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平:脫歐、“黃馬甲”下的歐洲,中國真有機遇?
關鍵字: 黃馬甲英國脫歐歐洲一體化哈貝馬斯成長在戰(zhàn)后德國,經(jīng)歷過歐洲最繁榮的黃金時代,他提出“尚未完成”概念,要大家再通過公共討論、辯論、爭論形成更開放的“公共空間”。“尚未完成”基本是正面的說法,是能完成,無非是時間早晚而已。“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任務”是湯姆·克魯斯演的系列電影名字,英國脫歐只是現(xiàn)象或者一個國家,是否意味著“一體化”該放慢還是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這確實在困擾著我。
再退半步,我們也別那么悲觀?!都t樓夢》里的話是“大有大的難處”。但我認為,大也有大的好處。歐洲的一體化放慢一點,是不是慢也有慢的好處?
出了那么多問題,停半步緩半步,六十年走到今天已經(jīng)夠快了,與一個國家建立需要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相比,為了國家的根本利益,或者為了別的什么,歐洲人經(jīng)歷的可不止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F(xiàn)在追問讓渡部分國家主權而形成一個大的區(qū)域性的聯(lián)合體的下一步究竟走向哪兒?慢是不是有慢的好處?
1972年基辛格秘密訪華,一見到周總理就說,你年輕時到法國生活學習過,您怎么看法國革命?基辛格原意想問怎么看1968年發(fā)生的學生運動,總理想到的是1789年,不加思索地回答,“法國革命到現(xiàn)在不到兩百年,要回答它還為時太早?!苯裉?,這句話在法國思想界、理論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名言。“才200年”,還不好評價,何況才60年呢?
歐洲一體化究竟是往前呢,還是放緩?這個問題沒有哈姆雷特的“活著還是死亡?”那么嚴重,但確實也是一個問題,一個真問題。
歐洲今天所遇到的挑戰(zhàn)大多屬于“未能預期到的后果”?
歐洲今天遇到了哪些挑戰(zhàn)?
首先,從經(jīng)驗層面看,今天歐洲遇到很多事:英國脫歐、法國“黃背心”運動,此前的難民危機、烏克蘭危機、希臘債務或者主權債務危機、還有恐怖襲擊等等。
十八大以后的五年中的每一年,我們都帶著四大伙伴關系——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全方位合作方案,去布魯塞爾或在北京參加一年一度中歐領導人峰會。恰好就是這些年,他們分別遇到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希臘債務問題、難民問題、脫歐問題,等等,我們的全方位合作伙伴方案也包括新型城鎮(zhèn)化、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合作、走綠色、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連帶社會養(yǎng)老、住房、教育、醫(yī)療。
我們確實認為中歐之間可以合作、能夠合作、應該合作,我們有學習乃至取經(jīng)之誠意,可是對方的興趣常常就在當年的焦點事務和危機上,甚至就只在這些危機上,當然它們是現(xiàn)實的、迫切的,包括現(xiàn)在最膠著的法國“黃馬甲”運動和英國的脫歐。
其次,除了經(jīng)驗層面,是不是制度層面也有問題?
在制度設計上,比如一體化最重要是經(jīng)濟一體化,要有統(tǒng)一的財政是最起碼的,目前雖然有統(tǒng)一的貨幣歐元,但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統(tǒng)一的財政。在制度設計層面是否需要檢討,或可以改進?英國脫歐是否會有示范效應?
再次,在認知層面上,如果是“尚未完成的工程”(unfinished project),還是要正面積極去完成?如果是想建成當年丘吉爾提出過的“歐羅巴合眾國”,我認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impossible mission),不論是60年還是120年,至少,相當長時期內(nèi)都不可能完成。
最近,特朗普提倡一切要“美國優(yōu)先”,對歐洲的安全承諾、氣候變化協(xié)議、以及伊核協(xié)議都推翻了或撤出了,其中包括在最近重大的國際場合,美國政府居然把歐盟列為一般性的國際組織。
歐洲是最出思想和理念、主義的地方,從古希臘以來,文藝復興是歐洲式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啟蒙時期也是群星燦爛,“需要巨人也出了巨人的時代”,而且?guī)缀趺恳粋€啟蒙思想直到現(xiàn)在都還有活力。
那么,“歐洲”的問題是否在認知層面出問題?18世紀以來,歐洲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制度和現(xiàn)代科學相隨而行,而現(xiàn)代科學既是現(xiàn)代制度的產(chǎn)物也是對它的正當性論證和合理化闡釋,是對確定性的尋求,而當今時代在認知層面最大的確定性恰恰是不確定性,它本身成了常態(tài),如果是這樣,我們對危機、風險、挑戰(zhàn)、“黑天鵝”是否應該見怪不怪?或者本來就應該會不斷地飛出“黑天鵝”?
這些挑戰(zhàn)是“未能預期到的后果”。
“未能預期到的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是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來,后來默頓把它發(fā)展成為了一個解釋性的概念,再后來被吉登斯在他的《社會的建構》里作為一個關鍵性的分析概念。
而傳統(tǒng)國際關系理論最關心的是戰(zhàn)略意圖、能力/實力和權力比對,社會科學其實對意圖不那么在意。因為每個人都有意圖而且時刻都在變,最重要是每個個人的意圖,也與其他人的意圖不斷互動著,更與其所處的語境、社會關系、歷史背景互動著,結果就會出現(xiàn)未能預期到的后果,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社會并不是外在于每個人,每個人都是一個主體,不管什么政策、外交、國際關系、社會科學,每個人對它們的理解(甚至也無所謂理解正確/準確與否)就會影響到這個人的行為,也就影響到社會中之一員的行為,那么這一員也就因此也改變了整個社會之這一小部分,或部分地改變了這一小部分。
因此,數(shù)千數(shù)萬數(shù)億人不管他們各自怎么理解,或謬誤或錯誤或荒唐地理解,比如特朗普以及手下有彼得·納瓦羅、博爾頓、白邦瑞等,用他們的理解來制定、闡釋政策,最后一定是綜合的,就是恩格斯講過的無數(shù)“合力的結果”。
- 原標題:黃平:脫歐、“黃馬甲”下的歐洲,中國真有機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戴蘇越
- 最后更新: 2019-01-25 11:49:20
-
對華為下手后,捷克又有人作妖?
2019-01-25 11:05 -
“加拿大大使在緩和中國的憤怒?”
2019-01-25 10:29 -
政府關門拿不到工資?羅斯:為何不貸款
2019-01-25 08:43 美國政治 -
-
馬杜羅關閉駐美大使館 美方下令部分撤離
2019-01-25 07:57 拉美左翼 -
倫敦人可卡因吸太多,泰晤士河里的鰻魚都high了
2019-01-24 23:14 不列顛 -
金正恩:收到特朗普回信“非常滿意”
2019-01-24 22:59 朝核危機 -
委內(nèi)瑞拉“自立總統(tǒng)”是何方神圣?
2019-01-24 22:51 觀察者頭條 -
怕政府不給錢,美頂尖大學被迫拆除華為設備
2019-01-24 22:51 華為 -
她告贏美商務部又告美政府:被誣間諜,生活盡毀
2019-01-24 19:35 海外華人 -
是否已全面封殺華為?英國大臣首次表態(tài)
2019-01-24 17:51 華為 -
不會做這4道題 澳年薪70萬的工作一直缺人...
2019-01-24 17:19 趣讀 -
中方:澳籍人員楊軍被采取強制措施
2019-01-24 17:10 -
法外長警告華為5G設備有風險,議員卻說…
2019-01-24 16:20 中法關系 -
中方:反對外部干預委內(nèi)瑞拉事務
2019-01-24 16:19 中國外交 -
無限期罷工!西班牙的哥也穿黃背心
2019-01-24 16:15 黃背心 -
1500架私人飛機 來達沃斯討論環(huán)保
2019-01-24 16:10 達沃斯論壇 -
“國情咨文”戰(zhàn):敗
2019-01-24 16:05 特朗普 -
美國人不肯撤 俄:暴露了
2019-01-24 15:55 拉美左翼 -
肯尼亞逮捕一名加拿大公民 指其涉嫌參與恐襲
2019-01-24 15:34
相關推薦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7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133“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00“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遭美施壓限制對華接觸?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