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68期:德國亂、法國亂、韓國亂,西方模式怎么了?
觀眾提問
觀眾:我的問題是關于中國的民主道路,有人說中國的民主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有部分西方媒體認為,中國是一個由威權政府統(tǒng)治的社會,所以想請問兩位老師有哪些具體的、有說服力的觀點,來證明“中國式民主”?
張維為:這取決于如何定義“民主”。西方慣常將民主界定為“一人一票+多黨制”的程序民主,我們認為這只是民主形式的一種。如果只是為了投票而投票,那要這民主何用?有位名叫史天健的學者曾做過大量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中國人對民主的界定有自己的特點。民主究竟是什么?他給出幾個選擇,一個是一人一票投票,一個是認識更傾向于“政府傾聽百姓訴求并落實于為老百姓服務”這一實質(zhì)層面,結果,85%的受訪者都選擇了第二個選項,認為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民主。
所以中國的制度能夠真正產(chǎn)生獲得感。中國民主制度設計中,黨的領導至關重要。若無黨的統(tǒng)一領導來組織民主,那么資本或外國勢力就會趁虛而入,搞上千甚至上萬個NGO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說過,人生病時,難道去廣場上讓路人隨便選一個人治病,不如找專業(yè)醫(yī)生更可行嗎?這也是在強調(diào)治國理政必須依賴人才,避免盲目的“廣場政治”。
美國牽頭組織的顏色革命改變了烏克蘭的軌跡 中國日報
因此,中國制度的特點就是治國必須依靠德才兼?zhèn)涞娜瞬?,治國某種意義上是十分重要的專業(yè),執(zhí)政者需要有戰(zhàn)略判斷力、預見力與執(zhí)行力等等,這一切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需要靠長期歷練。
范勇鵬:青年朋友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但又有些無奈。我們總是從概念入手,可這些概念往往被西方先入為主地界定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面臨一個大問題,就是要奪回這些概念——包括民主、威權——的定義權。
那么具體到你講的威權。威權這個概念,政治學界非常多的人在用,好像現(xiàn)在政治學不用威權就不會說話了。
王紹光教授說過一句非常精彩的話,他說“所謂威權,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可以隨處貼的‘狗皮膏藥’”,有些人硬要把“威權”或“極權”套在中國頭上,但實際上這兩個概念原本更多指向法西斯主義。二戰(zhàn)后,西方思想界刻意扭轉(zhuǎn)概念,把它們與右翼脫鉤,暗中與社會主義、左翼掛鉤,最終將之套用在蘇聯(lián)、中國等國身上。其實中國歷史無論古今,都不存在所謂的“極權”或“威權”。所以青年朋友在使用概念時,要通過學習歷史、觀察現(xiàn)實,對概念本身進行反思。
觀眾:我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西方模式下,這些國家的普通民眾似乎并不太在意當下的政治亂局,依然寄希望于政黨輪替去平息或改善現(xiàn)狀。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張維為:我先從一個角度回答。德國是歐洲少數(shù)仍保有較強制造業(yè)的國家之一,金融體系相對保守,儲蓄率較高,不是完全依賴“泡沫經(jīng)濟”。然而,俄烏沖突以后,德國同美國、英國一道制裁俄羅斯,導致本國能源與通脹危機。
我們記得2013年德國提出“工業(yè)4.0”,希望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智能化,但朔爾茨政府對華為、阿里云等關鍵技術的排斥,實際摧毀了“工業(yè)4.0”戰(zhàn)略的核心基礎。反倒是中國從中受到啟發(fā),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并在許多方面提前達成目標。能源價格高企令德國中小企業(yè)破產(chǎn),大企業(yè)大幅裁員,紛紛將生產(chǎn)遷往中國——因為這里的制造業(yè)環(huán)境更有利。
范勇鵬:德國真的蠻可惜的,德國本來應該是歐洲最有希望的國家,結果現(xiàn)在搞成這個樣子。說白了,它在大問題上失去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主持人:我們從經(jīng)濟角度看,德國放棄“工業(yè)4.0”或許是最大損失,而根本癥結在于其放棄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今天我們探討的德國、法國、韓國都出現(xiàn)了動蕩,各有不同的復雜成因,卻也有相似之處。希望通過這樣的對話,能讓大家以更開闊的視野觀察西方國家和西方社會。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西方政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美國‘退群’,中印巴等國能在全球發(fā)揮更大作用”
2025-01-26 08:00 -
曾稱非法移民是“侵略”,克里斯蒂·諾姆出任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
2025-01-26 07:56 美國政治 -
3187億美元,2024財年美國對外軍售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5-01-26 07:47 美國一夢 -
“不寒而栗的清洗”,特朗普一口氣解雇17名監(jiān)察長
2025-01-26 07:28 美國政治 -
朝鮮試射戰(zhàn)略巡航導彈,金正恩觀看
2025-01-26 06:51 朝鮮現(xiàn)狀 -
“中歐快航”首航順利抵達德國,為中歐貿(mào)易搭建高速橋梁
2025-01-26 06:48 -
她開始挖墻腳:很多人才對美國幻滅了,我們引進過來
2025-01-25 22:18 美國一夢 -
中企專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開辟新戰(zhàn)場”
2025-01-25 21:41 中美關系 -
兩個黑匣子為何同時中斷?調(diào)查最新進展公布
2025-01-25 17:25 航空安全 -
威逼之后,特朗普開始利誘
2025-01-25 17:0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們還有中國
2025-01-25 15:51 中國-拉美 -
又一位蘇林“老鄉(xiāng)”,進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2025-01-25 15:49 -
丹麥外長:美國、丹麥和格陵蘭將討論北極安全問題
2025-01-25 14:06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誰輸誰贏,決定21世紀
2025-01-25 13:40 中美關系 -
菲船只侵闖鐵線礁企圖非法登礁,中國海警警告驅(qū)離
2025-01-25 13:05 -
“國際刑事法院準備應對美國制裁”
2025-01-25 11:51 -
萬斯投下關鍵票,??怂怪鞒秩顺鋈蚊绹篱L
2025-01-25 11:19 美國政治 -
想在特朗普面前當“顯眼包”,歐盟沒證據(jù)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國
2025-01-25 11:17 歐洲亂局 -
菲方稱查獲所謂“中國間諜”,我使館駁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麥對華出口,荷蘭首相最新表態(tài)
2025-01-25 09:55
相關推薦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48“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20“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21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56最新聞 Hot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zhì)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
特朗普發(fā)聲:勒龐這事很大
-
“波音飛船性能出色,下次還會乘坐”
-
哈佛,也遭“清算”
-
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開展聯(lián)合演訓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