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系列|劉元春:中國轉型關鍵期蘊含巨大潛能,不懂行的只看到風險
最后更新: 2024-03-03 08:47:58談到中國宏觀經濟,大家通常會從傳統的“投資、消費、出口”入手,然而面對新的發(fā)展形勢,這“三駕馬車”是否還能全面解釋中國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學家、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接受“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訪談時指出,要想真正把握中國宏觀經濟短期運行的規(guī)律和新的特征,必須對“三張資產負債表”進行深入剖析。
此外,著眼于中長期發(fā)展,他還提出了“新三駕馬車”。從這個視角出發(fā),“中國不像很多國外人說的,在需求端處于轉型的艱難期,甚至可能處于‘崩潰’的狀態(tài)。恰恰相反,我們是處于持續(xù)升級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前夜,甚至已經進入全面爆發(fā)的階段?!?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系列,是觀察者網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聯合推出的重磅訪談節(jié)目,邀請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從房地產、地方債、鄉(xiāng)村振興、金融強國、高質量發(fā)展等諸多領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國經濟,敬請關注。
【訪談/觀察者網 王慧 整理/張菁娟、范維 編輯/馮雪、王愷雯】
觀察者網:以往談中國宏觀經濟,大家通常會從傳統的“三駕馬車”入手。但是您提出,短期內要理解宏觀經濟變化,必須結合“三張資產負債表”,即政府、企業(yè)、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您認為2024年這“三張表”會有怎樣的調整?這些調整會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劉元春: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是微觀主體行為的結果,不足以反映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根本原因。要想真正把握宏觀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和新的特征,必須對“三張資產負債表”進行深入剖析。
第一張是政府資產負債表。
2023年我國政府的資產負債運行狀況相對來說比較緊張,表現在政府負債端出現了明顯擴張受阻的現象。地方政府負債端由于難以大規(guī)模舉債,也就影響了大規(guī)模支出。因此,2023年政府支出總體規(guī)模較2022年沒有明顯擴張,原因就是政府負債端受到了很大約束。
從去年底以來,特別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中央對于如何進一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解決地方債務等問題,實施了一攬子化債方案。這些化債方案對于地方政府負債端有較好的支撐作用,從而改善地方政府的流動性,進一步支撐地方政府積極財政政策的定位。這是一個好消息。
從資產端我們會看到,政府的資產支撐,一個是財政收入,特別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第二個是基金類收入,主要來源于國有土地出讓金。因此,政府的資產端主要得益于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土地市場的恢復,和國有企業(yè)整體的盈利狀況,以及國有企業(yè)相應的股權價格的回升。
目前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調整階段,雖然這種調整已經開始進入緩和期,但是底部運行的狀態(tài)依然非常明顯。2023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不到5.8萬億(57996億元),同比減少了13.2%。我認為,如果今年這一收入能夠穩(wěn)定在5.5萬億至5.8萬億的水平,就算成功。這對于地方政府的造血功能,對地方政府積極財政的回歸具有很好的支撐。2024年上半年,土地市場可能依舊疲軟,但由于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四大方面的舉措同步推出,對于整個房地產市場在下半年的穩(wěn)定和土地市場企穩(wěn)回升應該有支撐作用。
今年,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惡化的狀況將得到緩解,尤其是負債端。中央政府會加大財政赤字的力度,加大國債以及相應地方債的規(guī)模。中央政府的擴表對于整個積極財政政策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的結構性優(yōu)化,具有很好的效應。
總體而言,政府資產負債表已經度過了最難的階段,開始進入到修復、回升的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依然具有復雜性、艱巨性,但是它對積極財政政策的全面回歸有很好的支撐效應。
2024年1月22日,浙江民營新能源車企的工廠工人檢查焊裝的新能源車架,自2023年6月起,該公司的產品已出口至歐洲、中亞、東南亞、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圖源:IC photo
第二張是企業(yè)資產負債表。
對企業(yè)負債表而言,2023年是一個分化之年。國有企業(yè)的資產負債表在這一年是優(yōu)化的過程:2023年,國有企業(yè)利潤總額達46332.8億元,同比增長7.4%。但民營企業(yè),特別是中小企業(yè)的利潤為負增長,資產負債表處于惡化的狀態(tài)。
一邊是國有企業(yè)“凱歌高奏”,在很多行業(yè)進行布局,另一邊卻是民間投資負增長,民營企業(yè)的信心不足成為常態(tài)。
針對民營企業(yè)信心不足的問題,國家已經進行了全面布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2024年第一件大事從去年的“穩(wěn)增長”轉變成今年的“穩(wěn)預期”,從穩(wěn)定預期的角度來啟動大改革、技術進步以及深度的產業(yè)結構性調整。同時,又從擴內需的角度進一步布局。
從改革、結構性調整到短期擴內需,這“三板斧”對于預期的調整會有很多提振。這些調整一定要讓微觀主體有獲得感,特別是讓民營企業(yè)要有明顯的獲得感。
如果目前所布局的這些政策、改革在2024年能夠全面扎實落地,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資產負債的改善會有較好進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
2024-03-02 22:04 2024兩會 -
吳燕生、劉石泉、王長青、王小軍全國政協委員資格被追認撤銷
2024-03-02 20:15 高層人事 -
韓正:歡迎更多美國企業(yè)界朋友來華投資興業(yè)
2024-03-02 19:40 中美關系 -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于3月4日12時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2024-03-02 15:40 2024兩會 -
-
全國兩會|AI視角看中國的一天
2024-03-02 14:28 2024兩會 -
首次完成艙外維修任務!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
2024-03-02 13:52 航空航天 -
政協委員:建議產業(yè)調整政策出臺前多征求相關方意見
2024-03-02 13:48 -
人大代表:房地產下行期,正是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好時機
2024-03-02 13:48 中國房市 -
網傳青海發(fā)生洪水致“數十人死亡”?官方辟謠:未造成人員傷亡
2024-03-02 11:14 -
東航第五架C919交付入列
2024-03-02 11:07 中國大飛機 -
住建部談保障性住房:摸清工薪收入群體需求
2024-03-02 10:44 中國房市 -
2024年全國兩會哪些看點值得期待?
2024-03-02 10:36 2024兩會 -
蔡英文辦公室衛(wèi)兵舉槍自殺身亡
2024-03-02 08:46 臺灣 -
被批“極為冷血”后,管碧玲竟然摸了男記者的臉
2024-03-01 23:06 臺灣 -
云南省原副省長張祖林被查
2024-03-01 21:30 廉政風暴 -
多部門:限定2024年最低收購價稻谷收購總量為5000萬噸
2024-03-01 20:29 觀網財經-宏觀 -
《推動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通過
2024-03-01 20:25 中國經濟 -
打造改革創(chuàng)新前沿陣地、鏈接全球重要門戶、價值創(chuàng)造協同典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2024年工作現場會在滬舉行
2024-03-01 19:36 上海觀察 -
山東德州10余名兒童被撞,警方:已致2死6重傷
2024-03-01 18:29
相關推薦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評論 158“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評論 132“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評論 245美國扛不住了才打貿易戰(zhàn),但藥不對癥會治死 評論 125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評論 123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