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美國搞小行星防御計劃,中國跟不跟?
中國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
中國向來有花小錢辦大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的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相當于美國DRAT計劃和歐洲HERA任務的總和,在一次試驗中同時實現(xiàn)兩大工程目標:完成對50米級小行星的超高速撞擊、完成對動能撞擊效果在軌直接評估??傮w目標為:撞得準、推得動、測得出、說得清。
中國提出了多種方案,各有優(yōu)勢,如撞擊加掠飛、撞擊加掠飛加伴飛、伴飛加撞擊加伴飛。其中一個方案是用一枚長征五號火箭,一箭雙星發(fā)射探測器和撞擊器,探測器借力金星,提前到達目標小行星,開展伴飛觀測。撞擊器利用日地月自然引力和軌道機動調(diào)整方向,探測器抵達3個月后,撞擊器以超過9千米/秒的時速實施動能撞擊,撞擊時小行星距地距離小于700萬千米。
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施的首次小行星防御任務,用撞擊器偏轉(zhuǎn)直徑50米的小行星,是一個穩(wěn)妥慎重的選擇。小行星的體積與質(zhì)量成立方比例增長,并非線性。直徑50米的小行星質(zhì)量約為一二十萬噸,這跟直徑160米的小行星相比有巨大差異,顯然會產(chǎn)生更大的偏移速度,產(chǎn)生更明顯的偏移效果,有助于觀測和評估。
“以石擊石”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國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力
青勝于藍
小行星直徑50米也好,直徑160米也好,用火箭發(fā)射撞擊器產(chǎn)生的軌道速度改變量都是極為有限的,慢藥治不了急病。中國在美國撞擊試驗的基礎上看得更遠,走得更遠。想增加軌道速度改變量,無非有幾種方式,要么是增加撞擊速度,要么是增加撞擊物的質(zhì)量。一次撞擊不行,就多撞幾次,小的撞了不行,換大的來撞。
據(jù)NASA消息,“貝努”是一顆直徑500米的小行星,預計于2135年9月飛掠地球。一支研究團隊稱撞擊地球的概率為0.037%。中美兩國都針對“貝努”,作出各自的動能撞擊方案。中國方案在效率上明顯優(yōu)于美國方案。
NASA和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提出使用“德爾塔IV”重型火箭搭載8.8噸的HAMMER航天器,通過撞擊進行防御。如果有25年的預警時間,需要發(fā)射7-11枚“德爾塔IV”重型火箭,如果有10年的預警時間,需要發(fā)射34-53枚“德爾塔IV”重型火箭。
中國科學家提出使用23枚長征五號撞擊“貝努”小行星,即可達到偏轉(zhuǎn)“貝努”的效果。
不僅如此,中國科學家還先后提出了“末級擊石”方案,和“以石擊石”方案。
“末級擊石”方案利用了長征五號通常被當太空垃圾拋棄的火箭末級,跟撞擊器形成組合體直接撞擊“貝努”,充分利用火箭末級的質(zhì)量,增強撞擊動能,提升對小行星軌道的偏轉(zhuǎn)效果。單次長征五號執(zhí)行該任務的效果,相當于使用三次傳統(tǒng)動能撞擊方案的總效果。
“以石擊石”方案則是利用航天器捕獲一塊太空石塊/小行星,構(gòu)成組合撞擊體,撞擊目標小行星,軌道偏轉(zhuǎn)效果可提升一個數(shù)量級。
“以石擊石”方案,脫胎于“摘星計劃”。
動能撞擊是唯一的現(xiàn)實選擇
在面對小行星撞擊威脅時,人類的防御手段令人遐想。最初,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核武器,似乎像電影中那樣用一顆核彈能瞬間解決問題。然而,現(xiàn)實并不像銀幕上那般簡單。核爆炸可能會將小行星炸成大量碎片,這些碎片仍有可能朝地球飛來,甚至造成更大風險。而且,國際條約嚴格限制核武器在太空中的使用,這條路基本被堵死了。
激光防御聽起來科技感十足,理論上,通過激光加熱小行星表面,讓物質(zhì)蒸發(fā)產(chǎn)生反作用力來逐漸改變軌道。這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需要巨大的能量供給,而依賴現(xiàn)有技術(shù),很難實現(xiàn)如此強大的激光輸出。此外,這種方法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持續(xù)照射,且必須精確對準小行星,這在實際操作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重力牽引器的概念更為奇特:航天器在小行星旁邊懸停,利用微弱的引力慢慢改變其軌道。盡管這一方案聽起來精妙,但其引力效應極其微弱,想要產(chǎn)生足夠的影響,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這對應急防御來說,顯然不切實際。
還有利用太陽能的辦法,比如用巨大的太陽帆或反射鏡,將陽光反射回小行星表面,以此逐漸推動它改變軌道。但光壓效果極其有限,時間跨度動輒幾十年,且要在太空中部署這樣龐大的設備,面臨巨大的技術(shù)和資金挑戰(zhàn)。
用航天器推走小行星也非常困難,阿姆羅開著高達推走即將隕落地球的小行星阿克西斯,現(xiàn)在只能停留于影視動漫。
相較之下,動能撞擊顯得更加務實。像DART任務那樣,通過撞擊器高速撞擊小行星,直接利用動量改變其軌道。雖然撞擊后的速度改變量微小,但在足夠長的時間內(nèi),這種偏移效果會逐漸累積,達到避免撞擊地球的目的。這種方法簡單、可控,是當前最可行的小行星防御方案。
謹以此圖致敬中國航天人,小行星防御不是夢,但它是中國夢。
綜上所述,中國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務,已經(jīng)超越了美國DART任務的窠臼。中國已規(guī)劃出了近地小行星防御的發(fā)展藍圖,2030年前“撞”,2030-2035年“推”,2045年前“控”。從升級版動能撞擊技術(shù),到近中遠三個階段的長遠發(fā)展,中國翻開了國家行星防御計劃壯麗的詩篇。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guān)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波音“無人飛船”返回地球
2024-09-08 08:41 航空航天 -
我國監(jiān)測網(wǎng)首次開展預警小行星接力追蹤觀測
2024-09-08 07:14 航空航天 -
刷新認知!1.2億年前月球還“活著”
2024-09-07 15:18 科技前沿 -
“祛魅”英偉達:華為昇騰與谷歌TPU
2024-09-05 08:17 心智觀察所 -
全國首個!伏羲一號投產(chǎn),可正面抗擊17級超強臺風
2024-09-04 17:10 國企備忘錄 -
應用前景廣闊!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全固態(tài)電池材料新突破
2024-09-04 10:01 能源戰(zhàn)略 -
開發(fā)成功,純度超99.99995%!我國團隊攻克關(guān)鍵技術(shù)
2024-09-04 07:34 科技前沿 -
獨家對話生成式AI之父:中國將在幾年內(nèi)縮小差距
2024-09-03 08:22 心智觀察所 -
上海:到2026年直播電商零售額力爭達到6000億元
2024-09-02 17:10 上海觀察 -
世界最大水下盾構(gòu)隧道開掘:穿越黃河,全長5755米
2024-09-01 21:12 -
國內(nèi)首次!成功制備,核純度大于99.9%
2024-08-31 21:48 科技前沿 -
“蛟龍?zhí)枴睆募s4700米深海帶回5種生物
2024-08-29 07:16 -
在這迷人又壯美的科學領(lǐng)域,“中國玩家”能奮起直追嗎?
2024-08-28 14:18 心智觀察所 -
俄羅斯,會比中國先造出EUV光刻機?
2024-08-26 08:18 心智觀察所 -
美國長臂管轄的軟肋被我們找到了?
2024-08-25 09:20 心智觀察所 -
我國又有新發(fā)現(xiàn):1噸月壤有望生產(chǎn)超50千克水!
2024-08-22 11:49 科技前沿 -
提供美國25%藥物研發(fā),藥明康德為何屢遭打擊?
2024-08-21 10:28 心智觀察所視頻 -
美國打壓,能限制中國藥企崛起嗎?
2024-08-21 10:28 心智觀察所視頻 -
-
與大洋彼岸的威脅斗爭,一位23年網(wǎng)絡安全從業(yè)者的心里話
2024-08-21 07:48 心智觀察所
相關(guān)推薦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23“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00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68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4圍島集結(jié)、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9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guān)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guān)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guān)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