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爾?弗格森談如何在網絡時代生存:超連接的虛假預言
關鍵字: 扎克伯格哈佛演講扎克伯格Facebook伊斯蘭國 恐怖襲擊美國金融危機美國 911 恐怖襲擊【在哈佛的畢業(yè)演講中,扎克伯格展望一個“每個人都有意義感的世界:通過共建一個偉大的有意義的項目、通過重新定義平等,從而使每個人都有自由追求意義,并最終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社區(qū)?!?/strong>
網絡世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句話已經不是預言式的將來時,而是一個完成時。網絡技術和政治格局又有怎樣的關系?如何用網絡結構來理解政治層次和人際關系?
在尼爾弗格森的新作之中,他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絕妙的回答。本文發(fā)表于《外交事務》九/十月刊,節(jié)選自其新著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Networks and Power, From the Freemasons to Facebook, Penguin Press, 2018.翻譯:杜中華】
一個普遍公認的事實是,世界前所未有地連接在一起。不久之前,人們還相信,每一個個體和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人之間的分離度可以用6度的指數來表示。對于今天的Facebook用戶來說,平均的分離指數為3.57。但也許這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正如埃文?威廉姆斯(Twitter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于2017年5月告訴紐約時報的,“我曾經想過,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交流信息和想法,世界將自動地成為一個更好、更宜居的地方。但我錯了?!?
在同一個月的哈佛學位授予儀式上,Facebook的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扎克伯格(Zuckerberg)回顧了他本科時期的“連接世界”的野心。“這個想法對我們來說很清楚,”他回憶說,“所有人都想彼此聯通……我的希望永遠不是去建立一個公司,而是要改變這個世界?!痹瞬褚欢ㄗ龅搅诉@一點,但這個結果是否如他最初在他的宿舍中料想的一樣,是值得懷疑的。扎克伯格在他的講話中指出了一系列他們這一代面臨的挑戰(zhàn),其中包括“數千萬的工作被自動化替代”,“不平等”(“我們的體制存在問題,我可以離開這里, 在十年內賺取數十億美元,但是數百萬學生卻無力償還貸款”),和“權威主義,孤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力量”,“反對知識流動,貿易和移民”。
馬克扎克伯格的哈佛演講
但他沒有提到的是,他的公司和硅谷的同行對這三個問題都產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yè)比加州的技術巨頭更加努力地消除像卡車司機這樣的工作。沒有人比硅谷的商業(yè)大亨們更加鮮明地體現出擁有最多財富的百分之0.01的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也沒有公司比Facebook——盡管是在無意中進行的——更加有力地幫助民粹主義者在英國和美國贏得2016年的政治勝利。沒有Facebook關于其用戶的數據寶庫,對于相對來說預算較低的英國脫歐(Brexit)和特朗普來說,贏得大選肯定是不可能的。不知不覺中Facebook在流行了一年的“fake news”故事中扮演了關鍵的作用。
扎克伯格絕對不是網絡世界和他的“全球社區(qū)”夢想的唯一信徒。自1996年以來,Grateful Dead的歌詞已經成為網絡活動家約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發(fā)表的“網絡獨立宣言”的一部分,其中他呼吁“工業(yè)世界的政府,你疲憊的肉體和巨人”,“不要管我們”;而為了通用連接,已經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的啦啦隊游行?!爱斍暗木W絡技術…”,Google的Eric Schmidt和Jared Cohen在2013年寫道:“是真正有利于公民的。”
約翰佩里巴洛的網絡獨立宣言
“從來沒有這么多人通過即時響應的網絡連接起來。”他們認為,這對于各地的政治來說都將具有真正的“左右游戲全局”的影響。阿拉伯之春的早期階段似乎證明了他們樂觀的分析;但隨后敘利亞和利比亞的后裔進入內戰(zhàn),似乎沒有特別說明他們的判斷。
正如約翰?列儂的“Imagine”所唱的,一個網絡世界的烏托邦幻想是在直覺上很吸引人的。例如,在他的哈佛演講中,扎克伯格認為“人類歷史正在畫一條偉大的弧線——這就是,前所未有的眾多人數,從部落到城市再到國家的人,正在實現我們不能僅靠自己完成的事情?!叭欢?,這個愿景,一個有如鐵板一塊的單一的全球社會,在歷史弧的盡頭,與我們所知道的關于全球社會的一切是不一樣的。
網絡不再是新的,而是一直在自然世界中并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東西。對于今天的社交網絡而言,唯一的新鮮事物就是它們以有史以來最大的規(guī)模,最快的速度,在幾秒鐘內連接數十億人。然而,在Facebook成立前很久的大量研究顯示,社交網絡正在縮減到越來越小的范圍,效率也越來越低。他們的發(fā)現不能給對未來完全聯通的網絡世界運營的樂觀主義提供任何支持。
不是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六個基本見解可以幫助那些沒有網絡理論專業(yè)知識的人更清楚地思考關于巨大的高速社交網絡可能的政治和地緣政治影響。
首先涉及網絡中連接的模式。
自十八世紀的瑞士學者Leonhard Euler以來,數學家將網絡視為節(jié)點圖,通過鏈接點連接在一起,或以網絡理論的說法,通過“邊緣”相互連接。社會中的個人只是網絡通過邊緣連接的節(jié)點,我們稱之為“關系”。
不是所有的節(jié)點或邊緣都是平等的,然而,因為很少的社交網絡類似于一個簡單的網格(每個節(jié)點與所有其余節(jié)點具有相同數量的邊),通常,某些節(jié)點和邊緣比其他的更重要。例如,一些節(jié)點具有較高的“聯通度”,這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邊緣,有些具有更高的“中間性”,這意味著他們是充當著許多網絡流量必須通過的繁忙路口。不同的是,幾個關鍵邊緣可以充當橋梁,將不同的節(jié)點簇連接在一起,否則將無法進行溝通。即使如此,“網絡隔離”依然總是存在——這就是尚未連接到網絡主要組件的單個節(jié)點。
同時,有著相同羽毛的鳥傾向于聚集在一起(相近相吸)。這種現象被稱為“同情”或吸引相似性,社交網絡傾向于形成具有相似性的屬性或態(tài)度的節(jié)點簇。研究人員發(fā)現,當他們研究美國高中時,可以沿著種族隔離或其他形式的兩極分化形成相應的中心隔離。最近,將美國公共領域分成兩個隔間,每個隔間完全不能聽到對方的聲音,就是完美的例證。
- 原標題:尼爾?弗格森|超連接的虛假預言:如何在網絡時代生存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0“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2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5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4最新聞 Hot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魯比奧警告歐盟:不要將美國排除在外
-
又攤上事了,這回還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