽造成什么影響呢?
為何多數(shù)可疑論文來自中國作者
最初看到“大部分來自于中國”時,筆者是不愿意相信的。因為中國研究者雖然發(fā)生過“漢芯造假”、“基因編譯嬰兒”、“偽造博士證書當博后”等駭人聽聞的學術丑聞,但總體還是相當正直的。
2019年同樣是愛思唯爾針對強迫引用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學術調查,通過對69000名論文審稿人進行追蹤,愛思唯爾最終認定其中有0.1%的審稿人高度疑似強迫引用,表現(xiàn)可疑的總占比大約是0.8%。在這樣的一個調查中,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中國審稿人存在類似行為,足以說明中國科研從業(yè)者的操守,絕沒有某些人想的那么差。
那為何這次多數(shù)的可疑論文會來自中國呢?直覺告訴我們,是否這本期刊的投稿者主要來自中國?是否這本期刊根本就是以學術不端為賣點呢?
可惜并不是這樣,從種種角度看《微處理器和微系統(tǒng)》都顯得十分正常,來自中國大陸的文章占比排名第二,但和后幾個地區(qū)并沒有很懸殊。國內給該期刊投稿的人員所屬的機構也比較平均,并沒有出現(xiàn)一家獨大的情況。另一個尷尬的現(xiàn)實是,該雜志雖然并非什么權威的科研期刊,但確實在中科院評選出的高水平期刊的列表中。
該期刊主要投稿者所屬的地區(qū)和機構(沒有來自中國的機構)
問題出在哪?筆者注意到大部分可疑的文章都發(fā)表在該期刊的特刊上,而且時間大部分在今年早些時候。所謂的特刊,就是學術期刊針對某一主題發(fā)出邀約,研究者們在截止時間之前將與主題相關的稿件投給期刊,期刊進行評比并按照計劃選用若干篇稿件和正刊同時進行刊發(fā)。
特刊稿件的審稿主要掌握在客座編輯(一般是與主編同等地位或該特刊主題領域內學有專精者)手中,不一定需要主編認可,很多時候也常常跳過同行評審就直接錄用。
過去看特刊稿件的含金量,主要是看特刊的主題是否與學術相關,再就是特刊的客座編輯是否與多數(shù)投稿者存在需要回避的關系。一般而言,除了慶祝特刊(例如某大學成立若干周年特刊)或者給錢就能發(fā)的宣傳特刊(一般是給民科的,尊重他們的“研究自由”),大部分特刊上的文章是和正刊同等看待的。
幾十年來的學術發(fā)表實踐證明,特刊這一發(fā)表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那些主題新穎或是社會急需的特刊,能夠將尚不成熟的優(yōu)秀研究內容征集出來,對后續(xù)研究者有明顯的啟發(fā)作用,從而帶動一批高水平的研究。
因此,這次特刊出問題有其特殊的背景。首先是特刊的規(guī)模太大了,自2019年末特刊開始,到2021年第二季度結束的六期特刊甚至將整個雜志的發(fā)表量都明顯拉高了,特刊收錄的文章遠超正刊。如此之高的收錄量,必然導致文章泥沙俱下。
該期刊每一卷收錄文章數(shù)量變化
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從2019年末開始,《微處理器和微系統(tǒng)》的審稿時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地縮短了,從審稿到錄用的平均時間從202天,縮短到42天。
不同時期《微處理器和微系統(tǒng)》雜志審稿周期
顯然這背后存在著一條利益鏈,學術不端的參與者、論文掮客、客座編輯和負責學術期刊運營的責任編輯都是利益鏈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負責期刊運營的編輯在利益驅使下,設立大而無當?shù)奶乜?;客座編輯對存在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出賣自己的學術名譽;論文掮客在其中上下其手,充當了潤滑劑的作用;學術不端的參與者自不必說,這樣的行為是很難以無心之舉掩飾過去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一鳴 
-
英國調查報告出爐,Arm并購案或將生變
2021-08-23 20:42 大公司 -
美國求合作,就要有求人的態(tài)度
2021-08-22 08:30 中美關系 -
通過植物工廠技術,我國實現(xiàn)水稻生育周期減半重要突破
2021-08-21 20:57 -
自然資源部:去年衛(wèi)星共識別出三峽庫區(qū)等地疑似隱患8450處
2021-08-21 07:32 航空航天 -
我們的太空:神舟十二號今日上午將第2次出艙
2021-08-20 09:57 航空航天 -
不滿Space X獲登月合同 藍色起源狀告NASA
2021-08-18 16:28 -
累計行駛889米,祝融號完成既定探測任務
2021-08-17 19:14 航空航天 -
日媒:中國大學理工科排名突飛猛進,部分超越美國
2021-08-16 16:43 -
燕山大學成功合成迄今最硬最強非晶材料
2021-08-14 14:31 科技前沿 -
又一中國青年學者論文登上國際頂級期刊封面
2021-08-14 08:42 -
聊聊中國2060年實現(xiàn)碳中和背后的利益邏輯
2021-08-13 11:44 -
榮耀Magic3系列發(fā)布 致敬華為,蘋果是終極目標
2021-08-13 09:12 大公司 -
韓國自研運載火箭“世界”號計劃10月首射
2021-08-12 16:11 半島火箭 -
印度首顆靜止軌道衛(wèi)星發(fā)射失敗
2021-08-12 11:02 航空航天 -
任正非簽發(fā)舊文:到該炸掉研發(fā)金字塔的時候了
2021-08-12 10:10 華為 -
新航天服開發(fā)延遲,美國2024年載人登月計劃或將延期
2021-08-11 17:23 -
科工早報|華為擬出售旗下X86服務器業(yè)務,美國與新冠“吹哨人”和解
2021-08-11 09:41 TMT觀察 -
小米發(fā)布屏下攝像頭手機MIX 4 ,雷軍:下個目標三年做到全球第一
2021-08-11 06:29 手機 -
雷軍宣布蘇炳添成為小米代言人
2021-08-10 10:31 大公司 -
蘋果將檢測美國用戶的虐童圖片,斯諾登:這是大規(guī)模監(jiān)控
2021-08-06 13:39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2“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