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軍評:一線硬撼強敵的飛行員,并不是“刺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卓】
無論我們對它的記憶如何,2022年已經過去。關于這一年里的全球軍情動態(tài),我們在當時予以轉載分析的同時,也在上周末的軍評,以及本周的兩期直播中,總結復盤了包括俄烏沖突在內的一些重大事件,因此在這里就不再重復。本期軍評,就從12月最后幾天公開的中美軍機南海對峙事件說起吧。
在一線硬撼強敵的他們,并不是“刺頭”
這起對峙事件發(fā)生在2022年12月21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卻在8天之后的12月29日發(fā)布通告,公布了這則我海軍航空兵殲-11BS戰(zhàn)斗機攔截美國空軍RC-135偵察機的視頻,并誣稱殲-11BS進行了“不安全”的活動。12月31日晚,我南部戰(zhàn)區(qū)針鋒相對地發(fā)布了殲-11BS監(jiān)視美軍RC-135的視頻,明確指出了美軍機于12月21日11時25分17秒,蓄意改變飛行姿態(tài)、危險抵近我機的動作。
結合雙方公布的視頻可見,面對體型龐大、機組狡猾的敵大型偵察機,我軍飛行員一方面保持既定航向,堅決捍衛(wèi)主權,“不向強敵讓寸分”,另一方面又始終控制與蓄意挑釁的美機的間隔,避免發(fā)生碰撞。確如南部戰(zhàn)區(qū)新聞發(fā)言人田軍里空軍大校所說,“依法依規(guī)處置,專業(yè)規(guī)范操作,充分體現了中國軍隊對地區(qū)安全和一線人員安全負責任的態(tài)度。”
而在美方公布視頻后,筆者也在外網看到了大量美國“軍迷”,包括一些退役的、也曾在我當面一線進行過類似活動的美軍偵察機飛行員對此事件的評論。他們的普遍觀點是,盡管我軍軍機掛載了空空導彈實彈,但他們又覺得這類事件演變?yōu)椤安翗屪呋稹钡目赡苄院艿?,因此認為我軍的這種攔截是一種模仿俄羅斯的“虛張聲勢”行為;其中甚至有一些人認為,“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是在我們美國國內造成聲浪,讓輿論普遍擔憂美國飛行員的安全,利用我們的制度優(yōu)勢,倒逼我們的政府減少‘理所當然’的‘自由巡航’行動?!?
為何這種“中國用硬實力扮軟實力”、堪稱荒謬絕倫的聲音還能在美國頗有市場?歸根結底是對我軍硬實力的藐視。可能有不少朋友都在國外網站上見過諸如殲-16是蘇-30的“低劣仿品”,殲-20不過是“機動性低下的戰(zhàn)斗轟炸機”等言論,而在一些相對專業(yè)的軍事論壇上,則會相對客觀地承認中國在軍事技術上的發(fā)展進步,但在另一個方面絕不松口,那就是在包括《TOP GUN 2》等近期的電影中,美國仍然引以為豪的“人的因素”。
實在不知道該用什么圖形容,那就用表情包吧
長期以來,美國官方中對我軍航空兵部隊特別是飛行員水平的評價,有著一種類似“猴版”蘇/俄航空兵的刻板印象:訓練標準遠不如北約空軍,高度依賴地面指揮,缺乏主動精神,飛行動作保守,如果有個別敢于“挑釁”美軍戰(zhàn)機的,那一定是與大環(huán)境格格不入、“以違反規(guī)則為樂”的“刺頭”飛行員。不幸的是,由于這類美式文化“軟實力”的傳播影響,國內有一部分人(尤以影視創(chuàng)作人員為甚)也經常將我軍尖子飛行員想象為這種“刺頭”。
從技術到戰(zhàn)術上,認為我軍是“山寨俄軍”的總是大有人在
然而根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在地處一線的航空兵某部,確實有一名在短短數周之內分別與對手兩型戰(zhàn)機近距離過招,并克敵制勝的飛行員。但他并不是什么“刺頭”,而是一位在平時就深研對手主戰(zhàn)機型飛行包線、起降出動規(guī)律等細節(jié),充分做到知己知彼的“知識型飛行員”,同時還是一位積極參與所在單位宣傳板報、歌詠比賽、文藝晚會等宣講文娛活動,能準確理解上級政策,被戰(zhàn)友們親切地稱為“飛行政委”的飛行員。
實際上,近年來美國的諸多研究機構通過廣泛搜集開源情報,結合華人華裔資源分析力量,已經初步實現了對我軍組織架構、人事動態(tài)的條分縷析;對我軍飛行員訓練體系、空軍實戰(zhàn)化訓練“五大品牌”的價值也有了較為客觀的總體評判,一些研判的方向和趨勢,甚至可能距離事實并不遙遠。但是,往往是那份根深蒂固的傲慢與偏見,導致在后續(xù)分析中仍有諸如“在‘金頭盔’、‘金飛鏢’比武競賽中的優(yōu)勝者才能赴俄參加‘航空飛鏢’”等讓人捧腹的內容,使其得出的一些結論,往往與事實南轅北轍。
但相比過去,這類報告的水平還是有實打實的提升的
聯訓上檔次,還得多尋思
而說到人民空軍這些較為知名的演訓品牌,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里,空軍實戰(zhàn)化訓練“五大品牌”的情況在公開媒體上并無只字片語,對比仍有不少報道內容的2021年,背后有何意味,外界觀點難免見仁見智。不過,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空軍從2011年開始的“雄鷹”系列聯合訓練在2022年同樣毫無動靜,對比2022年8月中泰空軍“鷹擊-2022”聯合訓練,結論則不難得出,在2020年的“雄鷹-9”之后,“雄鷹-10”至少也要到2023年了。
這顯然不是因為兩國空軍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如果一定要說變化,2022年巴基斯坦空軍列裝了殲10CE和“梟龍”三批次這兩款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中國戰(zhàn)機,倒是堪稱巴空軍在尖端戰(zhàn)機的選擇上徹底“中國化”的標志。筆者認為,“雄鷹-10”之所以拖延至今還未舉行,很可能與等待這些新機在巴基斯坦空軍形成戰(zhàn)斗力有關,等到巴空軍的這批“新質戰(zhàn)斗力”初具規(guī)模之后,“雄鷹-10”的訓練價值又會高一個層次。
巴基斯坦空軍的第14架殲-10CE
說到中巴聯訓的價值,盡管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和保障人員的能力素質廣受好評,但對其裝備硬件能否模擬強敵對手的爭論一直存在。即使到了現在,殲-10CE本質上就是“自己人”不必多說,“梟龍”雖由巴基斯坦生產,也非我軍裝備型號,但其航電和武器系統均為國內研制配套,與殲-10CE高度同源,所以更讓人懷疑能否“演真扮像”。
客觀上說,這種“都是自己家的飛機和航電,破不了招啊”的擔心并非毫無道理,但由于巴基斯坦在地緣環(huán)境、空軍規(guī)模等方面相比老對手印度處于劣勢,以及與我軍完全不同的建軍傳統和使用思維的影響,同樣的飛機在中巴兩國空軍的使用習慣大相徑庭十分常見。當初在飛行性能基本相同的殲-7上,因為國土狹小、在很多任務中無需多少留空時間的巴基斯坦空軍,在訓練中傾向于頻繁打開發(fā)動機加力;而對于裝備規(guī)模龐大、又長期囊中羞澀的人民空軍來說,當年留下來的節(jié)省燃料和節(jié)省發(fā)動機壽命的傳統就成了習慣……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世怡 
-
得州墜機事故后,洛馬暫停F-35交付
2022-12-31 21:59 -
中國戰(zhàn)機掛彈“危險攔截”美軍機?南部戰(zhàn)區(qū)公布視頻揭露真相
2022-12-31 21:22 長空鑄劍 -
日韓多地觀測到“導彈”,韓國防部稱是韓固體火箭試飛
2022-12-30 20:17 三八線之南 -
美機在南海遭解放軍攔截,反誣稱中國戰(zhàn)機“不安全”
2022-12-30 14:43 -
羊羔特工隊:一年又一年
2022-12-29 18:41 -
國防部新春寄語:戎裝在身、鋼槍在手,靜候使命召喚
2022-12-29 16:52 -
?國防部:美方如有意全面恢復對話交流,必須拿出誠意和行動
2022-12-29 15:50 中美關系 -
時隔5天 日本再次公布我遼寧艦動向
2022-12-28 15:31 -
墜機事故后 美國以色列停飛部分F35
2022-12-28 15:03 -
敘外交部:將外國軍隊驅逐出敘領土并非遙不可及
2022-12-28 07:26 -
一周軍情觀察:2022年的俄烏戰(zhàn)爭
2022-12-27 18:58 -
誤判為朝鮮無人機 韓軍出動戰(zhàn)斗機追鳥
2022-12-27 18:56 -
日本防衛(wèi)預算刷新歷史紀錄,中方:這一動向十分危險
2022-12-27 16:29 日本 -
朝鮮無人機或在首爾拍攝韓總統府,韓媒質疑軍方
2022-12-27 14:37 -
中俄聯合軍演閉幕,兩國官兵揮帽告別
2022-12-27 14:37 中俄關系 -
直擊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演練現場
2022-12-26 12:06 兩岸關系 -
71架戰(zhàn)機 臺軍通報解放軍大機群抵近臺灣
2022-12-26 12:01 臺灣軍事 -
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演練
2022-12-25 19:34 兩岸關系 -
南海之濱反潛機雙機實投深彈訓練
2022-12-24 14:24 中國海軍 -
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中,哪一支部隊殲敵最多?
2022-12-24 08:04 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60周年
相關推薦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54“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193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1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34“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326最新聞 Hot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
美防長又來:美國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國
-
出錢換首訪?“特朗普擬5月中旬出訪沙特”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