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航空航天評論員
-
NASA和波音的太空鬧劇收場了,但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呼之欲出
現(xiàn)在的NASA局長是馬斯克的親密戰(zhàn)友賈里德·艾薩克曼,再加上SpaceX如日中天的地位,人們不禁擔心,昔日的屠龍少年,會不會變成壟斷巨龍?[全文]
-
馬斯克用星鏈教會烏克蘭: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馬斯克的言論不應該理解為口水戰(zhàn)這么簡單,今天可以斷烏克蘭的網(wǎng),明天斷巴西或其他國家的網(wǎng)也不一定是笑談。美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玩法,將星鏈與國家意志捆綁起來,未來其他國家,是否也會被迫接受“星鏈外交”?[全文]
-
美國商業(yè)登月計劃剛剛拉開大幕?
三個登月器幾乎同時登月只是一個開始,這一系列活動將進一步驗證民商合作模式的可行性,預示著未來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將由商業(yè)力量逐步挑起大梁。[全文]
-
美國的天字一號工程,被波音水靈靈地玩壞了
美國對“空軍一號”高強度軍用改裝與全球威懾能力的執(zhí)著,某種程度上是冷戰(zhàn)心態(tài)的延續(xù),固然在特定時期具有象征意義,卻在后冷戰(zhàn)時代顯得與實際需求脫節(jié)。[全文]
-
中國實驗衛(wèi)星太空加油,為啥西方反應那么大?
隨著實踐二十一號和二十五號衛(wèi)星先后驗證衛(wèi)星處理在軌垃圾和衛(wèi)星加油技術,中國航天正又一次捅破技術天花板,為人類發(fā)展迎來更多可能??上н@些全人類都可以獲利的成就只是成為某些西方人口中“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新例子。[全文]
-
如果成功,印度就加入中俄美行列了
跟美俄中的首次相比,印度的首次太空對接試驗,吃了時代技術進步的紅利,總體水平不算太低,很有印度式精打細算風格。[全文]
-
“星網(wǎng)對決星鏈”,比衛(wèi)星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
雖然預計“中國星網(wǎng)”會在2024年-2026年期間由于依賴長征-5B火箭,暫時存在“供給過剩、發(fā)射不足”的現(xiàn)象,但隨著長征六號X和長征八號R服役,突破運力限制的“中國星網(wǎng)”將可能擺脫“追趕者”角色,成為全球低軌衛(wèi)星互聯(lián)網(wǎng)的引領者。[全文]
-
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我們絕不能“剖腹證粉”
隨著中國在航空和航天技術上的進步,跟跑者與領跑者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這種局勢對美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引發(fā)了其心態(tài)的失衡。[全文]
-
NASA新掌門人上任,馬斯克又是最大受益者?
艾薩克曼與馬斯克互相成就,馬斯克送艾薩可曼上天,艾薩可曼是馬斯克的最佳代言人,并且,艾薩可曼可是預定要親自乘坐星艦上天。[全文]
-
國際空間站喪鐘已響,天宮空間站路在何方
美國下一代空間站的商業(yè)化之路會很難,中國下一代空間站商業(yè)化之路會更難。好在中國民商隊正在飛速發(fā)展,好在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天宮空間站還能為我們爭取很多時間。[全文]
-
甩開膀子大干之前,馬斯克先拿臺灣“開刀”?
作為此次特朗普競選的“股肱之臣”,馬斯克這番布局,難道是提前嗅到了什么味道?[全文]
-
登月,一場美國不忍心丟棄的“豪賭”
是重生,還是重蹈覆轍?歷史和未來仿佛交織成一段未完的航天敘事,美國“重返月球”這一雄偉夢想,究竟能否以阿耳忒彌斯之名,躍出重重的政治、技術桎梏,實現(xiàn)突破?[全文]
-
歐美航司卷不贏中國,不要甩鍋“俄羅斯不讓飛”
“這條近道我不能走,所以你也不能走”“如果你抄近道省路費了,我就不跟你玩了”這些離奇的要求和指責,相當之奇葩的邏輯,實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現(xiàn)實就是這么魔幻,這么不講道理。[全文]
-
美國搞小行星防御計劃,中國跟不跟?
中國實施小行星防御計劃,這么科幻的事業(yè),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現(xiàn)實,但很多網(wǎng)友至今仍然以為它是個異想天開的話題。[全文]
-
月球時間,不能由美國說了算
以往很多世界標準和規(guī)則由盎格魯-撒克遜聯(lián)盟來制定,現(xiàn)在時代變了。定義月球時間,絕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這是關乎國際規(guī)則制定權的原則性問題。美國能做,中國為什么不能做?[全文]
-
拿錢不干人事,NASA依舊沒有“放棄”波音
波音這個不靠譜的“星際客機”霸占了國際空間站至關重要的一個對接口,不讓出來勢必會影響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轉(zhuǎn)。[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