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寧美國觀選日記4| 美國選舉中的金錢問題
關鍵字: 美國大選美國2016大選選舉經(jīng)費金錢政治金錢選舉重點說說候選人及其競選團隊的開銷。(因為“政治行動委員會”是替某個或某些候選人助選的,它們表面上是獨立行動的,地方助選、輔選團隊及組織也是如此,所以它們怎么花錢、花多少錢沒法搞清楚。而候選人競選團隊的花銷相對清楚。)
現(xiàn)代選舉是個極其復雜龐大的社會工程、政治工程。所有競選的參與者、候選人都必然要有專業(yè)的競選團隊為之組織競選。我們曾多次訪問知名的美國選舉專家,向他們了解情況,據(jù)我們所知,候選人大致要有五大筆開銷:
第一筆大開銷,是首先要聘請競選團隊,組成六個部門:
決策組,這是競選團隊大腦,負責候選人的總體競選策略、各種重大決定和危機管理等。
信息組,他們是競選活動的耳目。由專業(yè)調(diào)查統(tǒng)計專家組成,負責進行各種民調(diào)。
籌款組,從上文也可以看出這些人事務繁雜,不再展開。需要說明的是,籌款與競選活動同步進行,不是一下子籌完的。利益集團、贊助人有的是錢,但投給誰則要仔細掂量。他們也有自己的研究團隊專門跟蹤選情,力求把錢花在最值得的候選人身上。因此,候選人有沒有錢,全憑自己的表現(xiàn)。如果選不下去就要馬上退出,過去有候選人借錢參選的先例,結(jié)果敗選后欠了一屁股帳。
傳播組,負責具體的競選策略、候選人的形象定位與包裝、競選宣傳活動的組織、媒體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公共關系等。
日程組,這個部門本領最大,工作最緊張,它要負責“Running”,就是讓候選人“分身有術”,到各個地點競選拉票。這次我們再一次見識了選舉的瘋狂:候選人臨近投票日的日程完全是隨機的,每天晚上信息組匯總各方面民調(diào)和各類信息動態(tài),決定第二天甚至當晚的日程。哪里有問題,哪里需要再砸一錘子,馬上就要過去。記得2012年奧巴馬和羅姆尼的瘋狂拉票,那真叫分秒必爭,他們利用美國的時差,從東向西一個小時一站地“跑”。當時就有人替羅姆尼抱不平,因為奧巴馬是坐著總統(tǒng)專機,而羅姆尼則是自掏腰包。而這次特朗普、小小布什、希拉里、桑德斯等,更是互相飆著勁兒的一路狂奔??刹荒芡怂麄冎泻脦孜灰呀?jīng)70歲上下的年紀了!一位競選經(jīng)理跟我們說,你知道我最擔心什么嗎?就是他們身體吃不消,不要說生病,即便是嗓子啞了說不出話都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最后還有行政組,負責競選中的法律事務、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財務會計、后勤保障、安全保衛(wèi)以及輔選團隊、志愿者的組織和調(diào)遣等。
整個競選團隊全部由高水平的專業(yè)人士組成,他們有的來自專業(yè)領域,如大企業(yè)的高管、律師等等,有的來自專業(yè)選舉事務所、選舉公司。這些人是為錢而來,而不是“信仰”、“情懷”,所以肯定是一分錢一分貨。但怎么花錢,依然有策略。當年麥凱恩在初選時請了100多人的團隊,獲得了初選勝利,卻為此花光了籌款。奧巴馬是在任爭取連任,把錢集中用于決戰(zhàn)。結(jié)果沒錢的麥凱恩遇上有錢的奧巴馬,結(jié)果我們都知道了。事后,麥凱恩團隊也總結(jié)說,策略失敗這是他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候選人的第二筆大開銷,是運行調(diào)研團隊。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大規(guī)模選情監(jiān)控,幫助候選人時刻掌握各州和關鍵選區(qū)情況,分析輿情動向,研判競爭對手策略變化,最重要的是從各種民調(diào)中跟蹤各選區(qū)支持率的變化,進行隨機部署。據(jù)競選經(jīng)理所說,光每天做全國1000人的電話調(diào)查,就要花去一筆龐大的人工和電話費開支。有時候要打六、七次電話才能訪上一位,打手機不接,還要找到對方的固定電話打。但這些工作,相比選前要打出海量拉票電話,還都是九牛一毛。
第三筆大開銷,是以廣告為主的競選宣傳,在美國稱為“空中競選”。初選前幾日,我們隨處可見南卡州的城市街道、高速公路旁邊,張貼者各位候選人的招貼廣告。而電視廣告開支則更為龐大,據(jù)說某位候選人僅在南卡初選前就砸了200萬電視廣告費。
第四筆開銷,是組織直接深入社區(qū)的“door to door”游說拉票活動,在美國稱為“地面競選”,這項活動已經(jīng)成為美國選舉文化的一道景觀。每到選舉時節(jié),各式各樣的游說拉票團隊便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敲門送材料,勸說投票。擔負這項活動任務的主要是志愿者,盡管人員不用花錢,但組織仍耗去不少資金。
第五筆開銷,是以候選人為核心的全國性巡回路演的活動經(jīng)費,在美國稱為“拉力集會”(Campaign Rally)。競選期間候選人及其團隊要到各州和重要選區(qū)巡回演講拉票,會見當?shù)厥考?,給支持者打氣。這項活動開支浩繁,這當中既有傳統(tǒng)的競選大巴穿梭,也要乘飛機巡游全國。
這幾天,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幾位候選人東西部大換防。上個周末,南卡共和黨初選,內(nèi)華達民主黨初選。希拉里、桑德斯猛跑西部,特朗普、魯比奧在南卡。這周,特朗普深夜到拉斯維加斯舉行大型演講會,聲勢浩大,而希拉里團隊已經(jīng)到達南卡的哥倫比亞。
最后一個問題,美國大選這么多錢花出去,效果如何?
還真不一定能立竿見影!用臺灣流傳的話說:“選舉沒師傅”,這正是全世界選舉的“普世價值”。選舉從來都是復雜的,選舉策略的核心是出奇制勝、兵不厭詐。美國歷史上選舉的故事多了去了,變化多端,無奇不有。這次南卡初選過后,我們證實確有民主黨選民去共和黨初選投票站投了特朗普的票。共和黨的魯比奧、小小布什等輩也只能暗暗叫苦了。
關于金錢在選舉中的作用,通俗地講:有錢不一定選得上,沒錢一定沒得選。從美國選舉的歷史經(jīng)驗看,歷史上總統(tǒng)選舉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投入少的一方最終獲勝的情況,但那是比較早期的情況。美國對當代選舉進行的研究中,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歷次總統(tǒng)選舉都是籌集到較多競選經(jīng)費的團隊獲勝。至于這次情況如何,現(xiàn)在還是處于初選階段,選舉還在進行,籌款也在進行,最后才能知道結(jié)果,對這個問題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81“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6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25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9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nèi)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nèi)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nèi)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diào):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