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旭:西方“中國觀”在新世紀的三次轉換
關鍵字: 外媒看中國西方中國威脅論外媒涉華報道西方看中國西方文明傲慢弗拉斯西福山著作關于這一種傾向,比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西方言論和著述包括:《中國軍事現(xiàn)代化》(2004,David Shambaugh),《中國紅色資本家》(2003, Bruce Dickson),“中國即將到來的變革”(2001, 《外交事務》雙月刊,,“中國的新革命”(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特別報道,2005), “中國如何主導世界經濟”(英國《經濟學人》封面報道,2005),“中國龍:新的世界強權的誕生”(德國《明鏡》周刊,2004?!?
另一種西方中國觀的主導情緒是無所不在的質疑。這種質疑的聲音,幾乎伴隨著中國每一步的起起伏伏,波波折折。在中國取得成功時,你可以聽到如背景音一般的陣陣懷疑聲;在中國遭遇挫折時,這種聲浪立刻匯集成一股潮流,吞噬掉剛剛萌芽的一些積極正面因素,將中國形象瞬間打回原形。
這種質疑,主要聚焦在幾個主要的問題上:中國的發(fā)展是否可以持續(xù)?中國共產黨是否能夠繼續(xù)其威權統(tǒng)治?中國的發(fā)展對于世界來說,到底是福是禍?這種普遍的質疑聲,在2003年中國非典危機時,達到了某種程度的最高點。
代表這種情緒的有影響力的作品包括:《中國即將崩潰》(2001,章家墩),“中央帝國干渴難耐”(2000, 《外交事務》,William Gamble),“中國奇跡背后的幻象”(2004,《外交事務》雙月刊,George Gilboy);“當中國改變后”(2000,英國《經濟學人》封面報道),“非典病毒: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2003,英國《經濟學人》封面報道)?!?
最后的一種傲慢情緒,更多是延續(xù)數(shù)百年來西方對華態(tài)度中那種居高臨下的慣性態(tài)勢。這種傲慢,不同于簡單意義上的輕視和貶低,而是一種夾雜著獵奇、看笑話、“不明就里”所以“不置可否”的隔岸觀火狀態(tài)。它既可以是驚奇之后的自我解嘲,也可以是懷疑之后的自我安慰。
美國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Aaron Friedberg 在其2011年出版的《爭霸:中美在亞洲的主導權之爭》一書的前言中,這樣記述二十一世紀頭幾年彌漫在華盛頓“中國專家圈子”里面的共同情緒:“絕大多數(shù)我遇到的中國問題專家們幾乎都認為,所謂的中美敵手關系,要么是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要么是太恐怖以至于無法設想,要么是太危險以至于根本不能討論——好像討論這個問題都會增加它出現(xiàn)的幾率一樣”。細究來看,Aaron Friedberg所描述的恰恰是中國發(fā)展過程中那稍縱即逝的換檔磨合期,以及中西方關系從一個層級過渡到另一個層級的模糊階段。
當然,在西方主流政治精英和決策者的眼中(當時處于統(tǒng)領地位的是美國的新保守主義團隊,他們相信二十一世紀仍舊是“美國世紀”,并且誓言要將一切潛在的敵手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中國和西方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既夠不上朋友的資格,也算不上一個真正的對手,因此,稱為“半敵半友”也許更恰當。
現(xiàn)在轉頭來看,這五年時間,恰恰是中國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戰(zhàn)略機遇期。到了2005年秋天,當中國的高級政治智囊鄭必堅在美國的《外交事務》刊物上發(fā)表“中國的和平崛起到大國地位”一文時,正式宣告了“中國龍”五年潛行的結束。
見龍在田:亦敵亦友期(2005-2009)2005年以后,曾經在西方對華評論中占據(jù)一定比例和影響的“中國崩潰論”,在這一時期,基本上銷聲匿跡了。而過去十年中起起伏伏的“中國威脅論”,也因為中國在全球反恐大格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新態(tài)勢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改換了一種新面貌,以“中國責任論”和“G-2”(中美兩國共管世界)等“黃袍加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經過新世紀前五年的蟄伏,此階段的中國龍昂首翹爪,以不容置疑的強勢和力量,預示了西方主導世界五百年這一歷史大周期的終結。五年前的置疑者,此時還多多少少沒有緩過神來;而西方先知先覺的戰(zhàn)略思想者們,已經開始為“后西方時代”準備后事了:美國當時的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在2005年9月21日的一篇講話,標示著“西方中國觀”從“俯視中國”到“平視中國”的心理分水嶺。他在這篇不長的講話中,多次用到了一個新概念:“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或者譯為“負責任的持籌人”)(Responsible Stakeholder)。這一認知標簽細微轉變背后的巨大歷史意義,恐怕只有熟悉西方政治史和世界現(xiàn)代史的專家學者們才能感悟得到。
- 原標題:吳旭:西方“中國觀”在新世紀的三次轉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0“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2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5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4最新聞 Hot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魯比奧警告歐盟:不要將美國排除在外
-
又攤上事了,這回還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lián)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