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回歸25周年,再看香港回歸歷程中的幾件事
其實這樣的情況,早就在鄧小平同志的預見之內。他在1983年談到這一問題時就說:“……再一個是有些人擔心干預。不能籠統(tǒng)地擔心干預,有些干預是必要的。要看這些干預是有利于香港人的利益,有利于香港的繁榮和穩(wěn)定,還是損害香港人的利益,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wěn)定?!兄刃虻囟冗^五十年。這我是有信心的。但切不要以為沒有破壞力量。這種破壞力量可能來自這個方面,也可能來自那個方面。如果發(fā)生動亂,中央政府就要加以干預。由亂變治,這樣的干預應該歡迎還是應該拒絕?應該歡迎。所以事物都要加以具體分析?!彼^續(xù)說:“一個是怕變,一個是怕干預,還怕什么?有人說怕亂。亂就得干預,不只中央政府要干預,香港人也要干預??倳腥藫v亂的,但決不要使他們成氣候?!?
在“一國兩制”之下,中央在香港的治理上,從來就有相當的角色、權力和責任。中央插不插手,干不干預,只取決于是否需要,對香港有沒有好處。過去兩年中央的動作也不是沒有先例的?;貧w后不久出現的有關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爭議,中央就主動解釋了《基本法》的有關條文,糾正了香港終審法院的錯誤判決,使香港避免了一個災難性的結果,當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大的爭議,特別是來自法律界的人士。經過20多年來圍繞干預還是不干預問題的糾纏和瓜葛,我衷心希望香港人能夠對中央在香港事務上的角色有一個更為理智和積極的了解。
50年不變,但50年不是一個“期限”
香港這次慶?;貧w祖國25周年,很多人認為是“50年不變”這一承諾的中間點,因而具有特殊意義,應該慶祝一番。也有人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田飛龍老師,提出了“上半場”與“下半場”的講法,為香港的“一國兩制” 的生命定下“終結期”,似乎根據這一邏輯,2047年香港的“一國兩制”就要落幕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在不久前的“‘一國兩制’政策的發(fā)展與未來”研討會上表示:“‘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已經走過了25年,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25周年,人們回顧歷史自然會想到今天、想到未來、想到再過25年會怎么樣。實際上,‘50年’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50年后也不會變,‘前50年是不能變,50年之后是不需要變’,只要我們始終堅信‘一國兩制’,‘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yōu)越性就會持續(xù)地、充分地顯現出來,‘一國兩制’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獨特的優(yōu)越性。”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3月份時也曾說:“50年不變”是一個哲學概念,而不是一個數字。
這些說法都指出“50年不變”的承諾,并不是使2047年成為“一國兩制”的“終結期”。
鄧小平同志當年也曾多次明確回應這一問題。當時他說:“為了實現我們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要更加開放。既然這樣,怎么會改變對香港的政策呢?實際上,五十年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五十年后也不會變。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之后是不需要變?!?
夏主任與沈主任在差不多40年后復述了鄧小平的話。只要“一國兩制” 從實踐經驗、實踐效果上表明它是成功的、有效的、得人心的,“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優(yōu)越性就會持續(xù)地、充分地顯現出來,“一國兩制”事業(yè)就一定會行穩(wěn)致遠。這就是官方長期對“50年不變承諾”的說法,但看來這并沒有解決一些人的困惑。
首先,這“50年”是怎樣來的呢?
英國人在1979年向我方提出香港問題時,我們并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據我的了解,國家當時剛從“文革”沖擊中恢復過來,正準備推行改革開放這一重大國策,“香港問題”并沒有被列入急需處理的問題,因為中國早就宣布不承認所有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涉及香港的三條不平等條約自然也包括在內。故此,在我們的眼中,1997年并非什么“條約約滿的日期”。但在英方不斷的解釋及游說下,我們不能不面對這個問題。
1985年,中英在北京互換《關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的批準書》;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前右二)和英國駐華大使伊文思(前左二)在證書上簽字。(圖片來源:網絡)
英方原來對香港問題的談判策略,是“以主權換治權”,即英國以同意交回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的主權(他們認為按條約,這是已割讓給他們的地方),交換維持對整個香港,包括新九龍(即界限街以北) 及新界的管治權。限期當時有25年、30年的不同說法。這在現在看來非常幼稚和荒謬,但當時英方認為中國正在努力發(fā)展經濟,恢復社會秩序,香港對中國非常重要,我方不可能在沒有英國這一因素下,維持香港的繁榮與穩(wěn)定。根據英國政府的內部部署,本來是要在1997年之前的25年,即1972年,就要向中國提出香港問題。但1972年時中國的政局仍未穩(wěn)定和明朗,因此英方一直拖到1979年才由總督麥理浩向北京提出。
顯然英國完全誤判了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慷慨地提出“保證50年不變” ,化解了這個問題,可謂是神來之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李家超開微博:這個早上,我有了新的使命
2022-07-01 07:35 香港回歸25周年 -
習近平考察香港科學園
2022-07-01 07:28 香港 -
無錫昨晚新增10名陽性,均在隔離點發(fā)現
2022-07-01 07:22 抗疫進行時 -
從蒙古國赴華所有人員不再隔離?中使館:網傳消息不實
2022-06-30 22:48 抗疫進行時 -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大排量大馬力燃氫發(fā)動機成功點火
2022-06-30 22:35 -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雷金二去世
2022-06-30 22:16 “慰安婦”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鄉(xiāng)村振興“小故事”匯成“大文章”
2022-06-30 21:49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大興安嶺林區(qū):不砍一棵樹,照樣能致富
2022-06-30 21:44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無錫發(fā)現14名陽性
2022-06-30 21:29 抗疫進行時 -
中國空間站因“一杯水”遭外網質疑造假,官方回應:多讀書…
2022-06-30 20:39 -
剛鼓吹“助臺自衛(wèi)”,英外相立馬被問住了
2022-06-30 20:31 臺灣 -
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
2022-06-30 19:47 香港 -
蔡奇當選北京市委書記,陳吉寧、殷勇當選市委副書記
2022-06-30 19:46 高層人事 -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委托相關方面轉達對董建華的問候
2022-06-30 19:38 香港 -
汪洋青海調研:助力涉藏州縣在全面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
2022-06-30 19:32 -
習近平會見林鄭月娥:中央充分肯定你這5年工作
2022-06-30 18:57 香港 -
行程碼“摘星”后,健康碼也有變化
2022-06-30 18:01 抗疫進行時 -
習近平:我的心,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
2022-06-30 16:10 香港回歸25周年 -
確診數下降但中重癥未降?臺灣醫(yī)學教授質疑疫情數據
2022-06-30 15:50 臺灣 -
臺“疫情指揮中心”:未來單日新增應維持在三萬多例
2022-06-30 15:48 臺灣
相關推薦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14“看看美國關稅大棒,再看看中國海南…” 評論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36“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15“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7最新聞 Hot
-
“尹錫悅別再扮演總統(tǒng)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準備解除武裝,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濟學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