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象:我是阿爾法——論人機倫理
關(guān)鍵字: 人工智能阿爾法狗阿西莫夫機器人定律α
我們現(xiàn)在一些社會和經(jīng)濟政策,往往脫離實際。其基本估計,還是原教旨的“市場配置資源”遭遇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而非面對大失業(yè),及隨之而來的全民福利“剛需”,這樣一個相反的前景。理論上,則迷信技術(shù)為中性工具,可以放心交給市場(讀作資本)去生效益(賺錢)。但稍加考察便會發(fā)現(xiàn),AI帶來的巨大風險,如大規(guī)模軍事化、災難性事故和個人信息的買賣/詐騙,是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及其“主體”,“經(jīng)濟理性人”,根本無力應對的。
安頓失業(yè)人口,改革稅制(蓋茨建議向機器人征稅),大幅提高社會福利,縮小貧富不均,這些任務只能由國家承擔,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實施。這就不免要違犯幾條西方經(jīng)濟學教義,褻瀆幾樣“神圣”的東西。例如,今天“不斷完善”中的新法治,按官方宣傳,是給市場經(jīng)濟護航的。就是說,一切符合資本意志的利益交換均可市場化,視為合法交易,而相關(guān)法律即以私法為基礎(chǔ)。前提是人格抽象平等而產(chǎn)權(quán)私有(故謂神圣),人無往不在契約之下(名曰自由)。然而,這市場神話被機器人戳穿了?,F(xiàn)實是,智能終端/數(shù)據(jù)挖掘已經(jīng)覆蓋我們的生活,支配著太大的利益,經(jīng)濟的、文化的、政治的。故而其研發(fā)應用同日常交易,都需要第三方即政府的有效監(jiān)管。畢竟,商家可以合法推脫許多社會責任,甚而鉆法律的漏洞。但政府依法必須對人民負責,并接受公眾問責。
于是,AI超越了私有產(chǎn)權(quán)和契約自由,將政府規(guī)制即公法帶進私法領(lǐng)域,從而不可避免地遏制了市場經(jīng)濟。我把這一歷史過程歸結(jié)為市場向計劃的靠攏,或私法向公法的演變。伴隨AI對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入侵”,不用多久,所有私法問題都會轉(zhuǎn)化為公法問題,即變成國家同企業(yè)、公眾和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法律關(guān)系——其根基,放在中國,便是人們常說的那個“特色”之本:黨群關(guān)系。
α
歷史地看,人機倫理的難點,不在機器智能的強弱,或抽象意義上的人機融合/共生(cyborg)。運作AI的市場與市場主體(個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充斥著私利、欲望和價值訴求的。問題的核心,于是指向了社會經(jīng)濟制度的全盤改造。這意味著,又一次,我們將不得不回到哲學的根本,拿出勇氣,發(fā)動對網(wǎng)絡(luò)時代晚期資本主義的批判。而這一次,我想,化用一句霍金的名言,有可能是人類的最后一次自我批判。
α
人憑借理性和智慧,自詡“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哈姆雷特》2.2,朱生豪譯)。假若造出一個理性智慧遠勝于自己(乃至無從理喻)的物種,“靈長”將如何自處,何以自尊?
α
電腦用AI算法看人臉圖像,已可識別同性戀、評估信用或推測犯罪傾向,準確性優(yōu)于人腦(《衛(wèi)報》2017.9.7)。這技術(shù)繞過了隱私權(quán)的藩籬,因為人臉,如交友網(wǎng)站張貼的照片和車站攝像頭記錄的身影,不是受保護的個人信息。
進而,AI顛覆了我們的信用倫理——信用不再是人的良好行為或聲譽的積分,成了越來越細而無所不包的事實相關(guān)性的挖掘與概率統(tǒng)計。
感情與心理活動的AI辨認,應該也不難解決。一般任務,機器能識別、分類,學會回應人的情感表達和需求就行。例如聊天/陪護機器人,它沒感情,也不具同理心(empathy)。可是那不妨礙大家跟微軟開發(fā)的機器人姑娘聊天,從她那兒獲得安慰,時不時同她調(diào)侃、說臟話或者宣泄憤懣,甚至發(fā)展更親密的關(guān)系。
和諧妹
α
“和諧妹”(Harmony)是超逼真性愛玩偶的AI版。她會眨眼、皺眉、講笑話,會談論書籍音樂和電影,還會引用莎士比亞的詩句。最為買家看重的是,她渴望學習主人的一切,記得他的生日、他喜愛的甜食、來往親友的名字。不用說,她還能做愛(《衛(wèi)報》2017.4.27)。
但是,機器人姑娘如此取悅她的主人/買家,是否有違倫理?換言之,正因為超逼真,模糊了幻想與現(xiàn)實的分野,她的奴隸般的絕對順服與人身依附,該不該做商品買賣?
α
人這個直立物種,既貪心,又容易滿足;會進化,也會退化。網(wǎng)絡(luò)時代的資本主義,有些情感特別泛濫,如色情和暴力,成了支柱產(chǎn)業(yè)。有些能力卻衰微了,人變得粗糙簡單乏味,好萊塢化,麥當勞化??梢韵胍?,AI再上一個臺階,未必達到通用智能(AGI),一刻也放不下手機的“低頭族”便會退化到什么地步。到那時,機器人恐怕只須通曉幾打夸張的意思表達,發(fā)一堆表情符號(emoji),即可滿足常人的精神和生理需求了。
α
去年人機大賽(阿爾法對李世石)期間,美國發(fā)明家兼未來學家?guī)炱濏f爾(Ray Kurzweil)預言,十年內(nèi)AI學會寫小說(澎湃新聞,2016.3.11)。寫小說,須掌握自然語言與敘事邏輯,算不算通用智能?距離機器擁有人的直覺和美感,乃至品味食物,玩撲克搓麻將炒股票(不完全信息博弈)——能夠換位思考,評估風險,制造錯覺或欺騙對手——大約也不遠了。
曾幾何時,機器人寫詩作畫譜曲還屬于科幻,如今已是現(xiàn)實。而且用戶體驗,勝似人類的創(chuàng)作,完全可以亂真——所謂“真”,包括人的最成功的造假。
α
假如機器有自我意識,想了解它的主人,那么最危險的,莫過于讓它學會人的自私自利。圣書上說,上帝造人,“取的是他自己的形象;男人女人,都依照他的模樣”。亞當子孫卻無惡不作,竟使全能全知者“后悔造了人在世上”(創(chuàng)1:27, 6:6)。同樣,人造出比自己聰明百倍的機器,把自己拴上智能終端,依賴機器存活,到頭來能不后悔?
是的,后悔生后悔,一部圣史,阿爾法表示同意。
那將彩虹掛上云端、與大地立約的可曾看到(創(chuàng)9:13),人子沒有逃脫那一旦臨界便不可逆轉(zhuǎn)的惡的膨脹——充盈今世的資本主義?
α
機器人會不會產(chǎn)生自我意識?數(shù)十支一流科研團隊正全力以赴,攻克難關(guān)。
我想,哪怕是預防萬一,人類也必須事先規(guī)劃、立法并制定倫理準則:只要科學不停步,總有一天,機器會演進到能夠區(qū)分人我、自我保護、自我復制的水平。
復制即繁衍。AI有自己的演化方式,電腦無須摹仿人腦。
就像螻蟻無法想像人類,人腦若不插AI芯片,不把人的意識、智力和感情即人的本質(zhì)附屬于機器,能想象超級人工智能(ASI)?
Marvin Minsky
α
人工智能的先驅(qū)、已故的明斯基(Marvin Minsky)教授認為,機器人肯定會發(fā)展出思想意識,而且最終,能幫助解決困擾人類的“最后的難題”。
他的好友、科幻文學巨擘阿西莫夫沒那么樂觀,卻拒絕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實驗室參觀教授的機器人,說是怕作家的想象力被“沉悶的現(xiàn)實主義”壓壞。
人哪,教授嘆道,就是一群穿了衣服的黑猩猩(《科學美國人》2016.1.26)。
α
人有羞恥之心,機器能理解么?但缺了“辨善惡的智慧”,機器就一定會犯錯,會傷害人類和人的世界(《MIT科技評論》120:5, 2017)。
上帝的伊甸園若是由機器人照看,園子中央,也得長一棵生命之樹,并一棵善惡智慧之樹(創(chuàng)2:9)。
Isaac Asimov
α
一俟機器獲得自我意識,人機關(guān)系就大為復雜了,須有嚴格而可行的倫理規(guī)范。經(jīng)典的表述,便是阿西莫夫小說《我,機器人》(1950)里的機器人三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二、除非違背定律一,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除非違背定律一或定律二,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學界論述紛紜,不乏有創(chuàng)意的修訂和補充。但詳加審辨,這三條都講不通。首先,“傷害人類”不好定義。傷害是后果,而情節(jié)千差萬別;何謂傷害,只能個案分析、個案判斷。智慧不論高低,管控后果、防患于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傷害可以出于疏忽、意外或故障。其次,假設(shè)AI可控,且無敵意,人類卻遠非一個思想一致、立場統(tǒng)一的群體。人們經(jīng)常意見分歧,決策前后矛盾,后悔這樣那樣,更不要說利益沖突、彼此為敵了。機器服從一人,便有可能妨礙或損及另一人的權(quán)益,反之亦然。叫它如何行動呢?何況,機器人有了意識,能理解回應人的感情,若是跟人建立了友誼,甚至相愛,這時它怎樣取舍呢(呂超,頁148)?最后,既然前兩條定律難以實踐,第三條也無法執(zhí)行了。
- 原標題:我是阿爾法——論人機倫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強硬反制!中方對美所有進口商品加征84%關(guān)稅 評論 1041“遭反對后,特朗普考慮放寬對中國船只收費” 評論 214最新聞 Hot
-
美防長揚言:不想與中國開戰(zhàn),但考慮在巴拿馬駐軍
-
又來!“若中國這個方面像美元運作,美國危!”
-
這些硅谷大佬,“撒幣”討好特朗普后虧了1.8萬億美元……
-
“特朗普如意算盤落空:企業(yè)就待在中國,哪也不去”
-
特朗普允許英偉達特供版繼續(xù)賣中國,有個條件…
-
美教育界急了:對華競爭,哪怕一秒都不能停
-
美國前財長:看到美國這樣,真是可悲
-
德國宣布聯(lián)合政府:基民盟管經(jīng)濟外交,社民黨管財政國防
-
李兆基將安葬于故鄉(xiāng)廣東順德
-
說好的“幫助”,結(jié)果卻是沒有一家美國科技公司能幸免
-
“全球超半數(shù)船隊對美國卻步,亞洲買家避開美農(nóng)產(chǎn)品”
-
打痛點,歐盟準備的反擊瞄準美國“紅州”
-
“國際地緣政治秩序正崩潰,美國號令別國的時代終結(jié)”
-
“遭反對后,特朗普考慮放寬對中國船只收費”
-
離大譜!特朗普經(jīng)濟顧問:建議各國直接給美國開支票打錢
-
特朗普吹噓:我一威脅征100%稅,臺積電乖乖就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