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永年:當今這個情況,誰敢說世界大戰(zhàn)已成歷史?
“當人們說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需要考量的并非是戰(zhàn)爭是否有可能,而是戰(zhàn)爭的形式問題。”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諾曼底登陸80周年紀念,人們對戰(zhàn)爭的痛苦記憶已經模糊。自從核武器被發(fā)明出來以后,人們就生活在基辛格所稱的“漫游”狀態(tài)之下。人們普遍認為,因為核威懾,這世界上最多只會有代理人戰(zhàn)爭,大國之間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已經遠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鄭永年教授從社會、國家和國際三個層面分析戰(zhàn)爭的可能性。尤其在社會層面,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不公平現象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文章發(fā)出警告,中美之間的經貿“脫鉤”、意識形態(tài)斗爭和地緣政治對抗,正在把世界推向一個潛在的戰(zhàn)爭邊緣。對中國來說,美國在中國周邊營造戰(zhàn)爭環(huán)境,企圖把世界性戰(zhàn)爭引向亞太地區(qū),我們如何有效地回應是未來最大的挑戰(zhàn)。
【文/ 鄭永年】
1.高漲的民粹主義與破碎的世界
今天,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沒有人可以低估發(fā)生世界大戰(zhàn)的可能性了。誠如近代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和戰(zhàn)略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所言,外交是內政的延伸,而戰(zhàn)爭是政治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人們可以從如下三個層面來分析發(fā)生戰(zhàn)爭的可能性。
首先,是國家的社會層面。今天,在全球范圍內,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北方還是南方、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大國還是小國,所有社會都彌漫著高漲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所不同的只是國家的控制能力問題。在一些國家,高漲的民粹和民族主義情緒已經造成了社會運動,無論是有組織的或者是無組織的,影響到了社會的穩(wěn)定;而在另一些社會,政府依然具有操控能力,民間情緒還沒有嚴重危及社會穩(wěn)定。
這一趨勢并不難理解。過去數十年被諸多經濟學家稱之為“超級全球化”的趨勢有效促進了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大大釋放了勞動生產力,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巨量的財富。除了少數幾個國家拒絕全球化,大部分國家都卷入了這一波全球化浪潮。
但是,人們在忙于收獲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好處之時,忘記了全球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現在,這些負面影響終于積累起來,造成了社會運動,并且像流行病一樣在全球范圍內蔓延。
2020年12月9日,反對“脫歐”的示威者站在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外。新華網
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不公平。不管在哪里,全球化造成了兩種不公平。在內部,其表現為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不公平——主導和參與全球化的社會群體俘獲了絕大部分利益;而沒有能力參與全球化的社會群體不僅沒有能夠獲利,反而被邊緣化,成為受害者。在國際層面,全球化也造成了國家之間的巨大不平等。經過了數十年的全球化,這個世界不是變得更加平等,而是變得更加不平等。
同時,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平等”這一價值觀全球化的過程。今天,落后國家民眾爭取平等的呼聲并不低于發(fā)達國家。因此,在國際層面,全球范圍內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社會運動都表現為反全球化、反資本和反移民。
在中觀層面,有可能出現不同形式的高度集權,甚至是不同形式的法西斯主義政權。社會的兩極化反映到政治層面便是政治的兩極化。這種兩極化在發(fā)展中國家表現得特別明顯,尤其在拉美社會,要不是極端左派政權,要不是極端右派政權。無論是哪一派掌權,都會毫不遲疑地在最大程度上動用政權的權力,壓制反對力量,一意孤行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或者“理念”。
不難發(fā)現,無論左右,基于民粹主義之上的“強人政治”是今天世界的常態(tài)。這種現象,既表現在俄羅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大國的政治中,也表現在諸如阿根廷和韓國那樣的較小國家的政治中。
如果人們已經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極化政治已經習以為常,那么更壞的消息則來自發(fā)達的西方。最近歐洲議會選舉表明極右力量的崛起,尤其是在歐洲的大國當中,包括法國和德國。而在意大利極右派本來就已經掌權。歐洲極右力量的崛起已經使得人們對歐洲政治前景充滿憂慮,但人們最擔心的還是美國政治巨變的可能性,那就是特朗普再次掌權的可能性。
在特朗普第一任總統(tǒng)期間,美國的一些政治人物和媒體就已經認為特朗普政權具有法西斯色彩了。在近來的選舉活動中,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如果他當選,就要把他的政敵“關起來”。一旦特朗普再次當選,一個準法西斯政權似乎不可避免。這一政權無疑會再次沖擊美國的精英政治,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
盡管還無從得知如果特朗普再次執(zhí)政,其執(zhí)政團隊將如何組成,但人們已經領教過特朗普的外交風格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間,其周邊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法西斯式的官員,好斗好戰(zhàn),尤其是極端仇視中國?,F在,這批人已經在蠢蠢欲動了。
2024年7月15日,在美國密爾沃基,特朗普(前左)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新華社
如果美國的政權轉向法西斯化,那么必然會影響到歐洲的極右勢力和其他一些極端政治力量,歐洲一些政權的法西斯化也并不是沒有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是,大西洋兩邊的法西斯力量有可能結成聯盟。
有人認為,因為極右力量的特點是強調主權國家,國內優(yōu)先,反全球化和反移民,因此,各國右派力量之間不會那么容易結成聯盟。但是,這種觀點過于天真。人們不能忘記了,正如二戰(zhàn)的經驗所告知人們的,左派力量可以結盟,極端右派力量也可以結盟。
- 原標題:今天沒有人可以低估世界大戰(zhàn)的可能性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彭宇萱 
-
巴勒斯坦代表問安理會:“你們有這份勇氣阻止縱火犯嗎?”
2024-10-11 06:58 巴以恩仇錄 -
阿根廷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達209%
2024-10-11 06:45 -
黎巴嫩貝魯特市區(qū)遭以軍襲擊,已致22死117傷
2024-10-11 06:34 -
聯合國副秘書長:維和部隊在黎巴嫩的行動幾乎停滯
2024-10-11 06:33 -
6萬年一遇,這顆彗星即將飛越地球
2024-10-10 23:06 天文 -
巴總統(tǒng)扎爾達里吊唁恐襲事件中遇難中國公民
2024-10-10 22:46 巴鐵 -
內訌?沃爾茲呼吁普選,競選團隊打臉
2024-10-10 21:20 美國大選 -
-
石破茂都不敢提了,他又開始拱火:搞“經濟北約”
2024-10-10 20:30 中美關系 -
韓國作家韓江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
2024-10-10 19:23 諾貝爾獎 -
李強出席第27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2024-10-10 18:43 中國外交 -
外媒炒作“A股遭遇27年來最嚴重跌幅”,太心急了吧
2024-10-10 17:44 金融觀察 -
“中國同意了,能趕上春節(jié)”
2024-10-10 17:19 觀察者頭條 -
美對臺軍援,中方對3家企業(yè)、10名高管采取反制措施
2024-10-10 17:10 中美關系 -
“俄方今年這一進程完全停止”
2024-10-10 16:53 -
“中國不賭美國輸,美國也不要賭中國輸”
2024-10-10 16:35 中美關系 -
塞爾維亞“腳踩兩條船”?武契奇回應
2024-10-10 16:03 -
“啊朋友再見”…“這里不是歐洲歌唱大賽”
2024-10-10 15:22 -
德國出錢中企承建,有人不樂意了
2024-10-10 13:44 能源戰(zhàn)略 -
德國今年怕是又要當“歐洲病夫”
2024-10-10 12:23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09“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297“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評論 105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評論 170最新聞 Hot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
“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
“牢記二戰(zhàn)日軍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長又被噴了
-
上個任期自己簽的協議,特朗普可能也不認了
-
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
美防長秘密文件曝光,又沖中國來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