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宗義:特朗普要印度“割肉”,喜歡得寸進尺的莫迪為何答應了?
觀察者網(wǎng):關稅是他倆這次會談的焦點議題。實際上,在2019年特朗普和莫迪就關稅問題就曾有過博弈,特朗普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印度也隨后推出反制措施。據(jù)您了解,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印度的經(jīng)濟會有哪些具體影響?
這里有幾個近期的數(shù)據(jù):在2024財年,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18%,其中,對美出口的前五大商品分別是藥品、珍珠與寶石、石油產(chǎn)品、電信設備及成衣,合計占據(jù)對美出口總額的40%。
劉宗義:盡管相較于印太戰(zhàn)略,關稅和移民問題是次要的,但對特朗普和莫迪而言,依然非常重要。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nèi)就曾對印度實施關稅壓制,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至今尚未恢復。實際上,他現(xiàn)在仍希望對印度加征關稅。
當然,這種加稅更多是一種威懾手段,旨在迫使印度主動降低關稅。印度的關稅水平較高,平均約為12%,在所有大型經(jīng)濟體中位居首位。降低關稅將有助于更多美國產(chǎn)品進入印度市場。
在莫迪訪美之前,印度確實也主動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方面降低了部分產(chǎn)品的關稅,特別是對來自共和黨州的產(chǎn)品;另一方面,印度也釋放出信號,表示將加大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力度。這些舉措主要是做姿態(tài),向特朗普示好;另一方面,莫迪也希望與特朗普達成一個小型的雙邊貿(mào)易協(xié)議,至少在面子上實現(xiàn)互利、公平、平等的關系,雙方都能在關稅上作出讓步。
從特朗普的角度來看,施壓印度降低關稅,除了能讓更多美國產(chǎn)品進入印度市場,還有一個原因是,特朗普不接受任何國家在與美國的貿(mào)易中存在順差。加上服務貿(mào)易,印度對美國的實際貿(mào)易順差超過460億美元,特朗普希望能改變這種局面。
圖自:X@Potus
特朗普的要求,會對印度經(jīng)濟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為印度在對外貿(mào)易中總體上處于逆差狀態(tài),像美國這種有幾百億美元以上貿(mào)易順差的國家很少,所以特朗普的做法對印度來說相當于割肉。
印度之所以總體處于貿(mào)易逆差狀態(tài),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進口。你的數(shù)據(jù)提到印度對美國出口前幾大的產(chǎn)品類別之一是石油制品,實際上印度是在倒賣,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的石油,加工后賣到美國、歐洲,它從中賺了不少錢。不過我覺得這種局面今后可能難以維系了。
此外,雖然特朗普沒有專門對來自印度的商品加稅,但他最近宣布對鋼鐵和鋁制品加征25%的關稅,這對印度來說是一個重大沖擊。印度是鋼鐵和鋁產(chǎn)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特朗普的這些關稅措施,盡管未針對印度,但對印度相關行業(yè)甚至整體經(jīng)濟造成了顯著影響。印度股市近期本就處于下行態(tài)勢,最近相關股票又大幅下挫,這也是特朗普增稅措施帶來的直接后果。
總體來看,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和莫迪正好又都是喜歡得寸進尺的人,我覺得雙方在貿(mào)易方面合作的這種氛圍和領域可能會縮小。
觀察者網(wǎng):在關稅之外,移民問題也是大家很關注的話題。印度裔是美國第二大移民群體,據(jù)彭博社此前的報道,印度和美國已共同確認大約1.8萬名在美非法移民的身份;而就在莫迪訪美的前一周多,美國剛用一架軍用飛機將104名印度非法移民強制遣返,這些人戴著手銬腳鐐的形象也讓印度國內(nèi)非常憤怒,覺得不被尊重。對于這些非法移民,莫迪政府就默默接受嗎?
劉宗義:是的,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印度在關稅和移民問題上的態(tài)度基本都表現(xiàn)得非常順從。這種順從態(tài)度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印度的核心戰(zhàn)略目標是希望維持“印太戰(zhàn)略”,繼續(xù)與美國合作,以遏制中國、助推印度崛起。
印度的非法移民問題確實非常嚴重,我覺得官方統(tǒng)計的這一數(shù)字肯定不準確,實際情況應該更多。
在莫迪訪美前,104名印度非法移民被美國政府強制遣返
自從莫迪上臺后,我們發(fā)現(xiàn)印度向海外的移民明顯增多,而且不再是零散的現(xiàn)象,而是有組織地發(fā)生——值得再次強調(diào)的是,是“有組織”地移民。這背后倒不一定是印度政府在直接操控,可能是像RSS這樣的宗教團體,或者其他社會機構在推動。這個問題在莫迪政府時期愈加嚴重,因為印度國內(nèi)的就業(yè)問題解決不了,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所以他們把大量人口向海外輸送。此外,他們認為印度人走向海外,還可以向世界傳播印度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擴展印度的軟實力。
而一旦印度人聚集在某個地方,形成了一個群體,他們就會越來越多,幾乎不會再離開那個地方。加拿大的印度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只是加拿大政府相對軟弱,不像美國的特朗普那樣能采取嚴厲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以至于在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有印度裔居民甚至喊出了“讓加拿大人回到他們的歐洲老家”這樣的話。自從莫迪上臺后,印度教寺廟在美國的擴展也非常迅速,幾乎所有印度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印度教的寺廟。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在移民問題上對印度人大規(guī)模驅(qū)趕,肯定會引起巨大的反彈,特別是在印度國內(nèi),不僅反對黨會借機生事,像RSS這樣的宗教團體也會有強烈反應。
觀察者網(wǎng):除了非法移民,莫迪也非常關心合法移民,也就是美國的H-1B簽證政策。
劉宗義:對的。實際上,特朗普對移民的態(tài)度一直非常強硬,他個人幾乎完全不接受移民,是因為馬斯克等人的建議,才接受H-1B簽證。不過,我認為這個簽證配額的數(shù)量會進一步縮減,因為在其第一任期內(nèi),他就曾對H-1B簽證進行過大幅削減。獲得H-1B簽證的70%以上是印度人,所以若縮減相關配額,將對印度造成極大的影響。
實際上,莫迪每次訪問發(fā)達國家時,無論是去美國、歐洲還是日本,他都會談及高技術移民的問題。他希望能夠?qū)⒂《鹊募夹g型人才送到這些國家工作。一方面,這可以帶來大量的僑匯收入(印度是世界上僑匯收入最高的國家);另一方面,有助于緩解印度國內(nèi)的就業(yè)壓力,從而緩解社會矛盾。
觀察者網(wǎng):莫迪政府不擔心人才流失問題嗎?尤其是這些出去的人,不少還是高級人才。
劉宗義:這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但相比于人才流失,青年找不到工作所帶來的社會沖擊問題更為嚴峻。印度每年培養(yǎng)出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但其國內(nèi)的就業(yè)機會有限。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特朗普想讓俄重返G7,佩斯科夫:無意義
2025-02-15 08:12 -
“如果中國不從俄羅斯進口油氣,如何保障14億多民眾的需求? ”
2025-02-15 08:09 烏克蘭之殤 -
王毅:若美執(zhí)意打壓遏制,中國必將奉陪到底
2025-02-15 07:29 中國外交 -
緬甸逮捕29名涉賭涉詐人員
2025-02-15 07:16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萬斯猛烈抨擊歐洲,全場目瞪口呆
2025-02-14 23:5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再次直呼“加拿大州長”:中國船有很多,你們需要保護
2025-02-14 23:11 特朗普 -
中國制裁打疼美企,“期待解除‘黑名單’”
2025-02-14 22:55 中美關系 -
“回流內(nèi)地的頂尖海歸科研人才,最多來自這里”
2025-02-14 22:50 中美關系 -
“若普京沒誠意,就上軍事杠桿”,克宮回應
2025-02-14 21:25 -
“拿補貼還去中國擴張”,特朗普又有新動作
2025-02-14 20:37 -
馬克龍:歐洲總想依靠中美俄,遭“電擊”了吧
2025-02-14 19:44 歐洲亂局 -
賴清德,這么快就“跪了”
2025-02-14 17:5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臭名昭著的美國“顏革推手”,也被馬斯克錘了
2025-02-14 16:37 美國一夢 -
美俄關系可能改善,是否影響中俄合作?外交部回應
2025-02-14 16:05 中國外交 -
“不像樣,拿我山姆大叔當傻子!”
2025-02-14 16:0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傅瑩:中方不贊成用“競爭”定義中美關系
2025-02-14 15:32 中美關系 -
米價漲了一年了,日本政府終于放糧
2025-02-14 15:31 -
“菲律賓開門揖盜,十分危險”
2025-02-14 15:23 南海局勢 -
想給特朗普露一手,但臺企很焦慮:當初大陸說斷就斷了…
2025-02-14 13:5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馬斯克動手了,“美國國稅局危!”
2025-02-14 13:42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chǎn)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
中方出手,美指期貨應聲暴跌
-
美媒爆料:美國國安局局長被解職
-
對中國進口產(chǎn)品征收關稅,特朗普政府被起訴
-
石破茂:這是一場“國家危機”
-
“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
“去美國?中企有錢沒處花了嗎?”
-
《經(jīng)濟學人》繃不住了…
-
“和她見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國安官員”
-
尹錫悅被罷免
-
尹錫悅發(fā)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