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一凡:西方話語霸權下的中國民主的“內在理路”
關鍵字: 中國古代民主當代政治制度文官制度亞非主義觀察者網:還有一個問題和西方當代民主政治轉型有關。在某些西方媒體的政治語境下,中國的“一國兩制”應該會讓香港給大陸提供一個“民主樣板”。但這個“民主樣板”到今天來看并不像西方人想的那么美妙,而且出現了一些亂象,您怎么看?
丁一凡:任何政治制度都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都不可能那么絕對理性,都帶有那個時代不同社會群體之間斗爭、妥協的結果。
香港的政治體制是由中國與英國交接主權時定下的,肯定會既有英國人的政治意圖,也有中國政府的底線。香港原來是英國管轄的租界地區(qū),用英國人管海外殖民地的方法來統治。英國人統治時,香港普通居民沒有什么民主權利。英國人要離開時,決定給香港人制定一套民主改革方案,美其名曰,讓香港人掌握自己的命運。
英國過去統治著一個龐大的“日不落帝國”,當反殖民化運動迫使英國人離開時,他們總喜歡給當地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的體制,讓當地人選出的代表自己管理自己。實際上,英國人很清楚,這些前殖民地都是人為地被英國人合在一起的,各地區(qū)的民眾有自己不同的習俗,把這些地區(qū)的代表放在一起,一定會吵得翻天覆地。
而英國人雖然不在當地統治了,卻仍然可以利用這些矛盾,施加自己的影響,保護自己在當地的利益。這就是“分而治之”的奧妙之處。當今世界的許多國家內部與國家之間的矛盾,都是英國離開后埋下的炸彈造成的,比如印巴矛盾。
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后,中央政府當然也有底線,那就是香港不能成為反華分子攻擊中國的大本營,不能成為海外勢力顛覆中國政權的離岸基地。在這個底線內,可以允許香港人自主決定香港的管理模式。
但是,最近一些年來,香港一些反華勢力卻利用當地經濟不景氣、就業(yè)情況不好和青年失業(yè)率高等社會問題,來破壞香港主權過渡時的共識,要突破中央政府為香港設立的底線。
香港的經濟與社會問題,是因為香港與世界經濟聯系太緊、而與中國內地經濟聯系不夠造成的。過去,香港是個制造業(yè)中心,但當制造業(yè)轉移到深圳等地時,香港經歷了產業(yè)空心化過程。香港憑借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還能保持一定的經濟繁榮,中央政府也故意把人民幣國際化等業(yè)務放在香港,給香港創(chuàng)造一定的經濟發(fā)展機會。中央政府也鼓勵內地人去香港旅游,以帶動當地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但這一切還不足以帶動香港的經濟回升。
在這一背景下,某些政治野心家開始鼓動青年學生鬧事,借口是英國人管理下的香港比回歸中國后的香港更繁榮,因此是中國的問題。他們應該把反省的背景放到整個的“大歷史”中去看,也就是大陸和香港經濟、政治地位的變化有深刻的歷史原因,把所謂的“民主”問題做一種片面化的渲染是別有用心的。
觀察者網:您提到在20世紀50-60年代,中、蘇等東方集團國家一方往往支持民主,西方則以自由的口號標榜自己的第三世界政策。那么,您認為今天的中國應該如何宣傳自己的政治制度?是否也應該向其他國家推銷?
丁一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西歐國家很快就想恢復它們對亞、非國家的傳統殖民主義統治,遭到了這些國家人民運動的抵抗。20世紀50年代以后,廣大的亞、非國家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決運動和國家獨立運動,也稱為亞非主義。蘇聯在東歐國家的擴張引起了一些新獨立的國家的擔心,它們擔心蘇聯的干預會變成新的殖民主義形式。在這種背景下,亞非主義有一種要獨立于東西方兩大集團之外的訴求。
中國積極支持這些亞非國家的民族解決斗爭,特別是給予了亞非運動很大的關注。在1955年印尼的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美國與西歐國家支持一些國家的代表在會上提出反對共產主義,會議大有分裂亞非主義的味道。為了挽救瀕臨分裂的亞非國家民族解決運動,中國總理周恩來把他在1954年訪問印度和緬甸時提出的和平共處5項原則再次提了出來,希望能拯救亞非運動。最后,在和平共處5項原則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另外5項原則,萬隆會議最終通過了處理亞非國家之間和平共處關系的10項原則。應該說,中國為亞非主義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后來,美國代替了西歐的前宗主國,在一些亞非國家滲透,培植自己的勢力范圍,支持一些軍人搞政變,推翻民選政府。中國堅決反對這種“反民主”的行為,組織聲勢浩大的群眾示威游行,反對外國勢力干預這些亞非國家的內政,在國際舞臺上樹立了維護公平正義的形象。 20世紀70年代初,在阿爾及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23國的提議下,聯合國大會審議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議案。盡管美國等國堅決反對,竭力阻撓,聯合國大會還是以76票贊成、35票、17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該提案,中國得以重返聯合國。這體現出國際舞臺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形勢。毛澤東主席高興地說:“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全球經濟陷入低迷,中國提出了促進全球經濟回升的“一帶一路”倡議,人們開始重新注意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重新提出了國際舞臺上義與利的關系,中國外交才重新要抓回道德的話語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18“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61“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1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